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說到整個大環境(尤其手機出現以及教養孩子方式的改變)如何讓Z世代成為「脆弱世代」,並體現在自殺率及自殘率上。這篇接續分析大重塑時代下對女孩與男孩不同的影響。
社群媒體的用戶不是「顧客」而是「商品」,真正的「顧客」是付錢的廣告商。
雖然男孩與女孩皆使用社群,但是社群媒體(尤其能上傳照片的類型如臉書和IG)對女孩影響比起男孩更大。也是在照片類社群開始發展後女孩們的心理健康不斷惡化,花在社群時間越長狀況越糟(男孩也有,只是幅度較小,並且需要使用一天兩小時以上才有顯著惡化)。作者認為這與社會對女性的期待以及女性對於社群或群體的需求有關係。
女性在社會上仍然有需要維持外貌及身材的期待。而研究也發現女性在相片為主的社群媒體上更容易受到影響,也更容易去註冊以相片為主的平台。
女性對於社會連結的需求其實大過男性。也更藉由社群媒體達到社交需求。書中提到有趣的一點是很多女孩如果被診斷出心理疾病,她的朋友群們也會突然陸續「覺得」自己有心理疾病。
也因為社會連結需求,當女性在攻擊其他人的時候比起訴諸身體暴力(並非完全不會),女性會更傾向於透過摧毀對方名譽讓她遭受社交孤立。而社群媒體讓這樣狀況的網路霸凌更容易,也讓機不離身的少女們遭受全天制的霸凌。
而男孩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其實早在智慧型手機出現前就已經發出警訊了。即便診斷出的心理疾病一直都比女孩們少,自殺率卻比女孩們高。我覺得這也是社會期待下的男性(要他們堅強又要他們溫柔)壓力無處可去導致的結果,卻一直沒受到重視。大環境改變讓失落的男孩們沒有即時被社會接住,並選擇擁抱虛擬世界。
所謂傳統指的是靠體力為主的工作性質。在1970 年代美國經濟體制轉變,工廠交由其他國家接手,市場上許多工作比起體力更轉為需要溝通的職業。作者認為這些是女性與生俱來就能做的比男性好的工作(並非說男性完全不會溝通),也讓許多男性們在職場上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而我們也看到許多國家開始出現的「尼特族」大多為勞動市場年齡的男性。
上一篇說過手機讓成人的界線模糊化,其中包含手機裡一鍵即達的(尤其重口味)的成人片。這樣的便利不但是對抒發性慾和與異性交流「更容易」的選擇(基本上無任何社交成本),也會導致男孩們對性事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那麼透過電玩或是組團打怪是否就是比較好的社交選擇?作者認為,雖然男孩透過電玩或許能達到「社交」,但是還是無法與實體社交相比。電玩是由遊戲公司開發讓玩家照著他們制定的規則走,而實體遊玩是透過孩子們發想新的遊戲規則來互動。
不論是手機、社群平台、電玩、成人片等,作者都認為他們都有提供便利以及好處,但是需要有限制並有孩子與成人的界線。作者在最後章節提到了政府以及家長可以做什麼來限制各個年齡層(幼稚園以前、小學到中學、中學到高中)的手機使用,並主張應該到16歲再讓孩子有自己的智慧型手機。這裡想特別點出作者提到的整體社會需要有的心態轉變。
由於大重塑世代一部分也來自社會放大了對外面世界的「危險」,讓家長在擔心對孩子保護不足時將遭受法律制裁而變向導致的過度保護。作者強調政府與家長們都應多相信孩子一些,並在適當年齡與合理監督下放手讓他們去外面世界玩。
其次,對於手機的限制很難執行通常是因為我們需要幫孩子打破「可是其他人都有」的同儕壓力局面。最好的就是從自身好友或生活圈先開始,比方說如果是孩子有要好的朋友,可以與其家長溝通限制手機使用。接著與學校合作禁止在校內使用手機,也需要擴大至政策面來改變過早給予孩子手機和無限制社群使用的大環境。
這本書我覺得最有趣的除了是含金量很高以外,也提供許多角度(包含傳統以及宗教)來分析多種大環境因素如何導致年輕世代的脆弱。作者因為本身也是為人父母,也同理家長們在這種大環境下的難處。
由於書中是以美國為藍本,所以有三點我認為與台灣不太一樣。第一是社群平台多以英語為主,等到翻譯完於其他國家上架後會有幾年之差。所以台灣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也是比美國晚了大概五年左右(美國2010年開始攀升,台灣2015年開始攀升)。第二是美國地大治安也沒台灣好,很多家長除了手機定位也會開車上下接送孩子(一直到高中)。相比之下我覺得台灣都市地區還是會看到比較多自己上下學的小學生及中學生。第三則是台灣疫情防護做得很好,幾乎沒有太多線上工作或是上學(比起美國至少持續半年到一年,甚至很多地方一直到2022年才回歸實體上班)。也就是在台灣孩子在同樣的時間差之下能夠實體交流的機會看起來還是比美國多一點。台灣的心理健康問題雖也是個擔憂但是變化幅度(還)沒有美國來的這麼劇烈,也仍然是需要以美國為戒而有所作為。
最後也想分享美國這個月的Tik Tok(抖音國際版)禁令下看到許多年輕網紅的崩潰,並大舉「逃難」到小紅書。很多網紅們崩潰的理由是對於「社交的流失」以及有些是以Tik Tok維生並說到自己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來維生。我覺得這不但是反映了很多年輕世代只有學習過怎麼從社交媒體上去社交,也似乎在沒有實體玩耍的童年失去了許多可以建立除了虛擬世界以外的興趣和技能的機會。老實說還是有點同情這樣成長過來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