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腦內革命--陶亞倫的「腦內劇場」展演

Kang-Ywe Lyau-avatar-img
發佈於藝術生活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新媒體藝術強調互動、體驗、打破框架、解構主流藝術的角色與創作定位,強調新技術的介入與反省以彰顯時代精神,已經是當代藝術圈耳熟能詳的宗旨。但是近年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是對技術的崇拜,對觀眾掌聲/資金的耽溺,對主流議題的逢迎。結果獨特嶄新的新媒體美學還在打造的今天,新媒體藝術作品或被原本的其他媒材與形式的藝術收編,更多則變為提供感官刺激的娛樂。前輩大師提倡實踐對創作、參與、欣賞/互動、論述的解放、多元,在現在的新媒體藝術裡如鳳毛麟角。連新媒體最自豪的生猛衝撞戰鬥力,也了不可得。

raw-image


我在陶亞倫的「腦內劇場」,卻能感受到久違的生機與趣味。


「腦內劇場」在2024年歐洲科技之都展會期間應邀發表後,這次在華山文創烏梅劇場是國內首演。而這個版本,業經陶亞倫大幅刪改,迥異於前此的歐洲版。展演的型式,一方面有體驗者戴上VR 眼鏡觀看動畫影片,動畫影像會投影在銀幕;一個銀幕則顯示全景鳥瞰體驗者與所觀畫面;還有一個銀幕,既能顯示連線的體驗者現場腦波變化造成的所觀部份影像形色變化,又能顯示動畫裡的妖獸動作是感應真實世界裡一個兒童的動作。場邊觀眾可以觀賞三個投影銀幕與體驗者,也可以親自欣賞VR 動畫。這個兩層觀看/被觀看/互動的設計,頗具巧思。


我與藝術家討論VR 影音時,發現我的心得與他的構想大相逕庭。他有強烈的譏諷意圖,我卻聯想到密教的明點、壇城、生圓次第。對這樣子的多元陳說,我反而特別興奮。長久以來,充斥台灣的VR/AR作品,絕大多數是創作者單一角度的敘事以及視野、情節設計。說實話,比起電竸、遊戲還要更霸道主觀。我就跟陶亞倫說:這件作品容或視覺的精緻度與影音臨場震撼不如他的一些前作飽滿,但我反而喜歡這樣的開放性。我也認為:這件作品的延展性、可變性很有潛力。也就是說:這件作品還在活著,像他的錄像裡現實世界那個蹦蹦跳跳的小怪獸,並不如VR 影像的大妖獸吞噬一切後煙消雲散了。

raw-image


陶亞倫認為與其糾結於建立新媒體藝術的主體美學,不如重新思索諸如20世紀初的極限主義、構成主義、包浩斯等等解放運動的理想。我是不太贊同這隱涵新媒體思想必然的附庸地位,但話說回來,藝術史的演進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再在彰顯的,不就是「再現」傳統與洞穴理論的貧乏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藝術家的追求體會如是,不具藝術家頭銜的吾等,難道不也能「一一身,一一口,各出一切眾生數等言音」,平等平等,隨類而解藝術的無上奧義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ng-Ywe Lyau的沙龍
24會員
136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Kang-Ywe Lya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本展掌握這種節奏與和聲的變化,使觀者可以在聲音藝術的體驗旅程中悠然聆賞策展人的調性,也容許觀者的感官與思維在適度的空間裡伸張譜寫自己的共鳴。
Thumbnail
2025/04/12
本展掌握這種節奏與和聲的變化,使觀者可以在聲音藝術的體驗旅程中悠然聆賞策展人的調性,也容許觀者的感官與思維在適度的空間裡伸張譜寫自己的共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和電影語彙,發掘圖像創作過程背後的複雜生產機制。參與過亞太、愛知三年展與各大國際雙年展;也曾在森美術館、尊彩藝術中心、北師美術館、鳳甲美術館等舉行個展。身兼策展人的展覽包括亞洲藝術雙年展(2019)、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2018)等。
Thumbnail
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和電影語彙,發掘圖像創作過程背後的複雜生產機制。參與過亞太、愛知三年展與各大國際雙年展;也曾在森美術館、尊彩藝術中心、北師美術館、鳳甲美術館等舉行個展。身兼策展人的展覽包括亞洲藝術雙年展(2019)、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2018)等。
Thumbnail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當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開展多元議題反思,觀者該如何理解? 不得不說,藝術家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某些作品令人感到詭異、毛骨悚然,有種超現實感。 再加上還有18禁作品,與其說是攝影展,反倒像是行為藝術展。 滿滿迷濛詭異氣息的展覽……
Thumbnail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當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開展多元議題反思,觀者該如何理解? 不得不說,藝術家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某些作品令人感到詭異、毛骨悚然,有種超現實感。 再加上還有18禁作品,與其說是攝影展,反倒像是行為藝術展。 滿滿迷濛詭異氣息的展覽……
Thumbnail
繼2023年以「未來到劇場」為主軸探討科技、疾病與超人類主義之後,2024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以「換『劇』話說」為策展主題,透過四檔當代跨界節目展現劇場無窮的魔幻手法,經由衝擊觀眾視覺和激發想像來拋問性別、環境與生命本質的重要性,進一步映照現實也預警人類的未來!
Thumbnail
繼2023年以「未來到劇場」為主軸探討科技、疾病與超人類主義之後,2024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以「換『劇』話說」為策展主題,透過四檔當代跨界節目展現劇場無窮的魔幻手法,經由衝擊觀眾視覺和激發想像來拋問性別、環境與生命本質的重要性,進一步映照現實也預警人類的未來!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關於往後的規劃跟一些介紹,都歡迎來打招呼,不用很嚴肅。
Thumbnail
關於往後的規劃跟一些介紹,都歡迎來打招呼,不用很嚴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