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03 - 3個對生活日常的時間預留,幫助有效你取得工作生活平衡,持續經營維持自己的財務健康,身體健康與情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三十而立 📑03 - 3個對生活日常的時間預留,幫助有效你取得工作生活平衡,持續經營維持自己的財務健康,身體健康與情感
你好,我是王啟樺,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統計機器學習方向的博士後研究員。
你最近過得都還健康嗎?
我大概跟你一樣,覺得自己的生活狀態說不上是健康。還沒完成的工作任務很多,沒有好好吃飯睡覺運動的日子很多,沒有經營好的人際關係很多。我們總計畫完成很多,接著產生相對落差感,於是覺得自己的生活狀態,說不上是健康。但,什麼是健康呢?
健康,是自己計畫達到的事情,都有達到。
健康(Health),根據牛津詞典,其定義竟然是「事情成功的程度 (How successful something is)」。進一步朔源,成功(Successful)的定義是「達成你的目標 (Achieving your aims)」,也就是說,焦點還是在我們自身上。所以,所謂的維持健康,其實就是自己計畫達到的事情,都有達到。
如此,「健康」這個概念,變得非常有操作性,取決於我們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資源與精力資源到一天的每個時段。
因此,要獲得健康的感覺,分配時間精力是根本關鍵。
你是如何分配時間精力的呢?我目前的安排如下:
  • 3:00 am - 7:00 am :精神健康
  • 8:00 am - 1:00 pm :財務健康
  • 3:00 pm - 6:00 pm :身體健康
  • 6:00 pm - 9:00 pm :情感健康
這樣的生活安排,是我從十五年前成為晨型人開始,持續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分配時間精力,迭代至今的版本。其中改變我心態最多的,是接受「時間的有限性」。時間正是因為有限,所以選擇才有其價值。
而要持續讓我們對時間使用選擇有價值,我們需要在一天的安排中,刻意做三個時間是流。這三個預留分別是:
  • 預留 #1 :預留財務健康時間,優先做最有價值的工作,不拘泥於沒有價值的小工作
  • 預留 #2 :預留身體健康時間,用心睡覺,用心飲食,用心運動
  • 預留 #3 :預留情感健康時間,用心關懷家人,用心聆聽密友,了解你自己
如果你感覺忙不過來,想要重新檢視自己的時間精力花費,歡迎閱讀以下內容,了解如何預留時間,維持自己的財務健康,身體健康,情感健康:

預留 #1 :預留財務健康時間,優先做最有價值的工作,不拘泥於沒有價值的小工作

預留上午8點到下午1點是給財務健康後,我開始懂得分辨任務優先度,只做有經濟回報的事情。
當你把工作擺在最優先,那麼工作就會填滿你的生活。但是工作說到底,其主要功能就是讓我們維持財務健康,讓財務幫我們化解不想要經過的勞務,把時間留給自己想過的生活。所以,做到該做到的事情就可以,而時間到事情還做不完,那就是事情分配的量不合理。
先將一天給「財務健康」的時間預留下來,把該做的事情完成,時間到就離開。

預留 #2 :預留身體健康時間,用心睡覺,用心飲食,用心運動

預留下午3點到下午6點是給身體健康後,我開始懂得讓身體休息,重視身體給我的反饋。
從前的我會覺得下午3點到6點的時段,其他人還在工作,而我已經累了,產生了沒認真工作的焦慮感。現在我明白,日子都有分順利與不順利。如果是順利的日子,那麼身體需要休息;如果是不順利的日子,那麼身體更需要休息。於是我讓自己在下午3點到6點去積極睡覺,固定散步運動,用心品嚐吃下的東西。這讓我感受到生活要有輕重,我也能更加留意到我所處的城市,所處的世界的有趣之處。
先將一天給「身體健康」的時間預留下來,重視身體的反饋,感受自己作為人與物理世界互動的美好,持續擁有好心情。

預留 #3 :預留情感健康時間,用心關懷家人,用心聆聽密友,了解你自己

預留下午6點到晚上9點是給情感健康後,我開始懂得釋放情緒情感,重視自己與家人密友的關係經營。
從前的我,在晚上還是會處理工作的訊息,與家人密友的交流也心不在焉。現在的我懂了,經營更好的與家人密友的關係,是維持情感健康的關鍵。我變得更專注在與家人密友的對話上,用心聆聽與接納對方想傳達的種種,我們也能在對話之中,促進彼此的情感健康。
先將一天給「情感健康」的時間預留下來,一個人的時候善待自己,兩個人的時候善待對方。
明天你最想實踐哪個預留呢?如果想進一步讓我的內容幫助到你,你可以
謝謝你閱讀到這邊,我們下一封電子報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是《紫式書齋》的第二主題〈三十而立〉的第01篇。 這篇文章介紹給你,系統學習心理學,會帶給你的三大價值: 習慣控制,情商培養,成為你自己
這篇文章是《紫式書齋》的第二主題〈三十而立〉的第01篇。 這篇文章介紹給你,系統學習心理學,會帶給你的三大價值: 習慣控制,情商培養,成為你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又到了該寫感性文的時刻,寫慣了論說文的敘事方式,偶爾也要轉換一下寫作風格。 民國100年時,敝人剛到汐止秀峰高中,正好帶了某一屆,現在這個某一屆早就不知畢業到哪裡去了,所幸在這個有臉書的時代,大家還能保持在臉書上看看互動,偶爾還是有學生無聊時會傳message給我,問問老師最近吃的好不好?或者問老師
Thumbnail
在紐西蘭的打工度假旅程中,我面臨著失業的煩惱與對未來的不安。儘管經濟壓力與三十而立的焦慮讓我感到迷失,但我最終選擇接納自己,並專注於當下的美好。這段旅程使我重新認識生活的價值,明白只有擁抱當下,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與意義。
Thumbnail
三十到四十歲,是人生的「中場休息」時間。對許多人來說,這階段就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徬徨、焦慮、迷惘,各種滋味湧上心頭。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小孩的教育費壓得喘不過氣,職場上也面臨著後浪推前浪的壓力,不少人開始懷疑人生,感嘆:「難道這就是我人生的全部了嗎?」 別慌!人生的劇本,自己可以改寫。
Thumbnail
與婆婆同住三十年。從初始被嫌棄宛如上演肥皂劇到歡喜收場,三十而立,誠然不虛。婆婆是開天闢地的女媧,捏我碎我,重新摶揉,造就媳婦成人。一個問心無愧的新人。
Thumbnail
這四篇文章分享了四位同樣處於三十歲的法國成年人,在不同出生背景、不同職業、不同社會經歷、不同薪資收入下的真實人生故事…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二十三點上床六點半設鬧鐘叫醒 澆完花抬腿伏地挺身八段錦運動 三餐八點十二點半五點五十左右 老婆建議的起居作息家務般嚴整
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首要最重要的是健康與身體議題 年過30以後開始感覺的與年少時的體感已經不同 以前課堂把我們的作息安排得好好 何時吃飯、何時運動 之後30歲的人生就是靠自己的經營 如何把自己經營好 這個課題其實滿艱深的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與不適合自己 並非高價的物品就適合自己 不管事保養品、健康食
Thumbnail
前幾週花了時間理解過勞以及職場健康意識,接下來的篇章要切進最重要的「行動」——檢測自我狀態之後,如果發現狀態失衡了,此時,應該要做些什麼才好呢? 但切進主題以前,我也還是要跟各位讀者說一聲:每個人的時程表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的狀態可以在短期之內有巨大成效,那是一個值得慶幸的好事;但如果你的身體希望
我應該要先試著模擬來規劃一天的工作生活,配合精力曲線塞進一天的135任務,並在工作到一定的時間點強迫讓自己休息跟伸展,人很容易一工作就停不下來,但這樣傷身消耗體力快,很可能就像老師在結論裡說的:「我們要讓自己能夠選擇提早退休,而不是不得不提早退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又到了該寫感性文的時刻,寫慣了論說文的敘事方式,偶爾也要轉換一下寫作風格。 民國100年時,敝人剛到汐止秀峰高中,正好帶了某一屆,現在這個某一屆早就不知畢業到哪裡去了,所幸在這個有臉書的時代,大家還能保持在臉書上看看互動,偶爾還是有學生無聊時會傳message給我,問問老師最近吃的好不好?或者問老師
Thumbnail
在紐西蘭的打工度假旅程中,我面臨著失業的煩惱與對未來的不安。儘管經濟壓力與三十而立的焦慮讓我感到迷失,但我最終選擇接納自己,並專注於當下的美好。這段旅程使我重新認識生活的價值,明白只有擁抱當下,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與意義。
Thumbnail
三十到四十歲,是人生的「中場休息」時間。對許多人來說,這階段就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徬徨、焦慮、迷惘,各種滋味湧上心頭。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小孩的教育費壓得喘不過氣,職場上也面臨著後浪推前浪的壓力,不少人開始懷疑人生,感嘆:「難道這就是我人生的全部了嗎?」 別慌!人生的劇本,自己可以改寫。
Thumbnail
與婆婆同住三十年。從初始被嫌棄宛如上演肥皂劇到歡喜收場,三十而立,誠然不虛。婆婆是開天闢地的女媧,捏我碎我,重新摶揉,造就媳婦成人。一個問心無愧的新人。
Thumbnail
這四篇文章分享了四位同樣處於三十歲的法國成年人,在不同出生背景、不同職業、不同社會經歷、不同薪資收入下的真實人生故事…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二十三點上床六點半設鬧鐘叫醒 澆完花抬腿伏地挺身八段錦運動 三餐八點十二點半五點五十左右 老婆建議的起居作息家務般嚴整
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首要最重要的是健康與身體議題 年過30以後開始感覺的與年少時的體感已經不同 以前課堂把我們的作息安排得好好 何時吃飯、何時運動 之後30歲的人生就是靠自己的經營 如何把自己經營好 這個課題其實滿艱深的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與不適合自己 並非高價的物品就適合自己 不管事保養品、健康食
Thumbnail
前幾週花了時間理解過勞以及職場健康意識,接下來的篇章要切進最重要的「行動」——檢測自我狀態之後,如果發現狀態失衡了,此時,應該要做些什麼才好呢? 但切進主題以前,我也還是要跟各位讀者說一聲:每個人的時程表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的狀態可以在短期之內有巨大成效,那是一個值得慶幸的好事;但如果你的身體希望
我應該要先試著模擬來規劃一天的工作生活,配合精力曲線塞進一天的135任務,並在工作到一定的時間點強迫讓自己休息跟伸展,人很容易一工作就停不下來,但這樣傷身消耗體力快,很可能就像老師在結論裡說的:「我們要讓自己能夠選擇提早退休,而不是不得不提早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