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墳之地》讀後感:非法移民是經濟階層化的結果

更新於 2024/11/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讓你傷心的人類學,就不值得從事。—— 露思 ‧ 貝哈


𝐒𝐮𝐦𝐦𝐚𝐫𝐲

為了防堵中南美洲人民違法越境,美國從1993年實施「威懾預防」政策,將非法移民引導到與墨國接壤的沙漠,以自然險境來「懲罰」他們,而這似乎奏效了?!

德里昂以此為主題,從2009-2014年在美墨邊界進行田野調查,透過考古學、鑑識科學與訪談等多物種民族誌方法,檢視這頭巨獸的運作邏輯與人命代價,帶我們窺見沙漠的險惡、遣送出境的作秀手段、邊界帶的複雜形貌,以及喪命後仍然糾纏著遺屬的死亡暴力──這些無證遷移者重複經歷的遭遇。

為甚麼要偷渡?有沒有沒考慮過後果?它值得賭上一切嗎?書中各個血肉之軀,將以笑中帶淚的親身經驗回答這個問題。這無疑是一本優秀的民族誌,也是對無證遷移者最懇切的悼文。


𝐋𝐞𝐯𝐞𝐥

中偏難,但議題本身複雜性所造成的難度,因為作者直言不諱的寫作方式而下降不少。


𝐓𝐚𝐤𝐞𝐚𝐰𝐚𝐲

非法越境者死有餘辜!」不知道這類想法的美國鄉民,看見遷移者在沙漠被搶劫、強暴、裸屍;喝廢棄牛槽裡的綠色泥濘、自己的尿,拚了命想活下去的時候,會不會生出一絲不忍。在沙漠裡,多得是沒有活著抵達的人,而且數量難以估計,因為險峻環境真的能把人吃乾抹淨。

然而邊境研究一再證明,沙漠不能阻止數百萬遷移者前仆後繼的決心,只會讓他們白白送命。美國政府借沙漠殺人,每年斥鉅資購買治安科技、建立移民拘留所、支付龐大的人事費,卻不肯正視《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通過後,中南美洲更加惡劣的經濟體系;以及美國社會對廉價勞動力有需求,因而衍生的地下移工市場。美國的拉力加上母國的推力,印驗了只要經濟不好,非法移民永遠不會少。這些一再發生的事件,反映出全球化之下,政治與經濟利益的衝突是如何落在個體身上。

「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她也是某個人的母親啊!」閱讀過程中,我的心底持續發出無力的吶喊。儘管明白此議題沒有簡單的解方,但德里昂已為我們揭開邊境政策的面紗,得以看見生命個體蒙受的戕害,以及附帶的社會與經濟損失,有多麼不人道與偽善。縱然不忍、傷心,卻不得不直視這些創傷;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誠實地面對這已然具跨國性的社會問題。


*補充資料一:紅點代表的遺體,多數死亡超過6個月才被發現,且只找到部分人骨。

*補充資料一:紅點代表的遺體,多數死亡超過6個月才被發現,且只找到部分人骨。

*補充資料二:沙漠邊境實景,右一為美墨圍牆。數字為經緯度。

*補充資料二:沙漠邊境實景,右一為美墨圍牆。數字為經緯度。


𝐑𝐞𝐯𝐢𝐞𝐰 4.5⭐️

寫拉美非法移民的書很多,但德里昂把重點放在「國家暴力」,多面向地檢視遷移者從生到死;從成功到失敗、失敗到成功,一路上會遭遇到的哪些暴力,以及美國政府如何蓄意為之。論述鞭辟入裡,發人深省。


𝐈𝐧𝐟𝐨

作者:傑森.德里昂 Jason De Leon

攝影:麥可.威爾斯 Michael Wells

譯者:賴盈滿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1/12/08

電子書:EPUB流式

內容總結
敞墳之地
4
/5
嗨大家,歡迎來到書流。 這裡會有閱讀心得,以及一些我看見、聽說,或者杜撰的故事;也許還有生活隨筆/影像紀錄。喜歡就看看,不要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打工族又怎麼樣呢?作者替我們問了這個問題。她長期記錄一群被拋在就業市場底層的勞動力,如何經歷低薪、過勞、沒保障及婦女歧視等困境;同時也反思政府部門作為,並試圖從優良企業尋找火花,提出解套方法。本書呈現出日本經濟內部真實的一面,是一本優秀的紀實報導。
4/5中年打工族
他在1948年抱病寫下本書,描繪出極權統治之下的社會模樣,藉以警世。透過不同立場的角色對話,歐威爾讓極權思想與自由意志相互撞擊,編織出相悖卻又弔詭般通順的人性公式。
他將恢弘的歷史剖面投射於數個載體上,有人群、有動植物;有生靈,有死物。細看封面那棵由血淚澆灌的巨木,上面承載著一整個時代的生命力。
2/5單車失竊記
在困境中還能談愛,貝克曼的幽默與聰明簡直不分軒輊。因為他想必非常清楚,也一再提醒我們的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只看一面的時候,我們會生氣指責;接著他再攤開另一面,使我們依然生氣,卻多了好幾分理解。
知道要往哪裡去,得先弄清楚從哪裡來。身為苗栗客家人的研究學者湯錦台,選擇追溯歷史源頭,爬梳客家民族千年的脈動,告訴我們這群人是如何從鬱鬱山林,走向全世界。
Flow 原意為流動,也被心理學家援用為「心流」的狀態,指全神貫注地做某件事情,完全沈浸在當下,無感於時間流逝、不知疲倦。 閱讀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體驗。
打工族又怎麼樣呢?作者替我們問了這個問題。她長期記錄一群被拋在就業市場底層的勞動力,如何經歷低薪、過勞、沒保障及婦女歧視等困境;同時也反思政府部門作為,並試圖從優良企業尋找火花,提出解套方法。本書呈現出日本經濟內部真實的一面,是一本優秀的紀實報導。
4/5中年打工族
他在1948年抱病寫下本書,描繪出極權統治之下的社會模樣,藉以警世。透過不同立場的角色對話,歐威爾讓極權思想與自由意志相互撞擊,編織出相悖卻又弔詭般通順的人性公式。
他將恢弘的歷史剖面投射於數個載體上,有人群、有動植物;有生靈,有死物。細看封面那棵由血淚澆灌的巨木,上面承載著一整個時代的生命力。
2/5單車失竊記
在困境中還能談愛,貝克曼的幽默與聰明簡直不分軒輊。因為他想必非常清楚,也一再提醒我們的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只看一面的時候,我們會生氣指責;接著他再攤開另一面,使我們依然生氣,卻多了好幾分理解。
知道要往哪裡去,得先弄清楚從哪裡來。身為苗栗客家人的研究學者湯錦台,選擇追溯歷史源頭,爬梳客家民族千年的脈動,告訴我們這群人是如何從鬱鬱山林,走向全世界。
Flow 原意為流動,也被心理學家援用為「心流」的狀態,指全神貫注地做某件事情,完全沈浸在當下,無感於時間流逝、不知疲倦。 閱讀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體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假如一個人在美國出生,被拖到中華民國政權的管轄下,只好找有趣的書給他看,並且至少拜託他不要說不愛國。 討論防衛台澎住民時,應該適度補充生存的可能。 給他看圖書館借的書,uncle Topher 的影片,可愛的模特兒,啦啦隊,告訴他不談政治,會比較開心。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政府只是大財團的魁儡,人民只選擇相信自己期望的事情,不從眾的人就被歸為異類,有能力的人搶奪資源,沒能力的人蒙蔽雙眼,麻痺自己好快活到世界末日來臨的那天,這根本不是電影,而是紀錄片。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馬來西亞首部眾籌製作、講述種族隔離的電影終於誕生。
Thumbnail
這是關於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的故事,講述了災區原住民的故事、生存智慧和教育問題。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假如一個人在美國出生,被拖到中華民國政權的管轄下,只好找有趣的書給他看,並且至少拜託他不要說不愛國。 討論防衛台澎住民時,應該適度補充生存的可能。 給他看圖書館借的書,uncle Topher 的影片,可愛的模特兒,啦啦隊,告訴他不談政治,會比較開心。
Thumbnail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政府只是大財團的魁儡,人民只選擇相信自己期望的事情,不從眾的人就被歸為異類,有能力的人搶奪資源,沒能力的人蒙蔽雙眼,麻痺自己好快活到世界末日來臨的那天,這根本不是電影,而是紀錄片。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馬來西亞首部眾籌製作、講述種族隔離的電影終於誕生。
Thumbnail
這是關於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的故事,講述了災區原住民的故事、生存智慧和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