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YH.CC
各地荷池正熱鬧,但我暫時擱下荷花練習,欣賞這幅荷葉倒影,在荷葉間產生各層次深淺透光虛與實的綠,躺臥在藍天白雲倒映鏡面中,應該是一回有趣的嘗試!AI正熱,先前整理過AI與繪畫的討論 W25 手繪與AI繪圖藝術 [心性價值],事隔一年,也聽聽幾位手繪者目前對於新科技與媒材(AI)與手繪的看法(討論繪畫的意義),分享在下方整理。
📝 嘗試自己手繪與輸入指令產生AI相似畫作的差別,經過多翻指令修改後,雖然AI可以產出好看的畫,但沒辦法出現自己真正想要的畫面。AI產生繪圖對於不擅繪畫者有利得出漂亮的圖,但對一位手繪者,儘管AI擅長生成圖像卻非得力助手。以一位手繪創作者技術而言,雖然繪畫技術不足,速度不快,沒能畫得如構想好,至少知道自己要什麼,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畫出更接近內心所想畫面,是AI無法取代的創作體驗與樂趣。
📝 由電影領域再回到高中擅長的手繪,分享重病後重拾手繪的感悟與五年來手繪創作;AI不會取代手繪可取得的體驗,如深度旅遊探險,享受中間過程與親身經歷的成就感;你所喜歡的事,是當有天財富自由時,每天起床依然還是會喜愛的事,與更多手繪工作者繼續畫下去。
📝 觀察生活:建立與生活的圖像連結能力--用多樣性的圖像語言去理解事物。人們漸漸習慣「以生存能力去連結世間萬物的思維模式」,而忽略我們與生活的連結方式有多種渠道。世間事物所能帶來的感受豐富,在單一思維模式下,致使生活變成一個味道!畫畫的第一個意義是培養你的圖像連結能力,擁有多種與生活共鳴的連結方式。
📝 探究自我:向內探索,通過瞭解自己的邊界與特性看清自己的形狀,透過自己感受,傾聽自己聲音,釋放因壓抑自己適配他人需求的扭曲狀態。觀察自我的過程是長期被忽視而逐漸被看見的一種自我治癒過程。觀察自己的情緒並問「為什麼?」,透過認可它與紀錄它持續往下追問,畫畫是一個陪伴與見證自我的過程。
📝 表達自我:通過長時間自我探索後,將長年累月積累的觀察與思考,透過創作方式展現,表達內心世界的同時會獲得一種濃度極強的快樂,作品會與有類似感受的人共鳴。
📝 藝術創作透過內容與形式表達「藝術的內涵」,不該是爲科技產品做廣告。當相機於1820年代出現時,繪畫主要還是用來「紀錄現實」,因此許多畫家覺得不用再畫畫了。
📝 許多畫家研究「繪畫的意義」,因此有印象派、立體派不同畫派出現;也有不少人覺得繪畫是沒意義的事,達達藝術家畢卡比亞(1879-1953)用「現成物」邏輯製作作品《玩具猴和紙板油畫》(1920) 嘲笑那些堅持純粹繪畫的理念無聊至極。
📝 現代主義嘗試誇大藝術邊界與可能性,直到大家覺得「好像什麼東西都可以是藝術」時,藝術框架消失,「藝術已死」、「繪畫已死」、「繪畫沒有存在意義」等論點出現在1940、1950年。1980年代開始在美國、德國、義大利仍有各畫派到現持續繪畫。繪畫理論延伸到許多非繪畫藝術創作中,範圍難界定。如藝術家採用繪畫裡論的構圖、佈置場景、調整顏色等,用相機拍下畫面,在某種層度上也算「用攝影機來繪畫」。
📝 義大利文學家、藝術家、建築師阿伯提(Leon Battista Alberti)在《繪畫論》(1453)說明藝術家在做一件「更困難的事」,繪畫這一項平面性活動能幫助訓練智力發展;哲學家黑格爾認為在繪畫作品中可看出「在我們內心中起作用和活動」,看畫時會找到一些我們熟悉的原則而產生一種親切感,會因那些構成我們自己的元素而感動,包含個性、特徵,或觀念的形成,透過繪畫作品展現,繪畫可以幫助我們形成獨立的精神生活。
📝 繪畫的意義不因媒材與採用新科技而受影響。攝影機1839年發明,包含裝置藝術、木頭作品、多媒體影像藝術等超過百年存在不算新媒材,至今仍是需要的創作類型。當一群人做一樣的事得出一樣成果,大眾陷入了集體審美疲勞。作品欣賞的是內容與藝術價值,並非取決於媒材,繪畫還是培養藝術的品味、創作力、創作思維最好的方式。
📝「繪畫是傳統型式所以沒意義」vs 「繪畫是藝術唯一的表現型式」這兩種說法在表面上看來相反,但本質上都相同以「媒材」界定藝術。新科技與媒材的出現提供藝術更多表現型式的可能性,而非否定原有媒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