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影評▕ 《大佛普拉斯》- 包裹著喜劇糖衣的殘酷幽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有雷警示,雖非劇情的直述或訴說,為了討論相關議題仍有所取捨,介意請斟酌閱讀

座落於懸崖的廢墟屋舍與他者


《同學麥娜絲》維持黃信堯導演的黑色幽默風格,雖然沒有機會一舉拿下最佳劇情長片與最佳導演,但仍不減其黑色魅力,票房節節高升。然而,這也不是堯氏幽默第一次嶄露頭角,早在前作《大佛普拉斯》就曾經跟《血觀音》殺得煙硝四起,甚至睽違19年再次代表臺灣入選紐約的「新導演/新電影影展」。
所以,對比於具有聲光效果的好萊塢電影,這部灰暗的黑白草根片,到底有何魅力?
最為關鍵的一項,即是廣泛被影展評審、影劇從業人員、影評人或媒體所推崇的大量隱喻符號,比如影中名字的設定,就直白地點出社會體制中所埋藏的區隔性與位階。誠如《同學麥娜絲》以四個小人物來展開,《大佛普拉斯》也有類似的設定,包含肚財、菜脯、土豆還有釋迦,這四個人,除了肚財之外,全部都是食物,沒有具體的名與姓,而這就是在隱喻,這群人就是那些存在於社會日常中,卻可有可無,或是說無足輕重的背景小人物。
更有趣的一點,肚財(肚臍台語),雖然依然沒名沒姓,卻是四人當中唯一不是食物的他者,而是人的一部分,這某種程度上,也是在隱喻,相較其他三人的逆來順受,肚財心中還是具有一絲火苗,想要反抗社會中的不公不義,或是說想要爭取成為一個人的權利。為此,我們會發現四人當中,肚財就是那個領頭羊,膽敢或是說還願意在四下無人時去幹譙大人物的小人物。
甚者,從吃食物的人,還有被吃的食物之觀點來看,肚財就是四人中握有權力頂點的角色,就此,電影巧妙地以名字精準描繪出四人關係中鮮明的從屬位階。
再來,回到肚財所隱喻的人性火苗來說,透過對照,我們可以發現臍帶就是母親提供養份給胎兒,讓其形塑出人形的神聖通道,而肚臍則是在懷胎十月期間維護胎兒生存的重要支柱,就此,肚臍在化身成人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中所蘊含的生命積極性不言而喻。以此來說,《大佛普拉斯》之所以綜合肚臍的台語諧音來指稱肚財,就不會是想要反諷他愛財。當然,也不只想要藉此反襯一貧如洗的落差以營造諷刺或笑點,肚財,這個名字,其真正所想要帶出的是四人幫中已奄奄一息的積極人性面。
可惜,肚財(肚臍)就算是人出生前最重要的一部分,出生後,也不過是剪斷臍帶時所造成的脫落傷疤,一個沒有用處,沒有意義,只會堆積汙垢的歷史痕跡
以此來說,肚臍這個人體部位的發展,完整地契合了肚財的一生,就像其人生縮影,飽滿著希望出生,卻端著絕望墜落。喀擦一聲,醫生,剪掉了肚臍的功能,老天爺,則是剪掉了肚財生而為人的可能。
活的時候,沒人理解,死的時候,也沒人在乎。
誠如《可可夜總會》所帶出的省思,人,最怕的不是死去,而是不被記得,《大佛普拉斯》所講述的同樣是被人記得。不過,這個記得又不只是單純的記憶而已,其指得是一種被人看見的尊重。雖然,相較於肚財其他三人活得更加隨意與順服,但那不代表他們沒有欲求,沒有嚮往,只是不敢去想,比如撿拾色情雜誌來看那幕,就點出人再怎麼窮,性慾仍然埋藏於日常中。
然而,即使埋藏了再多的慾望與嚮往,如導演所述,假若連下一餐都得要載浮載沉,人是沒有寬裕去思考如何享受本能之外的生活品質。由此可知,經濟上的限制,催生出社會性的排除與代謝,甚至成為體制挑出不良之品的絕佳手段,以穩固遊戲規則能夠繼續圍繞著人生勝利組來運作。
以此來說,這些小人物,雖然活著,卻不是做為人來活著,如前所述,就是人性社會中的配菜與他者,有很好,沒有也罷,反正就是一群玩不過成功人士的遊戲輸家,一群非我同族的異類之種。就此,相似《無聲》所點出的,雖然小人物可以發出聲音,但是不會有人去聽、去理解或去重視,為此,就算聲音再大也沒用,因其都被隔絕成一種無意義的噪音,彼時此刻,小人物從活人變成被動的他者,食物,更被「誤解」成一種任人宰割卻無怨無求的存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472 字、6 則留言,僅發佈於影劇相談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9K會員
133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孤味》打開我們的味蕾,讓我們理解就算愛的專注因人而異,彼此不一定能夠互相理解,但對愛的執著還是人類存於世間的普遍性本能。甚至,《孤味》也以此為出發,優雅地將執著佐搭臺灣女性來細膩入味,進而滿盛出堅毅的饗宴,為此,讓電影本身不只是茶餘飯後的消遣,更是激發情感味蕾的深潛。
你是否曾想過,為何鄉間流傳的鬼怪軼事都以女性形象來刻畫?本書以漫畫綜合臺灣本土傳聞軼事,府城三大奇案,陳守娘、林投姐與呂祖廟,再搭配清朝女子潔娘的視角,穿梭百年回到那保守且殘酷的時代,一探女性被文化洪流所埋藏的誨暗搖曳史。畢竟,華人社會的茁壯,到底背負了多少被溺死的女嬰,我們無從得知,只能沉然靜默。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貝貝的聲不由己,在於身不由己,社會所搭建出的悲劇戲碼,最為難解之處在於,痛苦之地正好又是歸屬之地。自此,貝貝看清所有希望都潛藏失望,面對生存難題,她只好選擇獨自吞下所有苦悶去逆來順受,即使那讓自己的心殘破,卻也讓自己有了一間安放歸屬的家屋,為此能夠走出灰暗的小房間,不用再次被關入名為保護的牢籠裡。
異鄉人情境,最常出現在同志群體上的心靈烙印,只因自己的愛,過於特別且少數,不被社會所包容與看見,自此,同志被隔絕成一座又一座的孤島,無人能探訪,也無人能駐守,只能在汪洋中被淚水與寂寞淹沒,一顆又一顆被浸濕的心,就這樣掛在黑幕中,不上且不下,不被允許存在,卻又無法消失,只能在太陽沉落後,偷偷喘息。
男孩掉了勇氣,女孩掉了耐性,兩人都有各自習慣的節奏,就像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男女主角為了保護自己,以習慣搭建安全堡壘,鮮少冒險去改變,卻不知道安全感與習慣,在尋覓愛情時,可能埋葬了幸福鑰匙,爾後,掉落的心,雖沒有墜落,卻只能懸在空中等著,期待一個胸膛來降落,以撿拾遺失掉落的愛情。
《孤味》打開我們的味蕾,讓我們理解就算愛的專注因人而異,彼此不一定能夠互相理解,但對愛的執著還是人類存於世間的普遍性本能。甚至,《孤味》也以此為出發,優雅地將執著佐搭臺灣女性來細膩入味,進而滿盛出堅毅的饗宴,為此,讓電影本身不只是茶餘飯後的消遣,更是激發情感味蕾的深潛。
你是否曾想過,為何鄉間流傳的鬼怪軼事都以女性形象來刻畫?本書以漫畫綜合臺灣本土傳聞軼事,府城三大奇案,陳守娘、林投姐與呂祖廟,再搭配清朝女子潔娘的視角,穿梭百年回到那保守且殘酷的時代,一探女性被文化洪流所埋藏的誨暗搖曳史。畢竟,華人社會的茁壯,到底背負了多少被溺死的女嬰,我們無從得知,只能沉然靜默。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貝貝的聲不由己,在於身不由己,社會所搭建出的悲劇戲碼,最為難解之處在於,痛苦之地正好又是歸屬之地。自此,貝貝看清所有希望都潛藏失望,面對生存難題,她只好選擇獨自吞下所有苦悶去逆來順受,即使那讓自己的心殘破,卻也讓自己有了一間安放歸屬的家屋,為此能夠走出灰暗的小房間,不用再次被關入名為保護的牢籠裡。
異鄉人情境,最常出現在同志群體上的心靈烙印,只因自己的愛,過於特別且少數,不被社會所包容與看見,自此,同志被隔絕成一座又一座的孤島,無人能探訪,也無人能駐守,只能在汪洋中被淚水與寂寞淹沒,一顆又一顆被浸濕的心,就這樣掛在黑幕中,不上且不下,不被允許存在,卻又無法消失,只能在太陽沉落後,偷偷喘息。
男孩掉了勇氣,女孩掉了耐性,兩人都有各自習慣的節奏,就像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男女主角為了保護自己,以習慣搭建安全堡壘,鮮少冒險去改變,卻不知道安全感與習慣,在尋覓愛情時,可能埋葬了幸福鑰匙,爾後,掉落的心,雖沒有墜落,卻只能懸在空中等著,期待一個胸膛來降落,以撿拾遺失掉落的愛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佛肚樹,挺著肥碩的肚子,似乎沒什麼煩惱,從來都無需過多的茂密思考。 遠遠看著,像個醬油瓶裡,插著一把草,我暗自偷笑! 我望著你的壯碩身軀,妊娠紋佈滿枝幹,你還能裝得進凡塵俗世的苦水嗎? 我躲在你的陰影下,靜靜地告解,你卻總是仰望天際,呵呵地微笑! 你真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世間可笑之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肉體很好用,尤其是大腦。 雖然與靈魂相比較時,所帶來的種種困擾,可以讓自己待在「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卻能「Keep in skin」的疊加態裡,讓能量湧現。 但是若用對祂的虔誠,來信賴著這個臭皮囊時,就能發現人的無窮潛力,不僅在於精神。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從一名懷有身孕卻跳河自殺的女子而始。她的屍體被熱愛科學實驗,特別是人體解剖的瘋狂科學家撿起,並擅自對垂死的她做改造實驗。他將女子懷中的胎兒取出,並將其的大腦移植至她身上,再透過高壓電的刺激,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生命體 — 貝拉。
辣辣一眾人吃飽飯在樹下乘涼,辣辣先說話了:爸爸的內在聲音其實就是愛,但世界往往是以鬥爭的形式成就自己。愛拼才會贏,爸爸不想拼,因為爸爸知道將來見阿彌陀佛什麼都有,但內在聲音要爸爸做猴子和魔慈眾生玩。只是爸爸根本沒有這種心思,所以沒什麼好玩的,我也聽得懂聲音。 甜甜喝了一口礦淺水,他才說:對於人的劣
Thumbnail
《三流之路》裡頭,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情節,只有你我熟悉的日常:面試屢屢受挫、面對愛情的受傷、理想與現實的掙扎、被金錢困擾地喘不過氣……活在如此現實的殘酷現狀之中,如果「驚奇四傻瓜」沒有彼此的陪伴,相信他們沒辦法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而這也是讓我如此深愛這部劇的理由——堅韌生命力的展現。
波仔的原生,就是無一不是罪惡,無一不是更好的學習機會,無一不是修行,無一不是鬥雞的世界。小和寫下次生活法:次生世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有夢想的慈悲,我們的內在就有一個小孩,因此可以演化孩子王心法。如果有人將這個內在小孩殺了,此人所演化的不是夢想的慈悲,而是鬥雞的精神。 小柔的次生,就是無一不是檢討,
Thumbnail
「一個新的自我,必須建築在她舊時生命的灰燼之上。」   最終,這是一部講述老父親辛苦養育女兒長大,眼看著她闖蕩世界,並把她交給一個讓他放心的男人。   (以上是玩笑話。)   故事一開場,一名絕望的懷胎女人從橋上墜河,一名技藝精湛的外科醫生戈德(God)將她救了回來,代價是用她腹中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書籍的電影,講述了一位身懷六甲的年輕女子因意外死亡後,腹中胎兒貝拉被一位古怪的外科醫生復活。這部電影涉及到性探索、社會價值觀、性別二元歸類以及羞恥等人性議題。通過主角貝拉的生命冒險,探索了人類社會的隱藏問題。
Thumbnail
這是一部普渡眾人苦樂的電影,樂的是,即便生活如此刻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們笑中帶淚、苦中作樂的生活,苦的是,再怎麼苦中作樂、假裝,也無法脫離階級權力的無奈。 人的社會因為越來越複雜而有了不同的階級與身分,在議員面前,是彬彬有禮的留美藝術家;在員工面前,則是三句不離問候對方老母的老闆。在回
Thumbnail
當我在欣賞《大佛普拉斯》這部電影時,我會引用三島由紀夫形容他閱讀太宰治作品的感受:一種「生理性的抵抗」。當我看見了社會的黑暗、人性的墮落,以及小人物的無奈與困難,然而戲外的我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持續做一個旁觀者,眼睜睜地看著這部悲劇上演,任由自己的意志無限下沉。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佛肚樹,挺著肥碩的肚子,似乎沒什麼煩惱,從來都無需過多的茂密思考。 遠遠看著,像個醬油瓶裡,插著一把草,我暗自偷笑! 我望著你的壯碩身軀,妊娠紋佈滿枝幹,你還能裝得進凡塵俗世的苦水嗎? 我躲在你的陰影下,靜靜地告解,你卻總是仰望天際,呵呵地微笑! 你真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世間可笑之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肉體很好用,尤其是大腦。 雖然與靈魂相比較時,所帶來的種種困擾,可以讓自己待在「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卻能「Keep in skin」的疊加態裡,讓能量湧現。 但是若用對祂的虔誠,來信賴著這個臭皮囊時,就能發現人的無窮潛力,不僅在於精神。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從一名懷有身孕卻跳河自殺的女子而始。她的屍體被熱愛科學實驗,特別是人體解剖的瘋狂科學家撿起,並擅自對垂死的她做改造實驗。他將女子懷中的胎兒取出,並將其的大腦移植至她身上,再透過高壓電的刺激,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生命體 — 貝拉。
辣辣一眾人吃飽飯在樹下乘涼,辣辣先說話了:爸爸的內在聲音其實就是愛,但世界往往是以鬥爭的形式成就自己。愛拼才會贏,爸爸不想拼,因為爸爸知道將來見阿彌陀佛什麼都有,但內在聲音要爸爸做猴子和魔慈眾生玩。只是爸爸根本沒有這種心思,所以沒什麼好玩的,我也聽得懂聲音。 甜甜喝了一口礦淺水,他才說:對於人的劣
Thumbnail
《三流之路》裡頭,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情節,只有你我熟悉的日常:面試屢屢受挫、面對愛情的受傷、理想與現實的掙扎、被金錢困擾地喘不過氣……活在如此現實的殘酷現狀之中,如果「驚奇四傻瓜」沒有彼此的陪伴,相信他們沒辦法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而這也是讓我如此深愛這部劇的理由——堅韌生命力的展現。
波仔的原生,就是無一不是罪惡,無一不是更好的學習機會,無一不是修行,無一不是鬥雞的世界。小和寫下次生活法:次生世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有夢想的慈悲,我們的內在就有一個小孩,因此可以演化孩子王心法。如果有人將這個內在小孩殺了,此人所演化的不是夢想的慈悲,而是鬥雞的精神。 小柔的次生,就是無一不是檢討,
Thumbnail
「一個新的自我,必須建築在她舊時生命的灰燼之上。」   最終,這是一部講述老父親辛苦養育女兒長大,眼看著她闖蕩世界,並把她交給一個讓他放心的男人。   (以上是玩笑話。)   故事一開場,一名絕望的懷胎女人從橋上墜河,一名技藝精湛的外科醫生戈德(God)將她救了回來,代價是用她腹中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書籍的電影,講述了一位身懷六甲的年輕女子因意外死亡後,腹中胎兒貝拉被一位古怪的外科醫生復活。這部電影涉及到性探索、社會價值觀、性別二元歸類以及羞恥等人性議題。通過主角貝拉的生命冒險,探索了人類社會的隱藏問題。
Thumbnail
這是一部普渡眾人苦樂的電影,樂的是,即便生活如此刻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們笑中帶淚、苦中作樂的生活,苦的是,再怎麼苦中作樂、假裝,也無法脫離階級權力的無奈。 人的社會因為越來越複雜而有了不同的階級與身分,在議員面前,是彬彬有禮的留美藝術家;在員工面前,則是三句不離問候對方老母的老闆。在回
Thumbnail
當我在欣賞《大佛普拉斯》這部電影時,我會引用三島由紀夫形容他閱讀太宰治作品的感受:一種「生理性的抵抗」。當我看見了社會的黑暗、人性的墮落,以及小人物的無奈與困難,然而戲外的我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持續做一個旁觀者,眼睜睜地看著這部悲劇上演,任由自己的意志無限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