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碩班與否,但凡需要大量「與人接觸」的研究類型,我個人認為都可以參考本書,算是一本近乎「手把手帶你操作」的新手指南。
先來說說我的感想好了。這幾年,除了一直以來都有在繼續創作之外,更多的生活重心是在於碩士班的日常以及藝術教學的生活。因此,與人互動的頻率確實大幅提升了。
在我看來,藝術教育與田野調查的結合為我開啟了一扇探索之門,讓我能藉此深入地了解一個場域中所蘊含的社會與人文內涵,也豐富了我的認知及藝術觀察視野。
透過藝術的視角來參與田野調查,能夠使身為研究者的我們以更敏銳的眼光觀察和記錄田野中的細節和情感,這種方式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理解調查對象,也為我們的藝術創作、理論架構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
實際參與田野調查,能拓展學者的知識視野,讓我們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習俗和價值觀,這樣的跨領域學習方式可謂豐富的知識庫。我想,藝術教育與田野調查的結合能促進藝術與社會現實面的深度互動及對話,這種結合所培育出的藝術人才更具有創造力以及社會責任感,同時也能推動藝術在社會中的發展和影響力。
作者:罗伯特•埃默森 / 雷切尔•弗雷兹 / 琳达•肖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接下來,我會放上一部份自己的閱後整理,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做參考。但完整內容還是建議找原書來做深度閱讀,才能吸收、消化成自己的知識喔!
1.田野工作者模糊了事物對研究對象的意義,使用該特定情境之外的標準和概念範疇來描述當地環境和被研究者的行為
◆此外來強加的研究方式掩蓋了觀察到之事物的內在含義
2.研究者機械地套用當地人對事物的理解和概念範疇
◆田野研究的任務顯然複雜得多,需要理解當地人對世界的闡釋方式並將此公諸於眾,也必須揭示這些方式如何指引當地人在特定環境下生活,以及當地人和外面世界的人們如何看待、評價這些方式。
→ 意義需研究者著力揭示並傳達給讀者
→ 此過程需以詢問和關注相關事物對某一群被研究者的意義而開始
→ 關鍵是以敏銳的文字將當地人眼中事物的含義紀錄下來
→ 不論是備忘還是最終的民族志文本,研究者都不應對當地人的觀點視而不見
→ 能否從當地人的角度考察事物的影響與意義,並將其敘述清楚
常見問題:
1.紀錄過程中無法始終保持從研究對象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問題
2.研究者容易運用某些事先假定的、而非在該研究情境中總結出來的概念範疇和含義
◆強加的情境之外的意義使得田野筆記不能很好地傳達研究情境下的意義與關注點,常常將事件描述得失去其原貌
◆必須避免自己所用的概念範疇與當地人認定和使用的概念範疇出現偏差
1.慣有的民族優越感
2.民族志研究者可能會選用研究情景中某類人認可、使用或推崇的術語、概念範疇或者評價方式來描述該情境下另一類人的行為與特點
3.可能對研究對象的意義世界採取輕視的態度,認為這些解讀是有缺陷的、虛偽的、自相矛盾的或不可信的
4.描述和備忘經常被侷限於某些標準化的模式
→ 源於某些特定情境下,指導人們行動的權威準則或理解
5.傾向於不假思索地運用被奉為圭臬的理論方法來描述觀察到的事物、環境
6.以簡單的二分法變量來描述當地的情境和人們的行為
→ 有強加「局外」概念範疇的疑慮
研究者邊閱讀田野筆記,邊用詞語或詞組寫下一些具體分析維度或概念,以詳細查看其中的片段,並進行分類
→ 詞語或詞組反映研究者的觀察
→ 編碼可寫在相關的田野筆記邊上或單獨寫在一張紙上(需標明相關的田野筆記位置)或文字處理程序的「批注」/ 文本數據庫的關鍵詞中
→ 逐行編碼的過程中,得出所有可供分析的議題
→ 過程中,不須考慮最終是否會採用這些觀點和概念/是否還有其他相關的觀察或它們之間有怎樣的聯繫
→ 不應帶著預先設定的概念來閱讀田野筆記,應該在閱讀中注意、將有可能支持某一概念的數據匯總起來(即使編碼與原先的關注不符),並且在不斷閱讀田野筆記時,關注點會不斷發生變化
→ 在開始階段,應盡可能尋找編碼,既不考慮其與學科內已有概念的關係,也不考慮其與分析、組織中的基本理論關注點的關係
→ 與具體田野筆記相關的或從中得出的任何想法、概念都應被認為「有意思」,應盡可能地構建或表達出來
-
這本書內含的重點和理論蠻多的,雖然有些內容看似瑣碎,卻也像在反覆提醒我們「莫忘一些基本的禮儀、規範」。歡迎有興趣、曾閱讀過的讀者們一起留言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