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影劇相談室
94
免費公開
13
付費限定
房間資訊
付費訂閱
綜合社會工作、諮商心理專業,抽絲剝繭,窺探影像世界的內涵議題與心理現象。
Top 5
1
《未知的首爾》劇評:允許自己迷路,才能展開療傷
2
動畫|穿透時空的情感 ––《葬送的芙莉蓮》
3
劇評▕ 《后翼棄兵》- 沉溺於麻痺的刺人玫瑰,被巨大失落給填滿的空洞人生
4
2024年度電影精選與回顧:不容錯過的十部佳作
5
影評|假如生活是一種減法 ––《我的完美日常》
1
《未知的首爾》劇評:允許自己迷路,才能展開療傷
2
動畫|穿透時空的情感 ––《葬送的芙莉蓮》
3
劇評▕ 《后翼棄兵》- 沉溺於麻痺的刺人玫瑰,被巨大失落給填滿的空洞人生
4
2024年度電影精選與回顧:不容錯過的十部佳作
5
影評|假如生活是一種減法 ––《我的完美日常》
全部
本土浪潮
和風俳影
線上串流
動畫映像
好萊鎢
歐陸風情
韓情脈脈
Premium 專區
全部
本土浪潮
和風俳影
線上串流
動畫映像
好萊鎢
歐陸風情
韓情脈脈
Premium 專區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怒怒心理師
2025/04/01
《器子》影評:復仇是終點,但愛才能延續生命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
影評
#
器子
#
張孝全
35
怒怒心理師
2025/04/01
《器子》影評:復仇是終點,但愛才能延續生命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
影評
#
器子
#
張孝全
35
怒怒心理師
2024/08/19
《鬼才之道》影評:放過自己,就算不夠完美也可以
《鬼才之道》透過主角同學的故事,並綜合幽默的敘事調性,進一步探討了生死之間的掙扎與人生的不完美。電影真摯反映無數自我懷疑者的內心掙扎,從渴望被認可到無奈地陷入失敗的循環。最終,電影以獨特的視角揭示了人們在死亡與重生之間如何找到解脫,並展現如何接納不完美,然後找到生命的意義。
4/5
鬼才之道
#
鬼才之道
#
電影
#
影評
110
1
怒怒心理師
2024/08/19
《鬼才之道》影評:放過自己,就算不夠完美也可以
《鬼才之道》透過主角同學的故事,並綜合幽默的敘事調性,進一步探討了生死之間的掙扎與人生的不完美。電影真摯反映無數自我懷疑者的內心掙扎,從渴望被認可到無奈地陷入失敗的循環。最終,電影以獨特的視角揭示了人們在死亡與重生之間如何找到解脫,並展現如何接納不完美,然後找到生命的意義。
4/5
鬼才之道
#
鬼才之道
#
電影
#
影評
110
1
怒怒心理師
2024/07/19
《愛的噩夢》影評:在愛情中發芽的心魔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
愛的噩夢
#
控制
#
責任
91
怒怒心理師
2024/07/19
《愛的噩夢》影評:在愛情中發芽的心魔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
愛的噩夢
#
控制
#
責任
91
怒怒心理師
2020/12/24
※ 聖誕取暖電影片單 ※
我的老派聖誕節,當然是窩在沙發上,裹著溫暖的毯子,捧著一杯熱呼呼的可可,搭配各式溫馨的電影,來跟家人朋友渡過漫長的濕冷夜晚。以下分享五部,筆者認為非常應景的溫暖電影,有些結局很夢幻,有些則帶點遺憾,甚至有一些感慨,但共同的是,每一部都會讓人心頭暖暖。
#
聖誕節
#
聖誕電影
#
電影
35
13
怒怒心理師
2020/12/24
※ 聖誕取暖電影片單 ※
我的老派聖誕節,當然是窩在沙發上,裹著溫暖的毯子,捧著一杯熱呼呼的可可,搭配各式溫馨的電影,來跟家人朋友渡過漫長的濕冷夜晚。以下分享五部,筆者認為非常應景的溫暖電影,有些結局很夢幻,有些則帶點遺憾,甚至有一些感慨,但共同的是,每一部都會讓人心頭暖暖。
#
聖誕節
#
聖誕電影
#
電影
35
13
怒怒心理師
2020/12/16
影評▕ 《陽光普照》- 灑落肩頭的陽光,推著人躲入陰影
即使是耀眼的太陽,有一天也會崩塌殆盡,有人說阿豪留下的最後身影,象徵他被整面牆的陰影給吞沒,但我想,即使短短幾秒鐘,這也是他放下偽裝的時刻。因此,我想那不是吞噬,而是一種擁抱與和解,雖然一抱就天人永隔,變成無以名狀的墜落,碰一聲,碎裂的心,刺穿了命。外媒讚賞《陽光普照》為2020年最佳電影。
#
陽光普照
#
鍾孟宏
#
金馬獎
38
4
怒怒心理師
2020/12/16
影評▕ 《陽光普照》- 灑落肩頭的陽光,推著人躲入陰影
即使是耀眼的太陽,有一天也會崩塌殆盡,有人說阿豪留下的最後身影,象徵他被整面牆的陰影給吞沒,但我想,即使短短幾秒鐘,這也是他放下偽裝的時刻。因此,我想那不是吞噬,而是一種擁抱與和解,雖然一抱就天人永隔,變成無以名狀的墜落,碰一聲,碎裂的心,刺穿了命。外媒讚賞《陽光普照》為2020年最佳電影。
#
陽光普照
#
鍾孟宏
#
金馬獎
38
4
怒怒心理師
2020/11/30
影評▕ 《同學麥娜絲》- 人生如蠟,越嚼越無味
活著就好,甚至可以說,好好活著本身就彰顯了每一個人的意義,假若真的要從《同學麥娜絲》的渾沌不明中提煉出一個方向,我想,這就是那份不證自明的救命仙丹,或是說電影內涵的落棲之處。畢竟,生命就像鐘擺,即使想要駐留尋找意義,一來一往之間,我們還是會被時間推著向前。
#
同學麥娜絲
#
電影
#
黃信堯
63
6
怒怒心理師
2020/11/30
影評▕ 《同學麥娜絲》- 人生如蠟,越嚼越無味
活著就好,甚至可以說,好好活著本身就彰顯了每一個人的意義,假若真的要從《同學麥娜絲》的渾沌不明中提煉出一個方向,我想,這就是那份不證自明的救命仙丹,或是說電影內涵的落棲之處。畢竟,生命就像鐘擺,即使想要駐留尋找意義,一來一往之間,我們還是會被時間推著向前。
#
同學麥娜絲
#
電影
#
黃信堯
63
6
怒怒心理師
2020/11/25
影評▕ 《大佛普拉斯》- 包裹著喜劇糖衣的殘酷幽默
肚財(肚臍)就算是人出生前最重要的一部分,出生後,也不過是剪斷臍帶時造成的脫落傷疤,一個沒有用處與意義,只會堆積汙垢的歷史痕跡。以此來說,肚臍這個部位的發展,就像肚財一生的縮影,飽滿著希望出生,卻端著絕望墜落。喀擦一聲,醫生用剪刀剪掉了肚臍的功能,老天爺,則是剪掉了肚財生而為人的可能。
#
大佛普拉斯
#
同學麥娜絲
#
黃信堯
33
6
怒怒心理師
2020/11/25
影評▕ 《大佛普拉斯》- 包裹著喜劇糖衣的殘酷幽默
肚財(肚臍)就算是人出生前最重要的一部分,出生後,也不過是剪斷臍帶時造成的脫落傷疤,一個沒有用處與意義,只會堆積汙垢的歷史痕跡。以此來說,肚臍這個部位的發展,就像肚財一生的縮影,飽滿著希望出生,卻端著絕望墜落。喀擦一聲,醫生用剪刀剪掉了肚臍的功能,老天爺,則是剪掉了肚財生而為人的可能。
#
大佛普拉斯
#
同學麥娜絲
#
黃信堯
33
6
怒怒心理師
2020/11/18
影評▕ 《孤味》- 花開花謝,都是人生的醍醐味
《孤味》打開我們的味蕾,讓我們理解就算愛的專注因人而異,彼此不一定能夠互相理解,但對愛的執著還是人類存於世間的普遍性本能。甚至,《孤味》也以此為出發,優雅地將執著佐搭臺灣女性來細膩入味,進而滿盛出堅毅的饗宴,為此,讓電影本身不只是茶餘飯後的消遣,更是激發情感味蕾的深潛。
#
孤味
#
陳淑芳
#
謝盈萱
28
2
怒怒心理師
2020/11/18
影評▕ 《孤味》- 花開花謝,都是人生的醍醐味
《孤味》打開我們的味蕾,讓我們理解就算愛的專注因人而異,彼此不一定能夠互相理解,但對愛的執著還是人類存於世間的普遍性本能。甚至,《孤味》也以此為出發,優雅地將執著佐搭臺灣女性來細膩入味,進而滿盛出堅毅的饗宴,為此,讓電影本身不只是茶餘飯後的消遣,更是激發情感味蕾的深潛。
#
孤味
#
陳淑芳
#
謝盈萱
28
2
怒怒心理師
2020/11/09
漫畫▕ 《守娘》上 - 女性價值繫綁於肚皮的群像史貌,無法守得的雲開見明月
你是否曾想過,為何鄉間流傳的鬼怪軼事都以女性形象來刻畫?本書以漫畫綜合臺灣本土傳聞軼事,府城三大奇案,陳守娘、林投姐與呂祖廟,再搭配清朝女子潔娘的視角,穿梭百年回到那保守且殘酷的時代,一探女性被文化洪流所埋藏的誨暗搖曳史。畢竟,華人社會的茁壯,到底背負了多少被溺死的女嬰,我們無從得知,只能沉然靜默。
#
守娘
#
小峱峱
#
CCC編輯部
29
2
怒怒心理師
2020/11/09
漫畫▕ 《守娘》上 - 女性價值繫綁於肚皮的群像史貌,無法守得的雲開見明月
你是否曾想過,為何鄉間流傳的鬼怪軼事都以女性形象來刻畫?本書以漫畫綜合臺灣本土傳聞軼事,府城三大奇案,陳守娘、林投姐與呂祖廟,再搭配清朝女子潔娘的視角,穿梭百年回到那保守且殘酷的時代,一探女性被文化洪流所埋藏的誨暗搖曳史。畢竟,華人社會的茁壯,到底背負了多少被溺死的女嬰,我們無從得知,只能沉然靜默。
#
守娘
#
小峱峱
#
CCC編輯部
29
2
怒怒心理師
2020/11/02
影評▕ 《親愛的房客》- 迷航的人在夢裏歸港,思念的雨在心裡滾燙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
親愛的房客
#
電影
#
金馬入圍
16
怒怒心理師
2020/11/02
影評▕ 《親愛的房客》- 迷航的人在夢裏歸港,思念的雨在心裡滾燙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
親愛的房客
#
電影
#
金馬入圍
16
怒怒心理師
2020/10/20
影評▕ 《無聲》- 說好的伊甸園,怎麼變成滋養惡意的新樂園?
貝貝的聲不由己,在於身不由己,社會所搭建出的悲劇戲碼,最為難解之處在於,痛苦之地正好又是歸屬之地。自此,貝貝看清所有希望都潛藏失望,面對生存難題,她只好選擇獨自吞下所有苦悶去逆來順受,即使那讓自己的心殘破,卻也讓自己有了一間安放歸屬的家屋,為此能夠走出灰暗的小房間,不用再次被關入名為保護的牢籠裡。
#
無聲
#
心理人看電影
#
電影評論
30
怒怒心理師
2020/10/20
影評▕ 《無聲》- 說好的伊甸園,怎麼變成滋養惡意的新樂園?
貝貝的聲不由己,在於身不由己,社會所搭建出的悲劇戲碼,最為難解之處在於,痛苦之地正好又是歸屬之地。自此,貝貝看清所有希望都潛藏失望,面對生存難題,她只好選擇獨自吞下所有苦悶去逆來順受,即使那讓自己的心殘破,卻也讓自己有了一間安放歸屬的家屋,為此能夠走出灰暗的小房間,不用再次被關入名為保護的牢籠裡。
#
無聲
#
心理人看電影
#
電影評論
30
怒怒心理師
2020/10/12
影評▕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無處安放的心,只得浸泡在眼底的湖泊中
異鄉人情境,最常出現在同志群體上的心靈烙印,只因自己的愛,過於特別且少數,不被社會所包容與看見,自此,同志被隔絕成一座又一座的孤島,無人能探訪,也無人能駐守,只能在汪洋中被淚水與寂寞淹沒,一顆又一顆被浸濕的心,就這樣掛在黑幕中,不上且不下,不被允許存在,卻又無法消失,只能在太陽沉落後,偷偷喘息。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電影評論
#
同性戀電影
18
怒怒心理師
2020/10/12
影評▕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無處安放的心,只得浸泡在眼底的湖泊中
異鄉人情境,最常出現在同志群體上的心靈烙印,只因自己的愛,過於特別且少數,不被社會所包容與看見,自此,同志被隔絕成一座又一座的孤島,無人能探訪,也無人能駐守,只能在汪洋中被淚水與寂寞淹沒,一顆又一顆被浸濕的心,就這樣掛在黑幕中,不上且不下,不被允許存在,卻又無法消失,只能在太陽沉落後,偷偷喘息。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電影評論
#
同性戀電影
18
怒怒心理師
2020/10/06
影評▕ 《消失的情人節》- 埋藏在失物中的鑰匙,靜默等待招領的心
男孩掉了勇氣,女孩掉了耐性,兩人都有各自習慣的節奏,就像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男女主角為了保護自己,以習慣搭建安全堡壘,鮮少冒險去改變,卻不知道安全感與習慣,在尋覓愛情時,可能埋葬了幸福鑰匙,爾後,掉落的心,雖沒有墜落,卻只能懸在空中等著,期待一個胸膛來降落,以撿拾遺失掉落的愛情。
#
消失的情人節
#
華納兄弟
#
台灣電影
10
怒怒心理師
2020/10/06
影評▕ 《消失的情人節》- 埋藏在失物中的鑰匙,靜默等待招領的心
男孩掉了勇氣,女孩掉了耐性,兩人都有各自習慣的節奏,就像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男女主角為了保護自己,以習慣搭建安全堡壘,鮮少冒險去改變,卻不知道安全感與習慣,在尋覓愛情時,可能埋葬了幸福鑰匙,爾後,掉落的心,雖沒有墜落,卻只能懸在空中等著,期待一個胸膛來降落,以撿拾遺失掉落的愛情。
#
消失的情人節
#
華納兄弟
#
台灣電影
10
怒怒心理師
2020/07/10
劇評▕ 《做工的人》- 有夢卻無影,刻板印象中的理解與再複製
做工的人,創造點閱也催化討論,讓不同的人得以投射理想與情感,不管白日夢多可笑,所帶來也不僅失序,更多是樂趣與意義,生活目標就在這樣的跌跌撞撞中載浮載沉。另外,開播後的討論象徵工人文化對社會標籤的碰撞,藉此擺脫刻板印象帶來的限制。猶如馬斯洛所述,生理安全需要被滿足後,工人們邁向下一個族群需求,尊嚴。
#
做工的人
#
工人文化
#
刻板印象
8
怒怒心理師
2020/07/10
劇評▕ 《做工的人》- 有夢卻無影,刻板印象中的理解與再複製
做工的人,創造點閱也催化討論,讓不同的人得以投射理想與情感,不管白日夢多可笑,所帶來也不僅失序,更多是樂趣與意義,生活目標就在這樣的跌跌撞撞中載浮載沉。另外,開播後的討論象徵工人文化對社會標籤的碰撞,藉此擺脫刻板印象帶來的限制。猶如馬斯洛所述,生理安全需要被滿足後,工人們邁向下一個族群需求,尊嚴。
#
做工的人
#
工人文化
#
刻板印象
8
加入
Top 5
1
《未知的首爾》劇評:允許自己迷路,才能展開療傷
2
動畫|穿透時空的情感 ––《葬送的芙莉蓮》
3
劇評▕ 《后翼棄兵》- 沉溺於麻痺的刺人玫瑰,被巨大失落給填滿的空洞人生
4
2024年度電影精選與回顧:不容錯過的十部佳作
5
影評|假如生活是一種減法 ––《我的完美日常》
1
《未知的首爾》劇評:允許自己迷路,才能展開療傷
2
動畫|穿透時空的情感 ––《葬送的芙莉蓮》
3
劇評▕ 《后翼棄兵》- 沉溺於麻痺的刺人玫瑰,被巨大失落給填滿的空洞人生
4
2024年度電影精選與回顧:不容錯過的十部佳作
5
影評|假如生活是一種減法 ––《我的完美日常》
全部
本土浪潮
和風俳影
線上串流
動畫映像
好萊鎢
歐陸風情
韓情脈脈
Premium 專區
全部
本土浪潮
和風俳影
線上串流
動畫映像
好萊鎢
歐陸風情
韓情脈脈
Premium 專區
全部類型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
最新發佈
怒怒心理師
2025/04/01
《器子》影評:復仇是終點,但愛才能延續生命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
影評
#
器子
#
張孝全
35
怒怒心理師
2025/04/01
《器子》影評:復仇是終點,但愛才能延續生命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
影評
#
器子
#
張孝全
35
怒怒心理師
2024/08/19
《鬼才之道》影評:放過自己,就算不夠完美也可以
《鬼才之道》透過主角同學的故事,並綜合幽默的敘事調性,進一步探討了生死之間的掙扎與人生的不完美。電影真摯反映無數自我懷疑者的內心掙扎,從渴望被認可到無奈地陷入失敗的循環。最終,電影以獨特的視角揭示了人們在死亡與重生之間如何找到解脫,並展現如何接納不完美,然後找到生命的意義。
4/5
鬼才之道
#
鬼才之道
#
電影
#
影評
110
1
怒怒心理師
2024/08/19
《鬼才之道》影評:放過自己,就算不夠完美也可以
《鬼才之道》透過主角同學的故事,並綜合幽默的敘事調性,進一步探討了生死之間的掙扎與人生的不完美。電影真摯反映無數自我懷疑者的內心掙扎,從渴望被認可到無奈地陷入失敗的循環。最終,電影以獨特的視角揭示了人們在死亡與重生之間如何找到解脫,並展現如何接納不完美,然後找到生命的意義。
4/5
鬼才之道
#
鬼才之道
#
電影
#
影評
110
1
怒怒心理師
2024/07/19
《愛的噩夢》影評:在愛情中發芽的心魔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
愛的噩夢
#
控制
#
責任
91
怒怒心理師
2024/07/19
《愛的噩夢》影評:在愛情中發芽的心魔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
愛的噩夢
#
控制
#
責任
91
怒怒心理師
2020/12/24
※ 聖誕取暖電影片單 ※
我的老派聖誕節,當然是窩在沙發上,裹著溫暖的毯子,捧著一杯熱呼呼的可可,搭配各式溫馨的電影,來跟家人朋友渡過漫長的濕冷夜晚。以下分享五部,筆者認為非常應景的溫暖電影,有些結局很夢幻,有些則帶點遺憾,甚至有一些感慨,但共同的是,每一部都會讓人心頭暖暖。
#
聖誕節
#
聖誕電影
#
電影
35
13
怒怒心理師
2020/12/24
※ 聖誕取暖電影片單 ※
我的老派聖誕節,當然是窩在沙發上,裹著溫暖的毯子,捧著一杯熱呼呼的可可,搭配各式溫馨的電影,來跟家人朋友渡過漫長的濕冷夜晚。以下分享五部,筆者認為非常應景的溫暖電影,有些結局很夢幻,有些則帶點遺憾,甚至有一些感慨,但共同的是,每一部都會讓人心頭暖暖。
#
聖誕節
#
聖誕電影
#
電影
35
13
怒怒心理師
2020/12/16
影評▕ 《陽光普照》- 灑落肩頭的陽光,推著人躲入陰影
即使是耀眼的太陽,有一天也會崩塌殆盡,有人說阿豪留下的最後身影,象徵他被整面牆的陰影給吞沒,但我想,即使短短幾秒鐘,這也是他放下偽裝的時刻。因此,我想那不是吞噬,而是一種擁抱與和解,雖然一抱就天人永隔,變成無以名狀的墜落,碰一聲,碎裂的心,刺穿了命。外媒讚賞《陽光普照》為2020年最佳電影。
#
陽光普照
#
鍾孟宏
#
金馬獎
38
4
怒怒心理師
2020/12/16
影評▕ 《陽光普照》- 灑落肩頭的陽光,推著人躲入陰影
即使是耀眼的太陽,有一天也會崩塌殆盡,有人說阿豪留下的最後身影,象徵他被整面牆的陰影給吞沒,但我想,即使短短幾秒鐘,這也是他放下偽裝的時刻。因此,我想那不是吞噬,而是一種擁抱與和解,雖然一抱就天人永隔,變成無以名狀的墜落,碰一聲,碎裂的心,刺穿了命。外媒讚賞《陽光普照》為2020年最佳電影。
#
陽光普照
#
鍾孟宏
#
金馬獎
38
4
怒怒心理師
2020/11/30
影評▕ 《同學麥娜絲》- 人生如蠟,越嚼越無味
活著就好,甚至可以說,好好活著本身就彰顯了每一個人的意義,假若真的要從《同學麥娜絲》的渾沌不明中提煉出一個方向,我想,這就是那份不證自明的救命仙丹,或是說電影內涵的落棲之處。畢竟,生命就像鐘擺,即使想要駐留尋找意義,一來一往之間,我們還是會被時間推著向前。
#
同學麥娜絲
#
電影
#
黃信堯
63
6
怒怒心理師
2020/11/30
影評▕ 《同學麥娜絲》- 人生如蠟,越嚼越無味
活著就好,甚至可以說,好好活著本身就彰顯了每一個人的意義,假若真的要從《同學麥娜絲》的渾沌不明中提煉出一個方向,我想,這就是那份不證自明的救命仙丹,或是說電影內涵的落棲之處。畢竟,生命就像鐘擺,即使想要駐留尋找意義,一來一往之間,我們還是會被時間推著向前。
#
同學麥娜絲
#
電影
#
黃信堯
63
6
怒怒心理師
2020/11/25
影評▕ 《大佛普拉斯》- 包裹著喜劇糖衣的殘酷幽默
肚財(肚臍)就算是人出生前最重要的一部分,出生後,也不過是剪斷臍帶時造成的脫落傷疤,一個沒有用處與意義,只會堆積汙垢的歷史痕跡。以此來說,肚臍這個部位的發展,就像肚財一生的縮影,飽滿著希望出生,卻端著絕望墜落。喀擦一聲,醫生用剪刀剪掉了肚臍的功能,老天爺,則是剪掉了肚財生而為人的可能。
#
大佛普拉斯
#
同學麥娜絲
#
黃信堯
33
6
怒怒心理師
2020/11/25
影評▕ 《大佛普拉斯》- 包裹著喜劇糖衣的殘酷幽默
肚財(肚臍)就算是人出生前最重要的一部分,出生後,也不過是剪斷臍帶時造成的脫落傷疤,一個沒有用處與意義,只會堆積汙垢的歷史痕跡。以此來說,肚臍這個部位的發展,就像肚財一生的縮影,飽滿著希望出生,卻端著絕望墜落。喀擦一聲,醫生用剪刀剪掉了肚臍的功能,老天爺,則是剪掉了肚財生而為人的可能。
#
大佛普拉斯
#
同學麥娜絲
#
黃信堯
33
6
怒怒心理師
2020/11/18
影評▕ 《孤味》- 花開花謝,都是人生的醍醐味
《孤味》打開我們的味蕾,讓我們理解就算愛的專注因人而異,彼此不一定能夠互相理解,但對愛的執著還是人類存於世間的普遍性本能。甚至,《孤味》也以此為出發,優雅地將執著佐搭臺灣女性來細膩入味,進而滿盛出堅毅的饗宴,為此,讓電影本身不只是茶餘飯後的消遣,更是激發情感味蕾的深潛。
#
孤味
#
陳淑芳
#
謝盈萱
28
2
怒怒心理師
2020/11/18
影評▕ 《孤味》- 花開花謝,都是人生的醍醐味
《孤味》打開我們的味蕾,讓我們理解就算愛的專注因人而異,彼此不一定能夠互相理解,但對愛的執著還是人類存於世間的普遍性本能。甚至,《孤味》也以此為出發,優雅地將執著佐搭臺灣女性來細膩入味,進而滿盛出堅毅的饗宴,為此,讓電影本身不只是茶餘飯後的消遣,更是激發情感味蕾的深潛。
#
孤味
#
陳淑芳
#
謝盈萱
28
2
怒怒心理師
2020/11/09
漫畫▕ 《守娘》上 - 女性價值繫綁於肚皮的群像史貌,無法守得的雲開見明月
你是否曾想過,為何鄉間流傳的鬼怪軼事都以女性形象來刻畫?本書以漫畫綜合臺灣本土傳聞軼事,府城三大奇案,陳守娘、林投姐與呂祖廟,再搭配清朝女子潔娘的視角,穿梭百年回到那保守且殘酷的時代,一探女性被文化洪流所埋藏的誨暗搖曳史。畢竟,華人社會的茁壯,到底背負了多少被溺死的女嬰,我們無從得知,只能沉然靜默。
#
守娘
#
小峱峱
#
CCC編輯部
29
2
怒怒心理師
2020/11/09
漫畫▕ 《守娘》上 - 女性價值繫綁於肚皮的群像史貌,無法守得的雲開見明月
你是否曾想過,為何鄉間流傳的鬼怪軼事都以女性形象來刻畫?本書以漫畫綜合臺灣本土傳聞軼事,府城三大奇案,陳守娘、林投姐與呂祖廟,再搭配清朝女子潔娘的視角,穿梭百年回到那保守且殘酷的時代,一探女性被文化洪流所埋藏的誨暗搖曳史。畢竟,華人社會的茁壯,到底背負了多少被溺死的女嬰,我們無從得知,只能沉然靜默。
#
守娘
#
小峱峱
#
CCC編輯部
29
2
怒怒心理師
2020/11/02
影評▕ 《親愛的房客》- 迷航的人在夢裏歸港,思念的雨在心裡滾燙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
親愛的房客
#
電影
#
金馬入圍
16
怒怒心理師
2020/11/02
影評▕ 《親愛的房客》- 迷航的人在夢裏歸港,思念的雨在心裡滾燙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
親愛的房客
#
電影
#
金馬入圍
16
怒怒心理師
2020/10/20
影評▕ 《無聲》- 說好的伊甸園,怎麼變成滋養惡意的新樂園?
貝貝的聲不由己,在於身不由己,社會所搭建出的悲劇戲碼,最為難解之處在於,痛苦之地正好又是歸屬之地。自此,貝貝看清所有希望都潛藏失望,面對生存難題,她只好選擇獨自吞下所有苦悶去逆來順受,即使那讓自己的心殘破,卻也讓自己有了一間安放歸屬的家屋,為此能夠走出灰暗的小房間,不用再次被關入名為保護的牢籠裡。
#
無聲
#
心理人看電影
#
電影評論
30
怒怒心理師
2020/10/20
影評▕ 《無聲》- 說好的伊甸園,怎麼變成滋養惡意的新樂園?
貝貝的聲不由己,在於身不由己,社會所搭建出的悲劇戲碼,最為難解之處在於,痛苦之地正好又是歸屬之地。自此,貝貝看清所有希望都潛藏失望,面對生存難題,她只好選擇獨自吞下所有苦悶去逆來順受,即使那讓自己的心殘破,卻也讓自己有了一間安放歸屬的家屋,為此能夠走出灰暗的小房間,不用再次被關入名為保護的牢籠裡。
#
無聲
#
心理人看電影
#
電影評論
30
怒怒心理師
2020/10/12
影評▕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無處安放的心,只得浸泡在眼底的湖泊中
異鄉人情境,最常出現在同志群體上的心靈烙印,只因自己的愛,過於特別且少數,不被社會所包容與看見,自此,同志被隔絕成一座又一座的孤島,無人能探訪,也無人能駐守,只能在汪洋中被淚水與寂寞淹沒,一顆又一顆被浸濕的心,就這樣掛在黑幕中,不上且不下,不被允許存在,卻又無法消失,只能在太陽沉落後,偷偷喘息。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電影評論
#
同性戀電影
18
怒怒心理師
2020/10/12
影評▕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無處安放的心,只得浸泡在眼底的湖泊中
異鄉人情境,最常出現在同志群體上的心靈烙印,只因自己的愛,過於特別且少數,不被社會所包容與看見,自此,同志被隔絕成一座又一座的孤島,無人能探訪,也無人能駐守,只能在汪洋中被淚水與寂寞淹沒,一顆又一顆被浸濕的心,就這樣掛在黑幕中,不上且不下,不被允許存在,卻又無法消失,只能在太陽沉落後,偷偷喘息。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電影評論
#
同性戀電影
18
怒怒心理師
2020/10/06
影評▕ 《消失的情人節》- 埋藏在失物中的鑰匙,靜默等待招領的心
男孩掉了勇氣,女孩掉了耐性,兩人都有各自習慣的節奏,就像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男女主角為了保護自己,以習慣搭建安全堡壘,鮮少冒險去改變,卻不知道安全感與習慣,在尋覓愛情時,可能埋葬了幸福鑰匙,爾後,掉落的心,雖沒有墜落,卻只能懸在空中等著,期待一個胸膛來降落,以撿拾遺失掉落的愛情。
#
消失的情人節
#
華納兄弟
#
台灣電影
10
怒怒心理師
2020/10/06
影評▕ 《消失的情人節》- 埋藏在失物中的鑰匙,靜默等待招領的心
男孩掉了勇氣,女孩掉了耐性,兩人都有各自習慣的節奏,就像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男女主角為了保護自己,以習慣搭建安全堡壘,鮮少冒險去改變,卻不知道安全感與習慣,在尋覓愛情時,可能埋葬了幸福鑰匙,爾後,掉落的心,雖沒有墜落,卻只能懸在空中等著,期待一個胸膛來降落,以撿拾遺失掉落的愛情。
#
消失的情人節
#
華納兄弟
#
台灣電影
10
怒怒心理師
2020/07/10
劇評▕ 《做工的人》- 有夢卻無影,刻板印象中的理解與再複製
做工的人,創造點閱也催化討論,讓不同的人得以投射理想與情感,不管白日夢多可笑,所帶來也不僅失序,更多是樂趣與意義,生活目標就在這樣的跌跌撞撞中載浮載沉。另外,開播後的討論象徵工人文化對社會標籤的碰撞,藉此擺脫刻板印象帶來的限制。猶如馬斯洛所述,生理安全需要被滿足後,工人們邁向下一個族群需求,尊嚴。
#
做工的人
#
工人文化
#
刻板印象
8
怒怒心理師
2020/07/10
劇評▕ 《做工的人》- 有夢卻無影,刻板印象中的理解與再複製
做工的人,創造點閱也催化討論,讓不同的人得以投射理想與情感,不管白日夢多可笑,所帶來也不僅失序,更多是樂趣與意義,生活目標就在這樣的跌跌撞撞中載浮載沉。另外,開播後的討論象徵工人文化對社會標籤的碰撞,藉此擺脫刻板印象帶來的限制。猶如馬斯洛所述,生理安全需要被滿足後,工人們邁向下一個族群需求,尊嚴。
#
做工的人
#
工人文化
#
刻板印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