深夜在道路上駕駛的景象,從窗內望向窗外所見的白光,好似一顆顆飄動拂去的幽靈,他們彷彿要前往同一處,那處是兒時父親過世所前往的世界,籠罩在黑暗中的女孩琳達蜷縮在後座,事實上她在母親肚子裡也經歷過這條黑暗隧道,於是她向媽媽問一道難解的哲學問題:「不記得的事還是會存在嗎?」不記得自己的胎內記憶,不記得父親的真正模樣,因為抓不住抽象的「存在」,女孩唯一能證明他們「存在過」的證據,就是她心心念念的「彩椒雞」,父親在她兒時最常做的美味料理,母親為了完成琳達的心願,因此兩人踏上了尋雞之旅。
《琳達想吃雞!》擁有如此豐富的彩繪作畫,透過單一色塊填滿整個人物,看似簡化實則深化角色給觀眾的第一印象,建構出色彩美學獨具的世界觀。筆者最愛的卻是片中使用「黑色」的片段。電影開頭就以綠色戒指陷入混沌的漆黑帝國中,凸顯戒指承載的丈夫/父親愛意的光芒。電影中段,母親為了道歉而闖入房間叫醒琳達,她們處在不開燈的黑暗裏,反倒成了母女能夠卸下心防坦承對話的自在空間,只看得見人物輪廓線條,卻能全然感受到雙方的軟化。至於電影尾段,死去的父親如魔術師般重新登場,回想起與妻子在黑暗中親吻的愛戀,讓琳達能夠再一次記得自己的魔幻時刻。最打動我的則是第一段講述的車內風景,觀眾也能共感那介於生死的探問,沒有答案,只聖虛無的漆黑與她們相伴。
特別喜歡片中帶入「罷工」的主題,那是一個群體提出訴求的反抗意識,對應到學校老師教導孩子們過去殘酷的歷史,民眾將國王送上斷頭台的經過,如今他們的父母親也要上街頭,為了自身的權益進行罷工遊行。劇本在結尾處也巧妙地讓孩子們進行了一場「罷工」,他們團結了「想要吃雞」的意志,烤過頭的濃煙好似丟入煙霧彈的場面,西瓜成了保護自己的武器能夠將警察擊退,最終他們成功吃到了彩椒雞而感到滿足,完成了小小的「罷工行動」,琳達從一開始無法理解「罷工」的意義,只能憑藉想像力去理解商家不開門的理由,到自己意外成為社區孩童們的領袖,體現了罷工的真正意涵。
折斷骨頭許下一個心願,《琳達想吃雞!》讓小巧的美夢得以成真,具有啟發性的劇本即是食譜,以流暢完熟的敘事進行烹煮,讓三首風格不同的原創歌曲來提味,添入幽默到能夠開懷適意的糖果,讓孩子們都能夠明白箇中滋味。筆者更是先後觀賞了中文版與法文版的本片,中文版翻譯完美貼合原文對話的精髓,就連歌曲也找來三玉國小合唱團的小歌者來配音,如此純真的聲線對應到三個孩子身上尤其打動我。筆者最愛的角色非琳達母親的姊姊亞絲翠阿姨莫屬,她見證了「有其母必有其女」這對母女的共通性,成了她們之間能夠依靠的橋樑,琳達調皮的個性讓她想起了妹妹寶萊,當上母親之後卻還在替她收拾殘局,可見亞絲翠阿姨為何如此氣憤,她會盡力幫助妹妹仍要堅持做對之事,最終姐妹倆一人在樹上一人在樹下,透過一包美食達到和解。當我們回憶起《琳達想吃雞!》時,透過綠色戒指又能再次穿越到他們的時空,跟著她們荒唐地奔跑追逐,直到最終心有所獲,寶萊接受了丈夫的離世,同時不再逃避這份化苦而得的美味,琳達也再次回想起父親的模樣,於是,她們能夠進入生命新的篇章,翻到食譜的下一頁。
🎶延伸聽歌: #天梯樂團 《#放山雞 》
🧡感謝 #捷傑電影 的特映會邀請
#琳達想吃雞 #chickenforli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