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至上主義否定過往的時代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閱讀「失控的焦慮世代」一書,讀到從1990年代後,慢慢成長的一種心態,稱作「安全至上主義」,在這股潮流中,安全的概念跟過往開始不太一樣(更加廣泛),而普遍對安全的追求變的更加狂熱到超過其他價值,而主流媒體、學校、成人都通力合作灌輸孩子””這個世界充滿危險的事情以及陌生人”” 並開始越來越長時間的想要監督孩子,並拒絕讓孩子在無監督的情況下去自由遊戲、玩耍,以及面對風險與挑戰! 而如此的原因很多元,包括都市汽車路線的規劃、鄰里間大樓硬體的隔離,使得不在如過往與鄰居互動、理解並共同照養孩子。其中一項推波助瀾的便是網路媒體的普及與興盛,新聞24小時不斷播出聳動的事件,以致即便數據顯示犯罪率比過往更低,也仍人心惶惶... 而在此趨勢中有一段話讓我感慨萬分,就是許多父母在限制孩子體驗風險的同時,也興奮的談起自己過往在更危險的時代,卻更早獲得允許體驗的冒險故事... 為什麼會有如此的落差呢?我想到的是,因為這些父母的時代價值被現代文明社會給否定...她們所處的時代是傳統、落後的時代,為了進步,他們則必須否定自己... 在思緒自即,我腦中想起曾看到的一張圖,圖中想要展示世代的枷鎖如何形塑一個人的創傷,並畫出上上一代人口裡吐著劍刺向上一代人,然後上一代人在口裡吐著劍刺向現代人...唉,因為愛的形式不同,所以就被描述成罪犯嗎?但還是不可否認有些長輩的確用很暴力的方式對待孩孫,也確實帶出了傷害,但總覺得有些過頭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瑋均的沙龍
2會員
53內容數
我的沙龍內多是我的閱讀心得,以及日常對話、景色反思,希望能將我的體悟分享給更多的人
洪瑋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作者 : 史明 內容 : 最近因為開始對政治的關心,而在政黨彼此互相對立中,時在理不出什麼頭緒,而萌生出需要好好認識我所屬國家歷史,以更有脈絡的看待不同立場人所持的觀點,以及所做行為的想法,所以開始閱讀了有關我們台灣人歷史的書籍,繼上本閱讀完《少年台灣史》後,接續看台獨份子史明所著的《台灣人四
Thumbnail
2025/04/09
作者 : 史明 內容 : 最近因為開始對政治的關心,而在政黨彼此互相對立中,時在理不出什麼頭緒,而萌生出需要好好認識我所屬國家歷史,以更有脈絡的看待不同立場人所持的觀點,以及所做行為的想法,所以開始閱讀了有關我們台灣人歷史的書籍,繼上本閱讀完《少年台灣史》後,接續看台獨份子史明所著的《台灣人四
Thumbnail
2025/04/01
作者 : 周婉窈 繪圖 : 許書寧 閱讀完《少年臺灣史》,有個很深的感觸,就是要臺灣人真的很辛苦,在歷史上,我們臺灣人民一直都很認份的在生活,開始原住民自己有個自足的社會,但被荷蘭打破;後來歷經鄭氏王朝,又被清廷部分區域的消極治理,後來覺察到世界局勢之變化,才開始積極地想要整治臺灣。 對此臺灣
Thumbnail
2025/04/01
作者 : 周婉窈 繪圖 : 許書寧 閱讀完《少年臺灣史》,有個很深的感觸,就是要臺灣人真的很辛苦,在歷史上,我們臺灣人民一直都很認份的在生活,開始原住民自己有個自足的社會,但被荷蘭打破;後來歷經鄭氏王朝,又被清廷部分區域的消極治理,後來覺察到世界局勢之變化,才開始積極地想要整治臺灣。 對此臺灣
Thumbnail
2025/02/14
剛剛看完了,最近好像很有熱度的影片,由網紅錫蘭所揭露的心靈課程的一些操弄手法,以及對人可能造成的傷害,影片時長兩個小時(剛看完來打鐵趁熱分享一下)。 首先我認真欣賞錫蘭的用心整理,影片很深入的探討了某些我看了後,也覺得非常誇張的身心靈課程的實際運作方式,並且在介紹時,輔以許多的文獻資料、實際參與者
2025/02/14
剛剛看完了,最近好像很有熱度的影片,由網紅錫蘭所揭露的心靈課程的一些操弄手法,以及對人可能造成的傷害,影片時長兩個小時(剛看完來打鐵趁熱分享一下)。 首先我認真欣賞錫蘭的用心整理,影片很深入的探討了某些我看了後,也覺得非常誇張的身心靈課程的實際運作方式,並且在介紹時,輔以許多的文獻資料、實際參與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接著探討書中提出的兩個教養觀念:去保護主義和靈性提升。去保護主義主張培養孩子的反脆弱性,鼓勵冒險遊戲,讓孩子從經驗中學習成長。靈性提升則強調體驗集體神聖經驗、身體參與、靜止專注、自我超越、寬恕以及對自然的敬畏,以促進身心靈平衡,避免靈性退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接著探討書中提出的兩個教養觀念:去保護主義和靈性提升。去保護主義主張培養孩子的反脆弱性,鼓勵冒險遊戲,讓孩子從經驗中學習成長。靈性提升則強調體驗集體神聖經驗、身體參與、靜止專注、自我超越、寬恕以及對自然的敬畏,以促進身心靈平衡,避免靈性退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Thumbnail
資訊科技不只剝奪了孩子在實體世界中遊戲互動、獨立探索,以及專注學習的機會,更在同儕之間散播著不曾休止的比較焦慮。在這樣嚴峻的世界裡,如何幫助孩子們保有自我認同,並且學習和他人建立有意義和溫度的現實連結,健康韌性地長大,是作者在《失控的焦慮世代》這部作品中,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
Thumbnail
資訊科技不只剝奪了孩子在實體世界中遊戲互動、獨立探索,以及專注學習的機會,更在同儕之間散播著不曾休止的比較焦慮。在這樣嚴峻的世界裡,如何幫助孩子們保有自我認同,並且學習和他人建立有意義和溫度的現實連結,健康韌性地長大,是作者在《失控的焦慮世代》這部作品中,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
Thumbnail
前面談及了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安全至上主義等等,造成的一些具體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好像有些更深層,內在的一股無力感在使我們越陷越深,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作者提到在具體造成的影響外,更深層、靈性層面的影響。 靈性的退化 自2010年代以來,社會就瀰漫一股無力感,彷彿看不到盡頭,用來表達這樣狀態的詞
Thumbnail
前面談及了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安全至上主義等等,造成的一些具體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好像有些更深層,內在的一股無力感在使我們越陷越深,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作者提到在具體造成的影響外,更深層、靈性層面的影響。 靈性的退化 自2010年代以來,社會就瀰漫一股無力感,彷彿看不到盡頭,用來表達這樣狀態的詞
Thumbnail
本篇文章,想來分享書中在討論男性受媒體的影響時,在章節中出現的概念,由社會學家涂爾看提出的「失範」所帶來的影響。 為什麼推倒傳統權威,迎來的不是從此過的幸福快樂的日子 ? 1897年,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人們所屬的社區越是緊密連結,並且受到道德權威約束慾望,他們自殺的可能性就越低」。
Thumbnail
本篇文章,想來分享書中在討論男性受媒體的影響時,在章節中出現的概念,由社會學家涂爾看提出的「失範」所帶來的影響。 為什麼推倒傳統權威,迎來的不是從此過的幸福快樂的日子 ? 1897年,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人們所屬的社區越是緊密連結,並且受到道德權威約束慾望,他們自殺的可能性就越低」。
Thumbnail
   《失控的焦慮世代》聚焦現今最大規模的心靈瘟疫,指出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對Z世代(一九九五年後出生者)造成的巨大傷害。 這是個因科技而質變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時代的先行者,也是探索者。放下焦慮,用賦能取代控制,用陪伴給予力量,或許這是大人能給焦慮世代最好的禮物。
Thumbnail
   《失控的焦慮世代》聚焦現今最大規模的心靈瘟疫,指出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對Z世代(一九九五年後出生者)造成的巨大傷害。 這是個因科技而質變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時代的先行者,也是探索者。放下焦慮,用賦能取代控制,用陪伴給予力量,或許這是大人能給焦慮世代最好的禮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針對這書中的兩大夾擊青少年跟孩童的勢力中的第二勢力,也就是現實世界中過度保護的議題來分享。 *本書提出的青少年與兒童心理健康下降的兩大主因包括:虛擬世界的過度放任以及現實世界中的過度保護。 探索模式與防禦模式 若在現實世界中有極大程度的自主性,以及不受大人監督的玩耍,孩子大腦會長時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針對這書中的兩大夾擊青少年跟孩童的勢力中的第二勢力,也就是現實世界中過度保護的議題來分享。 *本書提出的青少年與兒童心理健康下降的兩大主因包括:虛擬世界的過度放任以及現實世界中的過度保護。 探索模式與防禦模式 若在現實世界中有極大程度的自主性,以及不受大人監督的玩耍,孩子大腦會長時間
Thumbnail
作者 : 強納森.海德特 譯者 : 鍾玉玨 我們都看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正在發生,只不過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我們擔心這些煙霧會對我們的孩子造成負面影響,但當我們環顧四周,卻發現沒有人對此採取行動。 這是一本講述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慢慢開始普及,對成人、青少年與孩童影響的書籍。 「手機玩太多對孩子不
Thumbnail
作者 : 強納森.海德特 譯者 : 鍾玉玨 我們都看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正在發生,只不過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我們擔心這些煙霧會對我們的孩子造成負面影響,但當我們環顧四周,卻發現沒有人對此採取行動。 這是一本講述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慢慢開始普及,對成人、青少年與孩童影響的書籍。 「手機玩太多對孩子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