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我們會走到最後。
以為我們會符合社會的期待,以為我們和其他人沒有不同,會一起邁向人生下一個階段,結婚、生子,完成社會眼光期待下的結果。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選擇忍耐那些在感情裡的不適,選擇忽略每一次爭吵後沒有結果的沉默,選擇欺騙自己這樣無趣的日子就是平淡的幸福。犧牲了所有的自我、自信、尊嚴和驕傲之後,期望換取在情感上的一個歸屬,但最終,我還是失敗了。
在三十歲這一年,結束載浮載沉五年的感情,離開了一個不愛我的人,我終於還是必須認清現實——自己是個沒有達成目標的失敗者。不僅在工作中沒有取得任何成就,在感情裡也是輸得一敗塗地,在我生命中唯一看似可以支撐我的浮木,也在這段感情結束之後,消失殆盡。
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失落感、恐慌、無助、焦慮等負面情緒,像一個巨大的黑洞把我包圍,也終結了曾經美好幸福的情緒。
每一天醒來,我都像是從高處墜落,掉落進一個無止盡的深淵,同時也明白沒有人會接住我。無止盡的情緒黑洞,蔓延在我的生命裡,擴散開來,我再也感覺不到任何珍貴的情感,一切都變得麻木。
每天被各種不安的情緒,吞噬了自我意識和所有感知能力,我不知道該怎麼過日子?我的所有依賴,在那一天之後都失去了歸屬,五年的習慣,也在那一天之後被完全打破。接下來該怎麼走?我腦海中一片空白,像是在商場裡迷路的孩子。
在陌生的環境,和熟悉且充滿安全感的人走散了,徬徨、害怕、恐懼、不知所措的情緒爬滿全身,我只想趕快擺脫這些情緒,越走越快、呼吸也越急促。好像我只要奔跑起來,就可以遠離這些令人討厭的恐懼感,但事實卻是——即使過了兩年,我依然會在每個醒來的早晨,感受到這些真實的情緒,不曾消散。
這段日子,每一天都覺得好辛苦,在心裡不斷地和自己拉鋸和掙扎,在無數個失眠的夜裡,輾轉反側地想著,到底是那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到底是哪一次的爭吵造成這樣的結果?不斷地冒出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徹底地影響我每天的精神狀態。
我也試著尋求身心科醫生的幫助,試著吃藥讓自己在夜裡能夠放鬆,害怕自己想太多而失眠,希望藉由藥物,讓自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進入睡眠,好像這樣我就不用面對無止盡的問答和複雜的情緒。
以一種逃避的心理拒絕被任何負面情緒打擾,最後的結果就是,開始對藥物產生依賴,精神狀態反而更糟糕,白天無精打采,好不容易撐到晚上,明明疲憊不堪卻無法入眠。
終於在下一次回診時,我告訴醫生,我再也不想這樣子和藥物緊緊捆綁住的生活,我想試著改變現狀。聽了醫生的建議,我去了心理諮商。
在那之前,我極力說服自己:「這沒什麼,心理諮商在許多歐美國家都很普遍。」、「很多人都有在心理諮商,這只是找回自我對情緒控制權的第一步。」、「我心理沒有疾病,只是找一個專業的人協助我整理情緒,一起聊聊天而已。」但越是這樣說服自己,我明白自己其實心裡還是多少有點牴觸這件事的。後來也因爲發現自己沒辦法打從心底的把所有私密的情感,全然放心地交給一個陌生人,很迅速地結束了心理諮商的過程,開始尋找其他可以自我療癒的方式。
在一系列各種嘗試之後,不斷失敗的反覆過程中,我才開始明白原來自己一直都不想放慢步調,一直在尋求最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卻忘了最根本的道理:如果我不學著去了解這些情緒是怎麼一回事,不去明白這些情緒為什麼會發生,我永遠都會被這些情緒所左右我的情感而逐漸封閉自我。
直到開始用文字紀錄所有情緒的這一刻起,我才知道自己必須學著與他們共處,我才開始學習試著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剖析這些情感在我的生命歷程中代表著什麼意義。我經歷的這些事是宇宙想傳達什麼訊息給我,我開始思考這段感情出現在我的生命裡,是為了教會我如何直面自己的感受。
我不再追究當初沒有結果的感情是誰的責任,也不再執著那段感情誰付出的更多,我試著梳理自己的情感脈絡,也試著去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也許現在的我,還沒有恢復到原本的狀態,這條路很漫長,我還在路上,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