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02 - 3個敏捷溝通的積極心態,讓你與合作對象能更快速建立團隊默契,有效促進團體成果利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三十而立📑02 - 3個敏捷溝通的積極心態,讓你與合作對象能更快速建立團隊默契,有效促進團體成果利益。

三十而立📑02 - 3個敏捷溝通的積極心態,讓你與合作對象能更快速建立團隊默契,有效促進團體成果利益。

你好,我是王啟樺,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統計機器學習方向的博士後研究員。

你會怕麻煩到別人嗎?

這篇文章是《紫式書齋》的第二主題〈三十而立〉的第02篇文章。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介紹給你三個「敏捷溝通」的積極心態。這三個積極心態是我在2023年設立的人際關係經營守則,希望已經參與各種合作專案,身兼數職的自己,可以為我所屬於的團體與組織,推動更多共同利益。

我其實非常害怕麻煩到別人。

在生活,工作或人際往來上,我都傾向獨來獨往,自說自話。這個獨來獨往的個性,在我學士,碩士,甚至博士期間,都還沒有造成什麼太大的問題。但現在從事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不免參與大量的學界與業界合作,而我這種獨來獨往的個性,反倒帶給我許多消極的情緒,甚至焦慮。

然而,在這半年來,我與身邊重要的人,進行大量的談話,價值觀碰撞以後,我領悟出了如何走出消極,面向積極的關鍵工作節奏,我稱之為「敏捷溝通」。

敏捷溝通,是一種應對快速需求變化進行溝通的能力。透過敏捷溝通,我們可以加強自己在合作者心理的「重複曝光效應 (Mere Exposure Effect)」,進而產生更多的好感,建構團隊默契。好的團隊默契,相信出過社會的你都有共感,是事情能真的完成的關鍵。

因此,這篇文章想系統地介紹給你,我練習「敏捷溝通」的三個積極心態。這三個積極心態分別是:

  • 熱情:更密集的簡短交流
  • 過適:寫「過適(Overfitting)」的交流訊息
  • 連貫:將對話來往紀錄成系列文

如果你獨來獨往,想在2023年嘗試更積極的人際關係經營守則,歡迎閱讀以下內容,了解敏捷溝通的三個積極心態 :

積極心態 #1 :熱情 - 兩週一封大郵件,不如兩天一封小郵件

我之前的工作節奏,是兩週一封大郵件,洋洋灑灑寫了很多事情,但其實對促進合作成果這方面,效果沒有預期的好。

這種大郵件,其實如果可以分成多個小郵件去發,對自己以及合作對象,都有很大的幫助。現代的工作環境中,每個人都日理萬機,一封大郵件等同於索取對方更長的時間來回覆。這是大郵件對合作成果推進的發展沒有益處的根本原因。

因此,第一個我想培養的積極心態,就是更密集的與合作對象的簡單溝通。

積極心態 #2 :過適 - 站在對方的立場想,讓對方一眼就能掌握現況

訊息與郵件對方感覺不清楚,常常是因為我們不小心放了太多對方不是那麼熟悉的資訊。

這樣的訊息,問題出在訊息內容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去寫,從而造成認知落差。解決的方法,就是我們要去「過適應 (Overfit)」對方的認知狀態,讓對方理解起來輕鬆,也就能更好做出回應。讓整封訊息或郵件的內容,能從對方的視角就能很輕鬆理解,更能有效增進雙方默契。

因此,第二個我想培養的積極心態,就是更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組織訊息。

積極心態 #3 :連貫 - 有來有往,讓對方與自己都能感到積極

許多學生常常會抱怨合作者不用心,都忘記上次的會議講了什麼。

這種抱怨其實無濟於事,我們反而要思考,要做怎麼樣的文件,讓對方花三分鐘,就可以知道這次會議的目標,以及要做的行動。要達到這個好的狀態,我們要去加強的是「溝通的連貫性」。持續讓訊息簡單而且有來有往,讓對方在對話中感覺到積極性,那也會推進團隊合作的成果。

因此,第三個我想培養的積極心態,是有來有往,經營雙方都能感受到的積極性。

你覺得哪個積極心態最有趣呢?如果想進一步讓我的內容帶給你價值,你可以

謝謝你閱讀到這邊,我們下一封電子報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6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1
本文章介紹我對「時間管理」的啟蒙與精進。
Thumbnail
2023/07/21
本文章介紹我對「時間管理」的啟蒙與精進。
Thumbnail
2023/07/20
2023/07/20
2023/07/18
2023/07/18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別把在職場中燃燒殆盡的自己留給最親近的家人! 溝通職場好書:拒絕職場情緒耗竭 作者:張敏敏 老師 天下雜誌出版 職場是多數人一天中醒著待最長時間的地方,面對主管,同事或部屬的相處時間通常遠大於家人。但我們卻常常在工作中浩竭心力然候帶著許多情緒回到家中,帶給家人甚至把自己悶壞!溝通絕對是個有方法跟技巧
Thumbnail
別把在職場中燃燒殆盡的自己留給最親近的家人! 溝通職場好書:拒絕職場情緒耗竭 作者:張敏敏 老師 天下雜誌出版 職場是多數人一天中醒著待最長時間的地方,面對主管,同事或部屬的相處時間通常遠大於家人。但我們卻常常在工作中浩竭心力然候帶著許多情緒回到家中,帶給家人甚至把自己悶壞!溝通絕對是個有方法跟技巧
Thumbnail
本書摘要 《合作思維》是關於人際上的溝通、衝突,以聆聽、共情、應對批評、提出需求等方法以及最重要的合作思維,來提升自身影響力,達成職場、生活上與他人的雙贏局面。 這本書適合這些人觀看 1.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 2.在溝通處理上遇到難題的社會人士 3.第一次白手起家的老闆 4.對職場沒有想法的學生 合作
Thumbnail
本書摘要 《合作思維》是關於人際上的溝通、衝突,以聆聽、共情、應對批評、提出需求等方法以及最重要的合作思維,來提升自身影響力,達成職場、生活上與他人的雙贏局面。 這本書適合這些人觀看 1.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 2.在溝通處理上遇到難題的社會人士 3.第一次白手起家的老闆 4.對職場沒有想法的學生 合作
Thumbnail
以前我是一個超級怕麻煩的人,不僅怕麻煩自己,也怕麻煩別人,因此就算心裡有需求,就算可以幫忙的人就在旁邊或是好友,也很難開口要求別人幫忙,就怕麻煩到別人過意不去。因此漸漸的有人覺得我冷漠或高高在上,有一種距離感。
Thumbnail
以前我是一個超級怕麻煩的人,不僅怕麻煩自己,也怕麻煩別人,因此就算心裡有需求,就算可以幫忙的人就在旁邊或是好友,也很難開口要求別人幫忙,就怕麻煩到別人過意不去。因此漸漸的有人覺得我冷漠或高高在上,有一種距離感。
Thumbnail
溝通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能,在平時與人相處中是,在職場中更是! 和不同的人互動是我們在工作中常常要做的事情,很多職場新人對於如何維護人際關係會感到很頭痛,究竟需要注意哪些技巧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溝通? 快跟著我們的腳步,學習職場所需的溝通技巧吧!
Thumbnail
溝通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能,在平時與人相處中是,在職場中更是! 和不同的人互動是我們在工作中常常要做的事情,很多職場新人對於如何維護人際關係會感到很頭痛,究竟需要注意哪些技巧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溝通? 快跟著我們的腳步,學習職場所需的溝通技巧吧!
Thumbnail
20211210舊文 (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職場中,雖然你還沒有跟某某人真正共事過,但聊過幾句後,你大概有感覺,這個人會比較容易只聽到自己想聽的,也就是比較主觀;或表面看似不動聲色,但心底已經在圈圈叉叉,但又不肯再跟你問清楚些。換言之,就是你覺得跟他共事,應該是會累的。 (二) (三)
Thumbnail
20211210舊文 (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職場中,雖然你還沒有跟某某人真正共事過,但聊過幾句後,你大概有感覺,這個人會比較容易只聽到自己想聽的,也就是比較主觀;或表面看似不動聲色,但心底已經在圈圈叉叉,但又不肯再跟你問清楚些。換言之,就是你覺得跟他共事,應該是會累的。 (二) (三)
Thumbnail
做自己、專注做好眼前的事,跟細心體貼是衝突的嗎?我常在思考這件事,發現經常會有衝突。 辦公室有位同事,不管她在忙什麼,只要你到她位置,大到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的討論事情,小到只是幾秒的交文件,她都會放下手邊的事情,站起來跟你講話,常常讓人感覺受到尊重跟貼心,我發現會這麼做,而且每次都能這麼做的人,全辦公
Thumbnail
做自己、專注做好眼前的事,跟細心體貼是衝突的嗎?我常在思考這件事,發現經常會有衝突。 辦公室有位同事,不管她在忙什麼,只要你到她位置,大到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的討論事情,小到只是幾秒的交文件,她都會放下手邊的事情,站起來跟你講話,常常讓人感覺受到尊重跟貼心,我發現會這麼做,而且每次都能這麼做的人,全辦公
Thumbnail
一直以來,自己與人交往都希望秉持著能多做點就多做點,吃點虧也就算了,反正山水有相逢,一些念念不忘最終必有迴響。且自己很有自知之明,不是一個喜歡在面對面的場合馬上針對一些話題給回覆的個性,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讓對方有種「好溝通」的感覺。畢竟什麼事情只要說出來,自己都幾乎甚至是超負荷的協助處理好。 活動前
Thumbnail
一直以來,自己與人交往都希望秉持著能多做點就多做點,吃點虧也就算了,反正山水有相逢,一些念念不忘最終必有迴響。且自己很有自知之明,不是一個喜歡在面對面的場合馬上針對一些話題給回覆的個性,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讓對方有種「好溝通」的感覺。畢竟什麼事情只要說出來,自己都幾乎甚至是超負荷的協助處理好。 活動前
Thumbnail
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人? 他們人品不壞,有時候甚至會非常熱心,但是卻因為不會溝通,讓人十分反感不願靠近。 溝通是一門學問,一方面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建立自己的溝通邏輯。另一方面,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應用和優化溝通經驗。溝通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但是我們卻可以快速地掌握避開溝通雷區的方法。
Thumbnail
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過這樣的人? 他們人品不壞,有時候甚至會非常熱心,但是卻因為不會溝通,讓人十分反感不願靠近。 溝通是一門學問,一方面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建立自己的溝通邏輯。另一方面,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應用和優化溝通經驗。溝通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但是我們卻可以快速地掌握避開溝通雷區的方法。
Thumbnail
《讓對方覺得超溫暖的相處練習》是本體貼的書(不愧是日本人所寫的);它的體貼,不僅可以從書名窺知一二,本書結構清楚、一目瞭然的目錄和排版,更讓讀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人際交流的實用方法與原則。
Thumbnail
《讓對方覺得超溫暖的相處練習》是本體貼的書(不愧是日本人所寫的);它的體貼,不僅可以從書名窺知一二,本書結構清楚、一目瞭然的目錄和排版,更讓讀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人際交流的實用方法與原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