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獲得與付出的關係來看,經濟活動可以寫成一個簡單的公式:
獲得-付出=真正純然的獲得
(或者是寫成:營收-成本=毛利)
然而,考慮到商家與顧客的立場不同,其寫成的公式自然不同:
商家售價-商家成本=商家利潤
顧客所得-商家售價=顧客利潤
其中,顧客所得,由商家的營運策略以及員工付出轉換而來。不過,顧客所得可分客觀現實、主觀感受兩者,前者可以量化(服務給顧客帶來的實質幫助),後者難以量化所以通常只是一種估計(服務讓顧客覺得多少價值)。量化時,就依評估時的需求來決定,看是只算客觀現實,還是只估主觀感受,或者混合。
至於商家成本,最簡單的二分法是員工薪資、以及薪資以外的各種開銷。而員工薪資,也與員工付出高度相關,要讓員工覺得有利潤的話就是員工薪資-員工付出=員工利潤。
對商家而言,售價越高越好,成本越低越好;但是對顧客而言,卻是所得越高越好,售價越低越好。從越能滿足顧客所求,顧客越願意消費的角度來看,對商家而言,並不能死盯著售價,畢竟漲價也不是(顧客購買意願降低),降價也不是(商家減少利潤)。
那要怎麼做呢?合併上列兩個公式,得到:
顧客所得-商家成本=顧客利潤+商家利潤
顧客所得越高(開源),商家成本越低(節流),才能藉由達成雙贏,讓商家的經濟活動處於健康的狀態。
若將商家成本、員工付出、員工薪資、員工利潤等等概念也代入,公式變成:
顧客所得-員工付出-薪資以外的各種開銷=顧客利潤+商家利潤+員工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顧客所得如前所述,由商家的營運策略以及員工付出轉換而來,所以除了薪資以外的各種開銷需要設法降低,商家的營運策略與員工付出如何安排,更是決定商家、員工雙方利益,乃至於影響顧客利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