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 年由 Max Steiner 擔任配樂的《金剛》(King Kong),在好萊塢電影音樂史上有非常獨特的地位,加上 1976 年與 2005 年的兩度重拍,綜觀三個時代的《金剛》電影音樂,有如縮時體驗了好萊塢電影音樂的變遷。而談論這樣的主題,不妨細說從頭,由電影音樂最初的樣貌說起。 【默片從來不曾無聲(Silent cinema has never been silent)】 我們回到 1895 年,傳說中電影問世那一刻,電影的放映就伴隨著鋼琴家的演奏進行,不過最初音樂的使用目的和電影內容並無關連,與其說是電影配樂,倒不如說是為「看電影」這個娛樂活動助興,音樂主要是為了掩蓋機器運作的雜音,同時吸引觀眾對無聲影像的注意力。 無聲電影的播映,伴隨現場樂師的演奏,在接下來三十年成為一種新興娛樂,剛開始樂師只是想到什麼就彈什麼,但很快的,大家發現與電影相伴的音樂,對情緒氛圍會產生強烈的引導或干擾,於是 1909 年左右,電影公司開始為樂師設計可以用於特定電影氛圍的參考樂譜(Cue Sheet),內容包括詮釋各種情境的古典或流行音樂,讓樂師至少可以彈一些與電影內容有關的音樂。不過,實際上樂師往往置之不理,他們常常上班一坐下來才第一次看到要播的電影,連下一秒要演什麼都不知道,哪裏有時間去翻參考樂譜!基本上樂師還是當場看著辦。於是,即使是同一部電影,在不同的戲院,不同的場次,都可能因為種種條件的不同,比如樂師的編制,經驗,直覺和能力,而使用不同的音樂。 最早的原著電影配樂是古典音樂家聖桑(Charles-Camille Saint-Saëns)於 1908 年譜寫的《刺殺吉斯公爵》(L'Assassinat du Duc De Guise),這種做法在無聲電影時期並非主流,無聲電影的音樂大多拼湊既存音樂而來。1915 年的《國家的誕生》(Birth of a Nation),首次提供依據電影內容編輯的專屬配樂列表,要求戲院裏的樂師按表操課,當中使用的音樂只有少數是原創音樂,其餘都是古典音樂或民謠。從龐大的既存音樂資料庫中,整理編輯出一部專屬配樂,如今我們在各種媒體上司空見慣,但在當時頗有難度,艱難到讓導演與配樂家關係緊張,導演 D.W. Griffith 在製作《國家的誕生》期間甚至抱怨:如果讓他殺了某人,會是音樂家而不是演員。 《國家的誕生》為電影配樂的呈現開啟了新的階段,雖然主要仍是拼裝的罐頭音樂,但電影開始使用專屬統一的配樂版本。此外,為了演奏這些既存的古典管絃配樂,交響樂團成為高級戲院的標準配備,就像今日的 IMAX 或 3D 影廳,這種戲院能提供比一般戲院更完整豐富的影音感受。1920 年代中期之後,原著電影音樂在電影製作上的比重才日益提高。 有聲電影的時代接著來臨,1926 年 8 月,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Don Juan》上映,是影史第一部影樂合一的電影作品,William Axt 與 David Mendoza 的配樂成為影史首部錄音並且與影像同步播放的電影配樂。《Don Juan》是一部沒有對白,僅有配樂的有聲電影,隔年 10 月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推出《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成為第一部結合對白,歌曲與配樂的有聲電影(Talkie),也是史上第一部音樂劇電影。 在有聲電影的初期,電影觀眾對電影語言與配樂的理解還在摸索,電影公司的態度也十分保守,特別要求音樂的出現,在影像上必須能夠交待符合現實與邏輯的來源,即所謂的 Diegetic music 或 Source music,這是因為擔心觀眾對「配樂」這種非寫實的聲音,即 Score 或 Non-diegetic music,會感到困惑。於是,電影音樂家的表達空間有許多限制,編導也為此製造出諸多荒謬情節,比如為了讓男女主角可以在抒情小提琴的陪伴下談情說愛,必須在花前月下冒出一個遊盪在外的小提琴家半夜拉琴,以前的電影觀眾可能覺得這樣才能合理化琴音的出現,但現在的觀眾可能會覺得:這位拉琴的老兄,不然你是有事嗎?這種對配樂的限制與迷思,在 1933 年被 Max Steiner 的《金剛》正式打破。 【1933 年:以澎湃管絃為道具注入生命力的 Max Steiner 】 早期好萊塢電影迴避非寫實的配樂,和電影聲音的編輯混音技術尚未成熟也有關係,不過這些問題在 1932 年左右陸續解決,Max Steiner 開始在作品中,加入更多不交待來源,非寫實性,用以加強故事描述力與層次感的音樂,而最關鍵的作品是 1933 年的《金剛》。這是影史第一部幾乎通篇採用配樂觀點,即 Score 或 Non-diegetic music 來創作的大型管絃配樂,當中只有少數音樂,以 Source music 的方式來搭配展示金剛的奇觀秀。這樣的作品,在當時不僅很有突破性,而且極為豪華。 《金剛》推出的時間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年代,銀行接連倒閉,華爾街正逢股災,RKO 影業斥資 50 萬美金拍了一部巨猩襲擊紐約的電影,花費是一般電影預算的兩倍以上,但電影還沒有上演,電影公司已經瀕臨破產。公司高層對道具與特效的水準沒有信心,卻也無法再投入更多資金,連演奏錄製配樂的錢都找不到了,Max Steiner 原來被指示把從前的電影配樂片段,比如《小婦人》(Little Women),拿來給《金剛》湊和著用,但導演 Merian C. Cooper 把 Max Steiner 帶到一旁,要他在配樂上全力發揮,不論花多少錢他都願意自費買單。既然如此,Max Steiner 也不手軟,一出手就燒掉 5 萬美金,動用 46 人編制的交響樂團,完成這部完全不符合電影公司標準的配樂。在那個時代,這是天價等級的配樂製作,花費相當於平常一部電影預算的四分之一,而且通常電影配樂採用的樂團編制不會多於 10 人。《金剛》上演後盛況空前,RKO 影業起死回生,這部電影與配樂,在電影史上成為新的里程碑。 《金剛》一方面將「配樂」這種非現實的,用音樂來協助敘述電影內容的電影語言充份展現,同時也把主題動機(Leitmotiv)和動態模擬對位(Mickey-Mousing)這兩項好萊塢的古典配樂技巧,做了成熟的演出。主題動機的配樂手法源自華格納歌劇,重點在於創造一個貼切象徵事物的音樂樂句或元素,並使其在配樂中,隨著情境千變萬化,又得以清楚辨識。而 Mickey-Mousing 得名自迪士尼卡通裏,卡通人物的動作密切對應音樂或節拍的表現型式,但實際上,這種操作手法並非單純針對動態,它也能用來對應情感的轉折。重要的是,這種對應是以音樂的趣味與美感來呈現的,很多時候出色的 Mickey-Mousing 不僅對位影像,而且以複雜多變的管絃編寫,「模擬」種種動態的特質,情緒的起伏,和畫面的變化。《金剛》顛覆了當代對配樂的多慮與刻板印象,同時也確立了所謂古典好萊塢電影配樂,以盛大管絃音樂描寫電影情節,表現主題動機,模擬對位影像等等的基本型式。 《金剛》的開場曲目〈Main Title〉,以三個降階音符直接破題,做為巨猩 Kong 的主題動機,它在整部配樂中無處不在,它的降階結構具有一種沈厚的力量感與壓迫感,但在〈Main Title〉的結尾,它以淒測溫柔的提琴獨奏展現截然不同的抒情氣質。Kong 的主題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旋律組合,而是一個三音符的降階結構,這個結構因為簡單,顯得容易感受也容易變化,可以威猛強悍,可以古怪神祕,可以幽默喜感,也可以悲涼絕望。Kong 這個看似簡單的主題在配樂中表情生動,遊移靈活,能和影像,情緒,動態緊密結合,足見 Max Steiner 的主題動機運用和 Mickey-Mousing 技巧早已深具火候,一些很基本的手法,比如將 Kong 的簡單主題反覆升降音階或音量,來表達 Kong 的逼近或遠離,都是日後電影配樂的常見基本技,如 John Williams 的《大白鯊》(Jaws),就是承襲此一概念的傑作。這也是為什麼《大白鯊》的導演史蒂芬.史匹伯暱稱他的長期搭檔 John Williams 做 Max 的原因。 〈Main Title〉中第二個顯眼的主題,是一個代表叢林異族的主題,它是狂野熱烈的學院風管絃樂,全無民俗部落氣質,在電影中伴隨著土著的祭典舞蹈和反覆吶喊 Kong 的聲音登場,它毫不寫實,因為迷霧島嶼的叢林部落,肯定是沒有 46 人編制交響樂團這種組織。而美女的主題本質是一個愛情主題,在〈Main Title〉裏它以隱約而快速的筆觸,在金剛的主題亮相後緊接著一筆帶過,接下來在整部配樂裏,它以各種優雅柔美的形式和金剛主題交會,但也代表男女主角之間的浪漫情愫,在音樂中三角戀情悄悄成型。 這種表達的最後高潮自然落在終曲〈Finale〉 ,美女主題與金剛主題溫柔交織,愁悵而悲美,即使尖叫皇后的演技呆板做作,金剛人偶僵硬遲鈍,但在音樂的催化下,讓人從金剛人偶的眼神姿態,仿佛還是能感受到金剛走投無路下的萬般不捨與遺憾。金剛最後墜樓身亡,音樂以小提琴獨奏帶出象徵探險隊的四音符主題,讓捕獲金剛的主角站在金剛遺體旁說出:It was beauty killed the beast 的經典台詞,再以金剛主題盛大收場。而自此,好萊塢電影音樂開啟新的紀元,邁入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 【1976 年:以柔美旋律為金剛刻劃愛情的 John Barry 】 Max Steiner 的《金剛》揭開了長達二十五年的、古典好萊塢電影音樂「黃金時代」的序幕,Max Steiner,Alfred Newman,Erich Wolfgang Korngold,Miklos Rozsa,Bernard Herrmann 等大師級人物與其經典作品各領風騷,這段輝煌歲月在 1958 年電影公司解散交響樂團編制後劃下句點。這個發展有諸多因素,一方面電視媒體在 50 年代成為電影的強大對手,電影公司收益大不如前,預算成本開始限縮,許多經費用於開發放映電影的技術,以追求超越電視媒體的體驗,並不是用於製作電影。同時新的電影題材不再追求華麗情調與傳奇色彩,反而著重在當前生活週遭的人物與故事,這類電影只需要小品風格,或者帶有當下流行曲風的配樂,就有很好的效果。於是電影公司不願意,也不需要再花大筆金錢維持樂團編制來製作電影配樂,而且流行曲風的配樂在音樂巿場上常有不錯的銷售成績,於是電影公司甚至開始希望:無論電影是什麼內容,配樂最好都能包含一些元素是可以在流行音樂巿場上獲利的。許多黃金時代的音樂大師們,一下子掉入了黑暗時代,在藝術的追求與現實考量下掙扎不已。 其實只要電影風格合適,流行曲風可以產生與傳統浪漫主義管絃音樂全然不同的效果。接下來的二十年,幾位電影音樂家以新的樂風掘起,來自義大利的 Ennio Morricone,以揉合流行,搖滾,民謠,拉丁音樂的獨特樂風,為西部電影開創突出的新形象,Henry Mancini 的爵士音樂與抒情歌曲,讓電影音樂變得輕鬆迷人,雅俗共賞,John Barry 則以【龐德】系列(James Bond)展現了動作抒情配樂的新格調。這幾位後起之秀幾乎都不採用傳統主題動機或 Mickey Mousing 的手法來配樂,常使用小型樂團(Band)而非大型管絃編制,他們不著重描繪動態細節,轉而強調整體情緒氣氛的流動。他們不特別重視以主題動機串連整體結構,傾向根據每一段情節的特性設定音樂表現方式。這種概念在黃金時代並非沒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 Bernard Herrmann,但 Bernard Herrmann 對流行曲風頗為排斥。 總之到了 60 與 70 年代,傳統管絃電影音樂漸被視做老氣過時,鋪張昂貴而式微。當 1976 年派拉蒙決定以更深刻的愛情觀點重拍《金剛》時,他們希望交給一位符合大眾流行喜好的音樂家,於是他們選擇了以帥氣龐德電影音樂走紅,寫出許多賣座歌曲與優美情歌的 John Barry。 這個版本的《金剛》充滿典型的 John Barry 樂風,樂迷很難認錯,技巧也與 Max Steiner 大相逕庭,主要以旋律宜人,結構完整,語調平和的長篇樂章營造氛圍。John Barry 以各種氣質的銅管或絃樂旋律,描寫金剛的各種遭遇,但沒有設計特定的金剛主題動機,這些旋律走走停停,時強時弱,時而神祕懸疑,時而深沈憂傷。John Barry 特定的銅管風格,詩意而遼闊,但步調緩慢,缺少霸氣力道。配樂的重點放在愛情主題,旋律唯美動聽,拿到任何愛情電影都能成立,宣告這部電影的核心不是怪獸,而是愛情。 John Barry 慣於以深情旋律襯托影像故事,旋律通常完整呈現與發展,不傾向擷取主題旋律的片段樂句做為音樂動機,在配樂中進行變化或與其他主題動機編織。另外 John Barry 也不做影像動態細節的對位與描寫。這種表達美學主要來自歐系電影音樂家,與好萊塢的傳統作風明顯區隔。我們如果觀察 John Barry 在龐德電影中使用龐德主題旋律的手法,與日後好萊塢其他電影音樂家運用龐德主題旋律的手法,比如 Thomas Newman,也可以感受到兩者的差異。 John Barry 的《金剛》,最後成為一部以浪漫旋律為主,易於入耳,廣受接受的抒情作品,這個作品之所以不似他的其他經典之作那樣廣為人知,也許是因為 John Barry 寫過太多動人旋律了,《金剛》不算極為特出,但它反映了當時電影製作的需求,電影公司要一位「受商業巿場歡迎,又可以展現電影特質的音樂家」,John Barry 成功達標。然而潮流的轉變很快,而且常常突然就發生了。 【 2005 年:兼具經典與流行樂風的 James Newton Howard 】 好萊塢的經典配樂風格在 1933 年由 Max Steiner 的《金剛》開啟後,歷經 25 年,隨著大環境變遷而没落,60 與 70 年代盛行新的電影音樂美學與偏向流行風格的音樂類型,然而 1977 年 John Williams 的《星際大戰》(Star Wars)逆勢登場,大受歡迎,黃金時代的音樂精神瞬時復辟並且激起熱潮,John Williams 在接下來幾年叱吒風雲,連番締造經典作品與紀錄。 如今回顧,電影音樂研究作者 Emilio Audissino 卻提出另一種看法,認為或許一直以來,真正完全重現黃金時代音樂風采的,始終只有 John Williams,《星際大戰》固然讓大編制交響樂重新成為電影配樂的主流音色,但時下多數作品屬於流行音樂的管絃編曲化,能夠精緻操作學院派管絃作曲技巧,主題動機與 Mickey Mousing 的作品,其實越來越少。法國電影音樂家 Bruno Coulais 也做了類似的結論,他說:John Williams 是好萊塢樂風的最後一人(John Williams is the last survivor of Hollywood music)。 我覺得這個說法略嫌悲觀,一方面電影音樂本就和電影的型態與時俱近,新的事物持續探索演變,新的音樂類型與詮釋手法,不斷加入電影音樂領域,是很自然的事;另一方面,許多當代的電影音樂家,漸漸採用兼備古典與現代或流行音樂的融合手法,其實傳統作風與精神並沒有全然消失,James Newton Howard 的《金剛》就是一個出色的例子。藉著這部作品在 2005 年的第三度拍攝,我們可以從 Max Steiner 的經典樂風,John Barry 的流行樂風,到 James Newton Howard 的融合手法,看到電影音樂的美學如何隨著時勢與音樂家的個人背景而演變。 2005 年版的《金剛》,是近年老片新拍的風潮中少見的佳作,它非常忠於原著,並且藉著當代的電影技術,讓電影的視野更開闊,情感更深刻,影音效果更震撼,一點也不枉費 72 年來工業技術的成長,以及對這個題材的一再剖析提練。James Newton Howard 的配樂,在許多方面依循 Max Steiner 的表現手法,有大型的管絃編制,動作場面對位精細繁複,對各個人物做清晰的主題動機設定,金剛的主題動機還有幾分 Max Steiner 主題的氣質,但在表達金剛這個角色的方式上,他反而比較接近 John Barry。 James Newton Howard 並不像 Max Steiner 以一個金剛的主題動機貫串全場,視金剛的遭遇調整這個主題的氣質,他為金剛的不同面相寫了多個氣質不同的主題,再組織成金剛的完整形象,這比較類似 John Barry 的做法;而相較於 John Barry,James Newton Howard 的主題寫得比較有型而成功。我們在原聲帶的第一個曲目〈King Kong〉中會聽到兩個主題,第一個主題氣質神祕,代表未知的島嶼,旅程與冒險,接著以四個降階音符的金剛主題做為結尾。這是金剛的第一個主題,它的降階結構與 Max Steiner 的主題氣質類似,給人一種深沈有力的黑暗感,運用的方式主要也與金剛相伴而行,然而,當金剛展現新的特質時,James Newton Howard 並不侷限以此結構進行變奏,他創造其他新主題來表現新的特質,代表性的曲目是〈Tooth And Claw〉。 〈Tooth And Claw〉這場戲是新版《金剛》的關鍵場景,金剛與暴龍對峙,美女身處其間,做出了向金剛依靠的選擇,金剛一面應戰一面看顧美女的安危,這個表現比舊版傳達更強烈的情感意義,告訴大家金剛這一役就是為了這個女子出頭,而且不是為了爭奪佔有,是為了愛。金剛原來沈降壓迫的主題,四音音階排列忽然逆轉向上,形成一種昂揚的氣勢,接著 James Newton Howard 在戰局中發展出新的銅管主題,高貴而富有王者之風,宣示金剛的強勢與勝利。這個主題運用的場合還包括了金剛在帝國大廈上怒吼等場景,加入了這樣的主題後,金剛令人望而生畏就不只靠體型與力量,還有威嚴的性格與執著的情感。 Max Steiner 在表達金剛的情感,包括愛情時,維持以代表金剛的三音符主題動機進行變奏,美女的主題固然與金剛主題時常交會,但結構大多各自分離。在當年的版本,我們很清楚金剛對美女有愛,但不太確定美女是否也垂青金剛;在 John Barry 的版本中,他直接以一個動聽的旋律涵蓋所有描寫愛情的時刻。James Newton Howard 同樣寫出清楚的愛情主題(Love Theme),樂風也與 John Barry 類似,是一種管絃編曲的流行抒情曲,但他不是以單一主題涵蓋所有情境,也不是依情境轉換做變奏,而是寫了多個愛情主題,來呈現這種關係的不同層次。 第一個愛情主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用於金剛與女主角在荒島餘暉的相處,以及紐約中央公園的夜遊,含蓄輕柔地表達一種彼此依偎的親蜜與喜悅。第二個愛情主題則首見於〈Tooth And Claw〉結尾,最後在電影結尾的圍捕與死別之際做了最完整的表達,以深切淒美的語氣訴說遺憾與悲傷,而且帶有悠遠綿長的傳奇情調。 James Newton Howard 的表現手法兼具了前代不同時期的配樂理念,他設定主題動機又另有變通,像 Max Steiner 那樣以固定主題來變化情境,的確可見深厚的器樂作曲實力,但 James Newton Howard 把角色或關係的每一個面向,以多元主題動機處理得宜,仍然相當完整而動人。 2005 年版的《金剛》原定由 Howard Shore 配樂,他和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完美打造【魔戒】三部曲,理應是本片配樂的不二人選。但因為與導演的創作理念不同退出,James Newton Howard 在電影上演前五週接手,每天工作 18 小時,終於順利為這部三小時長片完成配樂。Howard Shore 本人則出現在電影中擔任金剛奇觀秀的樂隊指揮,並且以重編 Max Steiner 的音樂向這位前輩致意,James Newton Howard 更在特定場合讓 Max Steiner 的三音金剛主題亮相。 【由三代《金剛》體驗電影音樂美學的差異與融合】 三個時代拍攝的三部《金剛》,它們的音樂反映了好萊塢電影配樂不同時期的主流理念與美學,有如好萊塢電影音樂發展史的縮影。流行趨勢潮來潮往,創作理念分分合合,歷史演變的軌跡不僅引人入勝,也帶領影迷和樂迷探索不同配樂型式與技巧背後的思考、美感與影響力,令人對電影音樂如何累積成一個動人且不應忽視的藝術資產,有更深的體認。 【釀電影】2018年3月號(訂閱方案請看這裡) 《當音符在戲院裡飛翔》:電影配樂專題 〈閃瞬的北國之聲:寫於約翰.約翰森驟逝之後〉by 林紙鶴 〈與《金剛》同行:穿越好萊塢電影音樂的歷史軌跡〉by 洛伊爾懷斯 〈歐陸配樂的多彩花園〉(上)by Mesple 〈歐陸配樂的多彩花園〉(下)by Mesple 《釀影評》專欄 〈《淑女鳥》:畢業哈哈哈〉by 孫雅為 《釀私信》專欄 Lizzy X Sandy|〈《決勝女王》:在追求勝利以外……〉(上) Lizzy X Sandy|〈《決勝女王》:在追求勝利以外……〉(下)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