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說甚麼-前緣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金剛經說甚麼》簡介

《金剛經说什么》這本書,是已故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針對佛教經典《金剛經》所做的講記。南懷瑾先生依據梁代昭明太子對《金剛經》的三十二品(相當於章節)劃分,逐一進行講解。在每一品的講解結束後,他還會以一首偈頌作為總結,闡發自己的修行體悟與心得。

這部講記的緣起,是在一九七八年南懷瑾先生講述「如何修證佛法」兩年後,因應特殊因緣而開講《金剛經》。先生對於經中常令人費解的義理,剖析得十分透徹,淋漓盡致。這部書的整理過程,由永會師與圓觀師先行錄音記錄,再由劉雨虹女士負責整理並加上小標題。此外,宏忍師、李素美小姐及多人也參與了校對工作。

由於《金剛經》本身具有超越一般哲學與宗教的特性,南懷瑾先生特意為這部著作取了一個看似平凡的書名——《金剛經說甚麼》。正如南師所言:「師曰平凡,即非平凡,是名平凡。」這句話點出了書名的深意:看似平凡,實則蘊含著不平凡的智慧與境界。

前言

南懷瑾 恩師,在您圓寂後,我們依然懷念您教誨的智慧光芒。您將《金剛經》這部深奧的經典,以深入淺出又博學的方式,引導我們超越宗教的藩籬,體悟其中超越時空的智慧。您的教導,如金剛寶劍,斬斷了我們的迷惘,開啟了我們對生命本源的探求,歷久彌新。謹以此文,表達我們對您的無盡感恩與懷念。


金剛經說甚麼 前缘(01):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經典的影響力與超越性

《金剛經》在中國文化中影響深遠,千百年來,無數人透過研讀、持誦,獲得感應、悟道成道。《金剛經》的偉大之處,在於它超越了一切宗教的界限,卻又包容了一切宗教的精神。佛在經中提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句話說明了古今中外的聖賢,無論來自何種宗教,只要成就,都是得道者,差別僅在於程度、時空與教化方式的不同。

《金剛經》的重點,正是要破除宗教的壁壘,它與《華嚴經》一樣,肯定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真理,而非僅僅勸人為善。因此,在研讀《金剛經》時,我們應暫時放下各自的宗教觀念與形式,以期更能領會其要點與精神。

什麼是「般若」?

《金剛經》屬於佛教的「般若部」,「般若」意指大智慧。過去翻譯佛經時,對於觀念不完全相同的詞彙,會採取音譯再加以註解的方式,例如「氣」字。而「般若」之所以不直接翻譯成「大智慧」,也是因為「般若」所代表的智慧,超越了我們一般的聰明與理解。

它是一種能夠了悟大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根本智慧。這不是思維所能及,而是透過身心整個投入、求證而得的智慧,關乎生命本源與本性的了悟。因此,「智慧」二字,難以完全涵蓋「般若」的深意。

般若的五種涵義

「般若」智慧包含了五種層面:

  • 實相般若:這是形而上的道體,是宇宙萬有的本源,也就是「明心見性」所悟的道體。這是不可思議、無法用普通知識意識去推測的,是透過修持求證才能達到的境界。
  • 境界般若:這是修道過程中,或人生歷程中所經歷的各種現象與體悟。如同「雲在青天水在瓶」、「千江有水千江月」等詩句所描繪的意境,也包含人生的苦樂、衰老等種種經歷。
  • 文字般若:這是記錄語言思想的符號,也就是文字。優美的文字能展現境界,如同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經》和《法華經》,其文字的格調對中國文學產生巨大影響。
  • 方便般若:這是為了教化眾生而採用的各種善巧方便方法。如同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代表著無數的辦法,能隨機應變,引導眾生。
  • 眷屬般若:這是與般若智慧相輔相成的修行實踐,例如佛法中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些相關的行願,是成就般若智慧的基礎。

「金剛」與「波羅密」的意義

經名中的「金剛」,象徵著最堅固、無堅不摧的力量,能夠破除一切,也能建立一切。有的譯本更加上「能斷」二字,意指能斷除世間一切苦痛與煩惱。

而「波羅密」則是「到彼岸」的意思,指從生死苦海,到達涅槃的彼岸。

因此,《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含義,便是:以金剛般若的大智慧,破除煩惱,成就佛道,脫離苦海,到達彼岸的經典。

翻譯者的傳奇:鳩摩羅什

《金剛經》得以廣泛流傳,與翻譯者鳩摩羅什的貢獻息息相關。他是一位學問淵博的大師,其翻譯的經典,文風優美,對中國佛教和文學影響深遠。為了迎請他,曾引發三國爭奪的歷史事件,足見其地位之重要。

武則天與《金剛經》的開經偈

開經偈

特別介紹給女性讀者,這是武則天所作的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以及另一首偈子:

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
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
雲何以此經,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

這幾句偈子,提出的都是眾生最關心的問題:如何獲得長壽、堅固的力量、以及如何了脫生死,到達彼岸。

《金剛經》的分章與感應

《金剛經》原為一篇連貫的文章,後世才分為三十二章,其中梁昭明太子對分章、標題的貢獻尤為關鍵,使得經文重點更加清晰。

作者分享了自己年少時誦讀《金剛經》的奇妙經驗,在讀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時,忽然體驗到「我」的消失。在抗戰期間,作者也曾每日為父母誦讀《金剛經》和《心經》,深感其感應力量的巨大。

結語:智慧之光,照亮人生

《金剛經》所揭示的「般若智慧」,不僅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生命本源的體悟,是超越一切、包容一切的廣大胸懷。它教導我們放下執著,看清實相,並在生活中實踐慈悲與方便。願我們都能從這部偉大的經典中,獲得智慧的光芒,照亮人生的道路,最終抵達那常樂我淨的彼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7會員
132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諸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觀音山 6月19日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可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觀音山 6月19日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可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也是「諸經之根」,更是「禪宗至寶」。六祖 惠能大師因聽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開悟,可見受持此部經的功德,殊勝不可思議!敬邀您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也是「諸經之根」,更是「禪宗至寶」。六祖 惠能大師因聽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開悟,可見受持此部經的功德,殊勝不可思議!敬邀您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導讀:   【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前分,經佛教示,此經殊勝希有,最上最第一,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故須菩提請示佛陀,當如何名此經?當如何奉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導讀:   【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前分,經佛教示,此經殊勝希有,最上最第一,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故須菩提請示佛陀,當如何名此經?當如何奉
Thumbnail
太虛大師說:「《楞嚴經》對中國人的根性有甚深因緣,對於本人自身修學上,亦有因緣。故今講大意,殊覺深切有味。」歷朝歷代以來,無數的大師們無不極力維護、弘揚《楞嚴經》。在中國佛教經典中,可說是最為殊勝的一部經典。歡迎十方善信法友索取讀誦,獲福無量。
Thumbnail
太虛大師說:「《楞嚴經》對中國人的根性有甚深因緣,對於本人自身修學上,亦有因緣。故今講大意,殊覺深切有味。」歷朝歷代以來,無數的大師們無不極力維護、弘揚《楞嚴經》。在中國佛教經典中,可說是最為殊勝的一部經典。歡迎十方善信法友索取讀誦,獲福無量。
Thumbnail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多人日常早晚課所誦持的經典,簡稱《金剛經》。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觀音山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可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幫助。
Thumbnail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多人日常早晚課所誦持的經典,簡稱《金剛經》。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觀音山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可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幫助。
Thumbnail
     心經是一本文字簡要,內容豐富的佛教經書,也是理事圓融,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妙文,歷來注釋很多,各出手眼,發揮妙義,有以唯識理論解釋的;有以華嚴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觀融會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論的。但總的都不離一實相印。                此經雖僅二百六十字,卻是諸部
Thumbnail
     心經是一本文字簡要,內容豐富的佛教經書,也是理事圓融,知行合一,理論和實踐性很強的妙文,歷來注釋很多,各出手眼,發揮妙義,有以唯識理論解釋的;有以華嚴教旨略疏的;有以天台三觀融會的;也有以般若妙旨立論的。但總的都不離一實相印。                此經雖僅二百六十字,卻是諸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