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繪本小指南】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書,還是爸媽挑適齡的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又到了每個月例行去書店挑繪本的日子,這次到了「花栗鼠繪本館」


店員很親切

一進門後在基本的體溫量測丶酒精消毒後

會邀請孩子一同來看書

低下身子,和孩子在同樣的高度

開始朗讀繪本,吸引孩子注意


但有些孩子對於新環境丶新事物需要較多時間熟悉

屬於趨避性偏僻的類型(未來可以再談談如何引導這類氣質小寶貝們的社交互動)

這也沒關係,爸爸媽媽陪同在身邊,一樣能進入繪本世界

我在一邊選書的過程中,聽到一個媽媽跟店員尋問有沒有火車的書?🚅

因為孩子幾天前一起去搭了普悠碼,所以瘋狂的愛上了(挑生活經驗相關的繪本也是很好的選書方式)

店員找到了兩本

媽媽拿到孩子面前,讓他翻翻看看

看到第一本書,孩子說:這是普悠瑪!🚅

孩子眼睛定定地盯著書中的畫面,興奮不已的心情猶如再次搭著普悠碼,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踏青的美好時光

媽媽好開心,立刻把那個喜悅分享給爸爸

她說:你有沒有聽到?孩子自己說那是普悠瑪耶!

其實當下我也蠻期待爸媽可以直接回應孩子:對!是我們一起搭的普悠碼耶!你看起來好喜歡(眼睛睜大,露出非常興奮的表情)

因為注意到孩子興奮的情緒,所以也回應孩子的情緒!

這可以延伸討論到我們的情感教育:其實華人父母比較內練些,對於情感的表達比較少(這部分未來可以再深入談論)

我自己回想童年的經驗也是如此,雖然已逝的童年不可追,但現在也開始學習更觀注和父母之間,直接的情感互動,比如一聲:爸丶媽!謝謝你,我愛你!

回到在書店的場景

這時媽媽也遞上另一本書讓孩子看看

但這次孩子就沒有太大的反應

不過媽媽蠻喜歡這本,跟爸爸說:這本比較適合孩子的年紀,另外一本似乎太難

那到底要選擇孩子喜歡的?還是爸媽認為適齡的呢?

這時爸媽安靜了下來,我想是在腦中開始天人交戰,像日本節目「料理東西軍」那樣:今天,你要選哪一本?


後來,挑了孩子喜歡的那本

其實,我很開心是這個決定


參考心理學家Vygosky之ZPD理論

為什麼我覺得很高興?

這邊可以用教學心理學領域裡,和鼎鼎有名的皮亞傑(Piaget)同一年生的俄羅斯心理學家維高斯基(Vygosky)之理論來解釋

其中一個理論是近側發展區(ZPD,zone of proximal)

可以理解成:對孩子而言不會太過簡單,又不會太難的能力區域

其實是在孩子能力範圍,但尚未穏定發展出來,尚未精熟的能力

只需要外力介入丶支持,在好的社會互動品質中提供鷹架(scaffolding),即能協助孩子發展出穏定的能力

這部分正是教師丶父母可以著力的區域,提供一些提示策略,支持孩子從無法獨立完成到可以自己獨立完成

raw-image


有了ZPD的概念,可以發現難或不難不是核心問題

不過如果手中拿的這本書也難倒大人

那聽我的勸:放下吧!下一本會更好

重要的是父母怎樣在互動中,提供孩子突破自己的策略性支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ong-Min Lin-avatar-img
2020/09/27
我也要多聆聽自己ZPD的訊息🥺
Lîm Uí-thî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9/29
有時候跟著很強的同儕或前輩一起學習時,就會感覺一直在突破了,沒問題的💪
avatar-img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41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2021/03/13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Thumbnail
2021/03/13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Thumbnail
2021/02/13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Thumbnail
2021/02/13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Thumbnail
2020/12/26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2020/12/26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參加了吳孟真諮商心理師的講座,分享參加過程的紀錄。 當時正與家人有些摩擦,聽到這場講座時有些感觸, 父母那個年代,是權威管教方式下長大的, 他們在與孩子互動時,有時提供的多是物質上的照顧, 而較少心理上的理解,而我們也就這樣漸漸長大, 心裡面對父母可能還是有某種父慈母愛的期待, 但殊不知,那是我們對
Thumbnail
參加了吳孟真諮商心理師的講座,分享參加過程的紀錄。 當時正與家人有些摩擦,聽到這場講座時有些感觸, 父母那個年代,是權威管教方式下長大的, 他們在與孩子互動時,有時提供的多是物質上的照顧, 而較少心理上的理解,而我們也就這樣漸漸長大, 心裡面對父母可能還是有某種父慈母愛的期待, 但殊不知,那是我們對
Thumbnail
沒有人知道哪一天、哪一刻或是要到哪一年,那個選擇會或大或小的產生什麼影響。大人在網路憑書介買書、甚至在書店翻閱過再買,都可能會踩到雷了,做選擇就是一個嘗試的過程,作為書店勞綁,會好奇選擇背後的原因,絕不會去評論任何人的選擇,對方是個孩子也一樣。
Thumbnail
沒有人知道哪一天、哪一刻或是要到哪一年,那個選擇會或大或小的產生什麼影響。大人在網路憑書介買書、甚至在書店翻閱過再買,都可能會踩到雷了,做選擇就是一個嘗試的過程,作為書店勞綁,會好奇選擇背後的原因,絕不會去評論任何人的選擇,對方是個孩子也一樣。
Thumbnail
閱讀其實是一種對話,要讓孩子們愛上閱讀、進而愛上寫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重新和孩子們建立對話。不只是實際上的對話,而是心靈層次的對話,進一步去了解到他們內心的想法,投其所好才能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而不是壓力。 像兒子不愛看書,愛聽故事,就用聽Podcast的方式閱讀。我甚至還買了寶可夢圖鑑,想
Thumbnail
閱讀其實是一種對話,要讓孩子們愛上閱讀、進而愛上寫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重新和孩子們建立對話。不只是實際上的對話,而是心靈層次的對話,進一步去了解到他們內心的想法,投其所好才能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而不是壓力。 像兒子不愛看書,愛聽故事,就用聽Podcast的方式閱讀。我甚至還買了寶可夢圖鑑,想
Thumbnail
兒子約兩、三歲的時候,我很沉迷手遊,雖然明知沉迷是不對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直到我的兒子好奇的坐過來我身邊,望著我打機。 我首先是希望能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開始閱讀一些自我增值的書藉,我記得我第一本讀的是《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工作?》了解了習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兒子約兩、三歲的時候,我很沉迷手遊,雖然明知沉迷是不對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直到我的兒子好奇的坐過來我身邊,望著我打機。 我首先是希望能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開始閱讀一些自我增值的書藉,我記得我第一本讀的是《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工作?》了解了習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很喜歡作者序中舉了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說的一段話:「沒有孩子-只有人;但是他們的認知和我們不同,經驗和我們不同,衝動和我們不同,情感和我們不同。我們要記得,我們不了解他們。」
Thumbnail
很喜歡作者序中舉了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說的一段話:「沒有孩子-只有人;但是他們的認知和我們不同,經驗和我們不同,衝動和我們不同,情感和我們不同。我們要記得,我們不了解他們。」
Thumbnail
「緩慢的文字帶來片刻的專注與寧靜,就如同吸收珍貴的養分一樣--慢慢地說、慢慢地想、慢慢地去釐清。」--黃淑貞(小兔子書坊)
Thumbnail
「緩慢的文字帶來片刻的專注與寧靜,就如同吸收珍貴的養分一樣--慢慢地說、慢慢地想、慢慢地去釐清。」--黃淑貞(小兔子書坊)
Thumbnail
今天是萬里無雲的天氣,有著大太陽還帶著微風,很舒適,正如是秋高氣爽吧。起床能量滿滿,思考著待會的行徑路線,也許可以嘗試新的方式,不過思考還是要搭配行動才好大徹大悟。看了時間準備出門,好,出門吧。喚醒孩子,用著熟悉的搔搔癢,鼓勵他,另一方面是用玩耍,刺激身體肌群活絡。 有時心裡想的雖然不是天大般的願望
Thumbnail
今天是萬里無雲的天氣,有著大太陽還帶著微風,很舒適,正如是秋高氣爽吧。起床能量滿滿,思考著待會的行徑路線,也許可以嘗試新的方式,不過思考還是要搭配行動才好大徹大悟。看了時間準備出門,好,出門吧。喚醒孩子,用著熟悉的搔搔癢,鼓勵他,另一方面是用玩耍,刺激身體肌群活絡。 有時心裡想的雖然不是天大般的願望
Thumbnail
讀詩,瘂弦《如歌的行板》,也談談「分齡選書」是否有其必要性?諸如:這本書文字太多了,小孩還沒上國小,選文字少、圖多的繪本比較好;跟小孩可以談性、談性別議題嗎?太難了,小孩不懂啦……文化中的「兒童」概念,是否框架了我們的想像?
Thumbnail
讀詩,瘂弦《如歌的行板》,也談談「分齡選書」是否有其必要性?諸如:這本書文字太多了,小孩還沒上國小,選文字少、圖多的繪本比較好;跟小孩可以談性、談性別議題嗎?太難了,小孩不懂啦……文化中的「兒童」概念,是否框架了我們的想像?
Thumbnail
每次帶孩子走進書店,總是陷入兩難:這本書太難了啦,可是孩子喜歡;這本書比較符合孩子的發展年齡,可是孩子沒興趣耶,到底「選適齡的書,還是讓孩子自己挑書呢?」其實這不一定是二選一的選擇題,這裡提供一些腦神經科學與學習心理學的知識,可以讓二選一變成複選題,不用再被問題限制思考。
Thumbnail
每次帶孩子走進書店,總是陷入兩難:這本書太難了啦,可是孩子喜歡;這本書比較符合孩子的發展年齡,可是孩子沒興趣耶,到底「選適齡的書,還是讓孩子自己挑書呢?」其實這不一定是二選一的選擇題,這裡提供一些腦神經科學與學習心理學的知識,可以讓二選一變成複選題,不用再被問題限制思考。
Thumbnail
2Y6M成長紀錄---語言、閱讀、認知 🗣語言:幾乎可以跟大人對答如流 ☑️事情發生不如大人預期,會跟媽媽説「沒關係沒關係」、「沒事沒事」、「別擔心」。 ☑️看到想到什麼都會想問,都很愛問「這是什麼?」,「忙什麼?做什麼?」。 ☑️喜歡用形容詞形容事物,如「爸爸妳的車好可愛」、「大便好臭」、「我好
Thumbnail
2Y6M成長紀錄---語言、閱讀、認知 🗣語言:幾乎可以跟大人對答如流 ☑️事情發生不如大人預期,會跟媽媽説「沒關係沒關係」、「沒事沒事」、「別擔心」。 ☑️看到想到什麼都會想問,都很愛問「這是什麼?」,「忙什麼?做什麼?」。 ☑️喜歡用形容詞形容事物,如「爸爸妳的車好可愛」、「大便好臭」、「我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