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在Facebook上跟我說:「到底你為什麼那麼有行動力?怎麼可以說做就做?」
我跟W說:「事實上不是我有行動力,而是我生活中,不需要去應付太多、太複雜的社交,我擁有很多其他人沒有的時間,包括留給自己的時間。」
而又,也有一部分的人會花時間上網比價逛購物網買東西,我也會這是一種樂趣,但時間就是金錢,以台灣基本時薪來算一小時160元左右,你逛一小時想省運費30元,其實你浪費了190元,你可以花十分鐘比價,但不要花一小時省30元。
「時間」是人生最公平的事,你能從所有的事情去省去十分鐘,你一天就會省非常多時間去做你想做的事、你必須要花很多時間的事。你不會總是覺得自己被「逼在弦上!」人一旦「被逼迫」就很容易抗拒及不情願。
如果你能精簡所有不需要浪費的時間,你會多十分鐘賴床,你會多十分鐘發懶,你會多十分鐘跟你媽你爸你的小孩你的另一半好好說完一句話,但如果你花太多無謂的時間去關心網紅的八卦、名人他兒子做錯事他爸到底要不要出來道歉、作家之間沒溝通清楚的事到底誰對誰錯、
matters到底為什麼排列組合那麼討厭……你的生活裡就失去非常多時間去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好好替自己煮一餐、十分鐘跳繩訓練、三十分鐘游完1000公尺……的時間!
天天寫一篇文章的方法,除了你要把那些不需要關心的時間拿回來之外,真的不是「自律」和「計劃」,就如同我在
〈在家工作的重點不是「自律」,重點是:學習分辨清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寫的「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之外,
用那些你省下來的時間去觀察你身邊的人事物、花一點時間去思考每一件事:不以訛傳訛、不聞風起舞、不輕易相信任何人跟你說的任何事,你必須思考出自己的想法和找出自己邏輯,有了「想法」之後,開始「把它寫下來」,最後才是訓練自己的文字和不斷透過寫下來的方式,看見自己的盲點和「從來沒有發現的自己!」
大部分的時候,我寫文章都在跟自己對話。後來才慢慢從其他人的共鳴裡發現文字的力量,我在書寫的時候整理自己,也順道整理我看到的其他人;我在寫下來的過程中,記錄自己的心情,也可能不小心帶給誰什麼不同角度去思考不同面向的事。
去做那些讓自己開心愉快的事吧!寫字這件事對我來說是開心且愉快的。寫得多、天天寫,不一定「寫得好」,但我就喜歡這件事吧!也這麼恰好,不論我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做的事,我都會很開心「我能夠」、「我可以」把它們做完、做好,就不需要任何自律和計劃了!
的確有很多朋友覺得我的腦轉速和行動太驚人,其實我只是比大部分的人,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一個人」的時間!我只花時間關心我關心的人事物,但不花時間關心別人認為我應該知道的事!我最大的困擾是有太多想做的事但時間不夠啊!
最後寫一下我今天的時間運用:
因為睡不太好,我睡不到五小時就醒來(六點多吧),會滑一下Facebook、matters、粉絲團,有時還打一下電動,我沒有line的群組,不會有人天天跟我早午晚安,我也不會花時間去傳這種訊息,但我花了一點點時間寫一封信給朋友Y,跟她聊一下離開Facebook也沒有關係。
我不想起床,所以又睡到九點多,打開證券app,看一下自己的股票,再滑一下手機,回了幾封跟出版社要書訊的email、起床做早餐吃早餐後又玩了一下電動XDDDD。
今天事情比較多,要整理給案主採訪稿的照片(調色、上傳給案主挑),中間當然還是會瀏覽所有我慣性的網頁和看一下股票,跟朋友小小聊一下天(不會超過五分鐘)、回必要回的email,或按按facebook的讚,中間聽公視的《有話好說》關心一下疫情(下午兩天會聽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這比看新聞清楚多了。)
中間跑去洗米煮飯,一直到傳完給案主的照片,也寫信給對方後,才打開pages寫這篇文章。(以上是吃中飯以前的行程)
寫完這篇文章和張貼後,我要煮午飯、吃午飯、收拾碗筷後,做兩個banner給出版社,做幾個別人預訂的商品、包小攝影冊去郵寄、回家跟媽媽吃飯、回自己住處排版明天要上的《+-讀》、看一下電影、睡覺!
寫完這篇,總計一小時!以上。
圖片:20200302奇美博物館 Canon EOSM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