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是否曾有過那些時候?
無論怎麼努力工作都提不起勁,縱使是自己熱愛的事情?
事情無法按照預期,而感到煩躁和壓力山大?
不了解自己的情緒源自於何方?
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ㄧ書

我們大多時候都不夠了解自己


人類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差異,無非就是我們擁有極為豐富的情感以及能不斷反思的大腦。有趣的是,有時候大腦也會欺騙,甚至轉化我們的情緒,使我們對於自身的行為更容易產生迷惑進而產生誤區。
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血淋淋的例子,受到侵犯或是被握有把柄的女性,因為恐懼、害怕和不堪,因此極力說服自己是愛上加害者,藉以正當化這段不願面對的過去;被逮捕的跟蹤犯,不斷辯解著自身的行動是多麼合理,辯解所有過錯均是另一方給他的誤會;又或者就像是你我日常的生活,總是會不經意為所犯的小錯誤尋找理由,不願意先低下頭退讓一步。
尋找理由是人之常情,當我們做出選擇之後,會堅信自身的做法,並找出一堆理由進行佐證和不斷說服自己,這樣的行為從心理學來說,其實就是所謂「承諾一致原理」,亦即你會盡可能讓自身的決定和表態表現一致。

承諾一致原理


曾經有個心理實驗,他讓研究人員偽裝成一般民眾和小偷,民眾會到圖書館假裝從事閱讀活動,而小偷則會趁民眾不在時偷走假意放在桌上的手機。
而在這場實驗中,發現當小偷拿走民眾放於桌上手機時,大概僅會有16%的旁觀者進行阻止,多數人則是視若無睹,不願淌這趟渾水;然而若民眾在離開位置前,有請求旁觀者幫忙看護自己東西,則旁觀者進行阻止的機率就提高至95%。
從這個簡單的小實驗中,便可以看出,縱使是面對陌生人,我們也會盡量保持言行一致的態度,這種態度可說是人類的一種機械反應,覺得應當如此否則就是背信棄義的小人,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想法,因此我們也總喜歡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很多藉口,以此來證明哪怕不合理的行為都是有道理的,透過這樣的行為說服自己。

沒有盡力是因為不努力?


還記得在我大學時候,時常報告會趕在截止前一刻才速速上傳,並將此歸咎於當下太多其他行程、時間控管不佳等,來安慰自己下次一定不會這樣。這樣的求學過程,恐怕許多人也都有類似的經驗,而直到我看到<為甚麼總是感到很受傷>的其中一位主角,我才意識到拖延的背後,更大可能是因為我們擔心成果不如預期。
書中,有位女主進行編劇工作時常常感到分心,即便工作條件各方面均相當不錯,優渥的報酬、不趕的時程、優秀的工作團隊,但她卻無法相當專心地投入,縱使工作節奏極為順暢,也會在中途分心去做其他事情。
若你周遭有這樣的朋友,你會怎麼幫助他呢?
一般來看,多數人會認為她是時間管理不佳、不夠專注,所以可能會告訴她,使用諸如番茄鐘或是先將手機調成飛航模式等常見的時間管理方式,或許就可以逐漸改善;然而,或許仍有另一種可能:她是因為潛意識不希望事情太過順利,所以才會中途去做其他事情。
多數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已經很努力做某件事情,卻在最後事與願違無法得到他人的肯定。若是發生這樣的狀況,多數人肯定都難免會有氣餒的念頭:「早知道當初就不要那麼努力。」畢竟沒那麼努力,成果不好也是合理而可被接受的。
在不斷的對話中,就發現這位女生極為重視他人給予自身表現的評價,並會不斷透過這些評價來加以定義自我價值,也正因為如此,使她會更擔憂別人給予的負面回饋,因此透過「不努力」加以防衛自己,讓自己受到惡意批評時,也有個防空洞可以逃離,但卻也因此養成自己會分心、不盡全力的情況發生。

堅強是面對和承認這些情緒


我們每天都會習慣性地逃避,逃離那些造成自己心理壓力的狀況,逃避不一定不好甚至可以避免我們進一步受傷;然而無法忽視的是,障礙始終存在那邊,若是對於生活逐漸產生危害,或許就應進一步處理和治療。近幾年來,心理疾病議題越來越被重視,縱使看似一帆風順的頂大學生們也是如此,過去一年,台大校園內的諮商人次破萬,數天前更是傳來台大生於宿舍內自殺未遂的消息。
華人社會的文化和教育,往往使我們習慣壓抑自身情緒,然而越是壓抑,創傷就會越嚴重;越是逃避,不安就會更強烈,或許我們可以不斷透過各樣其他方式來逃避心中的創傷,透過各種防衛機制來保護自己、說服自己,但卻始終無法真正解決心中的問題,等到某天瘡傷被無意的掀開,依舊會發覺內部是千瘡百孔。
生而為人,一生幾乎都注定無法一帆風順,也正因為有著各種情緒、各種創傷,才能造就出現在的自己,正如同藝術往往是在痛苦和苦難中生成,人若是能發現和坦然面對自己最脆弱一面,也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堅強,透過專業的治療、閱讀,甚至記錄自己的情緒,都能讓我們更了解自我,從而有更大的動能面對生活不遂。
透過按愛心,讓我知道你/妳的觀後感吧! 如果你/妳很喜歡我的「閱讀分享」類型的文章,請記得幫我按個愛心,之後會為你常寫的! 如果有任何建議或想法,也歡迎在下方留言給我,討論總是進步的原動力。也要記得「追蹤」此帳號,讓我提供更多優質文章給您,而不會被茫茫文章中淹沒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Eddy 的科技加速器,從2024年6月開始復刊。 會針對有興趣的公司,進行商業上的分析和探討,尤其著重在科技產業。 Eddy 畢業至清華大學科管所,目前是一名雲端顧問,期待透過自身的專業和經驗,分享產業新知和趨勢,與大家共同交流和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乍看之下這本書是分享矽谷創業家的創業經驗和心態,但仔細品味後,更是著重告訴我們如何發現和培養價值,無論是世界、未來、產業亦或是個人價值,都可以從這本書找到一些啟發。 有幾類人強烈推薦:創業者,從零到一建立獨特專案的人;PM,需時常建立或組織專案的人;徬徨者,想思索未來職涯方向的人。
乍看之下這本書是分享矽谷創業家的創業經驗和心態,但仔細品味後,更是著重告訴我們如何發現和培養價值,無論是世界、未來、產業亦或是個人價值,都可以從這本書找到一些啟發。 有幾類人強烈推薦:創業者,從零到一建立獨特專案的人;PM,需時常建立或組織專案的人;徬徨者,想思索未來職涯方向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探討免疫系統的重要性,介紹了四種免疫表現型測驗、健康修復計畫,以及調整生活習慣以改善免疫系統的各種方法。內容包括睡眠、壓力管理、腸道健康、毒素排除及營養補充等要素,讓讀者能夠自我檢測並提升身體的抵抗力,進而達到更好的健康狀態。
Thumbnail
《超速學習》是一本談論如何學得更快更好的書,透過這篇文章跟你分享,為什麼立即行動比聽課更有用?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在忙碌成癮的生活中,也許我們並不習慣放鬆,又或是總是習慣將放鬆的重要性排到最後面。如果你也曾懷疑自己有忙碌成癮,也許可以從今天開始讓自己「刻意放鬆」!
Thumbnail
【運科竹Podcast | 閱讀心得分享:什麼是慣常行為? 】 🎯PODCAST節目名稱:【我是運科竹】🎯 歡迎在Apple podcast, Sound on, Google Podcast各大平台搜尋+訂閱!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探討免疫系統的重要性,介紹了四種免疫表現型測驗、健康修復計畫,以及調整生活習慣以改善免疫系統的各種方法。內容包括睡眠、壓力管理、腸道健康、毒素排除及營養補充等要素,讓讀者能夠自我檢測並提升身體的抵抗力,進而達到更好的健康狀態。
Thumbnail
《超速學習》是一本談論如何學得更快更好的書,透過這篇文章跟你分享,為什麼立即行動比聽課更有用?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在忙碌成癮的生活中,也許我們並不習慣放鬆,又或是總是習慣將放鬆的重要性排到最後面。如果你也曾懷疑自己有忙碌成癮,也許可以從今天開始讓自己「刻意放鬆」!
Thumbnail
【運科竹Podcast | 閱讀心得分享:什麼是慣常行為? 】 🎯PODCAST節目名稱:【我是運科竹】🎯 歡迎在Apple podcast, Sound on, Google Podcast各大平台搜尋+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