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驚魂》(The Mist),2007年作品,法蘭克·戴拉邦(Frank Darabont)是本片的編劇、導演兼製片人三棲,他較有名的作品有《刺激1995》和《綠色奇蹟》。比起台譯片名和港譯《霧地異煞》,我更喜歡中國衷於原文的翻譯《迷霧》,呈現白霧樸實、安靜的一面(另兩個一驚一乍的略有些吵),以下都以《迷霧》指稱本片。
霧,指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來自維基百科),台灣也有,林口地區偶爾就會出現大霧。有過在霧中騎/開車的經驗嗎?明明是天天都會行經的道路,卻會不由自主減速慢行,被霧遮罩的前方長什麼樣?會不會有不長眼的東西忽然冒出來?
白霧是源自於日常的可怕,觀眾有了這一層經驗,片中霧氣帶來的恐怖感變有了說服力,也因為如此容易讓人輕忽。本片一開始就有人覺得「竟然會怕個霧,好蠢」,堅持出門,不出意外率先領了便當。
觀影的當下,覺得將霧氣用在驚悚作品中真是絕妙的主意,而且與劇情揉合得完成度極高!想出這主意的神人一定要認識一下,看看他的其它大作。結果一查發現小說原作作者就是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 (Stephen Kin),好吧那沒事了,大師的腦洞就是高。
-----防雷線:以下有雷請注意-----
霧氣只會在空氣氣流相對平穩的時候出現,因此本片不會看到怪物從翻騰的巨浪中嘩嘩地現身,也不會有怪物在城市中打鬧猶如在自己家開Party,本片的怪物從霧氣中一步步現身,無論是吝嗇地只先小露一(觸)手不露真身的怪物,還是寧靜懸疑的背景,設計上都與之前寫過的《異形1》相似。
巧的是,無論是《異形1》的導演還是史蒂芬·金,都有說過受到克蘇魯神話的影響。《異形1》和《迷霧》中的人類在面對怪物時,雖然不能說毫無還手之力,但每殺完一隻怪物後,主角心理都清楚還有更大且未知的怪物系統在等著自己,一個源自太空,一個源自異世界,不知道哪時能有戰勝的一天。另外就是面對怪物的心態都少有自信,人類基本上處於被宰制的一方。
小說《克蘇魯的呼喚》開篇提到:
We live on a placid island of ignorance in the middle of black sea of infinity, and it was not meant that we should voyage far.
我們都活在無邊黑海中的無知之島,但這不意味我們有遠航的必要。
克蘇魯神話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探尋未知沒有必要,好奇心往往會帶來悲慘的下場,那不是你區區人類可以負荷的存在。小說《克蘇魯的呼喚》作為克蘇魯神話的代表性作品完成於1928年,可以對比更早期1870年代左右的科幻作品: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的《海底兩萬里》,其中人類面對未知時雖也有猶豫,卻也不懼,操控手中的先進科技極有機會可以打敗外部侵略,此時正是英、法等強國向外殖民盛期,大開大闔的科技自信與克蘇魯完全是兩個極端。
看見電影上映當年蠻多人在罵角色浮誇,台詞不現實,不得不承認,觀影當下聽配角們說話時確實有出戲的感覺。以開頭有三人不顧反對堅持要出門的情節為例,最後小夥子成功拉開鐵門,面對忿忿不平的主角,有人是這麼安慰他的:
他們被嚇到了,而這裡有他們能解決的問題,所以他們才拚了命要解決。
雖然覺得三人傻得不現實,但看到這句台詞之後決定繼續看下去,因為它提供了意料之外的原因,合理,也讓人驚喜,敗筆在於「因為他太害怕了」在之後出現太多次,解釋害怕的篇幅太長的時候就很像硬找藉口。
落落長的害怕流水帳,還有神婆的神神叨叨就當NPC在說話吧,為了營造懸疑氣氛NPC都努了把力,但用力過猛,暴露他們非人類的事實,但對於NPC也不要太苛刻了,他們就只是為了推進劇情而已,在營造氣氛這方面都說了該說的話,是優秀的NPC。
主角燃油耗盡,不得已之下槍殺四名同伴,才剛殺完,濃霧立散,援兵到來,到的很不是時候,讓主角崩潰哭喊,全劇中。
網上對結局的設計毀譽參半,讚賞的人認為戲劇性張力拉滿了,個人則是站在不喜的一方。主要原因是迷霧的概念是飄忽不定的,個人認為最好斷在主角駛入迷霧中作結,有沒有活下來不重要,結局開放引人遐想就行,與整篇氛圍還有迷霧的設定才契合……後來發現原作還真就是這樣設計!只好推薦大家看原作了,氣。
與一般人接觸不到的太空相比,本片霧氣的設定貼近生活,安全的日常元素被翻轉導致恐怖,熟悉而輕忽的結果是致命的。源自於克蘇魯的傳統,面對未知的心態,本片與《異形1》相似,面對恐怖都顯悲觀,而人類都處於被巨大未知的力量宰制的一方。
本片的台詞和結局不盡理想,但都有其道理,全片的氛圍感也不錯,還是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