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挫折也不怕:如何幫助2-6歲的孩子們建立自尊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建立自尊 (self-esteem) 並在競爭的社會中立足。
但,作為一個照顧他們的大人,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從什麼角度提供引導或幫助,培養寶貝正向積極的心態呢?
今天在艾倫戴爾的育兒知識交流中,我們一起來聊聊如何讓孩子們建立自尊

關於自尊

首先,關於自尊,我們可以粗淺的將之定義為:自我認同、感覺自己有價值以及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事。也就是說,如果孩子能夠培養自尊心,就能夠做到:
  1. 當事情不如預期進行時,也願意繼續嘗試。
  2. 願意去做一些自己不那麼喜歡或擅長的事情。
  3. 敢於面對挑戰,而不是逃避。

簡單要點,幫助您陪伴寶貝們建立自尊心:

針對2-3歲的孩子們,您可以試著:

  • 鼓勵孩子獨立: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讓孩子選擇去執行一些日常的簡單任務(如:收玩具)。
  • 教導孩子社交應對的技巧:年紀小的孩子們因為尚未建立社會觀念,因此比較難理解「分享」或是「輪流玩玩具」的觀念。因此,若家長在日常和孩子們遊玩時,可以進行諸如「輪流堆積木」或傳接球的遊戲,並在孩子願意遵守規則及分享玩具時給予鼓勵,如此以來,將有助孩子建立在團體生活中的自信。
  • 讓孩子有機會說「不」:幼兒需要有機會去表達自己的感受與觀點,並適當地承擔後果。例如當天氣冷小朋友又不聽話不想穿外套時,不需要用命令去逼迫穿上,適時地讓他們感受到天冷的不適感,會讓他們知道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3歲以上的幼兒園孩子,您可以試著:

  • 給予孩子中立的評價與回饋:我們不因孩子們在競賽中的輸贏來給予獎勵或批評,而是在孩子努力奮鬥、嘗試新事物的過程中給予肯定。此外,對於他人的成就,我們也可以練習與孩子們給予對方祝福。
  • 一起玩簡單的桌遊或棋類遊戲:延伸2-3歲幼兒的社交應對訓練,進行更抽象的棋牌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們靜下心,並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遊戲或是競爭,讓他們未來在社交場合知道應對進退的時機。
  • 鼓勵孩子一起做家事:例如吃飯前擺放餐具或幫忙摺衣服等。讓孩子們感覺自己在家庭中是有貢獻的,也幫助自己更有能力承擔責任。
我們深信,幼兒園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們的自尊心。這不僅是對他們未來的成就和物質生活有幫助,還能讓長大後的他們更有能力面對挫折。
艾倫戴爾幼兒園會在這方面提供更多協助和支持,確保我們的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最佳的發展。我們會繼續努力,協助每一位家長與孩子在成長的旅途中快樂且充實。
歡迎按讚訂閱:艾倫戴爾幼兒園粉絲團
參考資料:
  • https://raisingchildren.net.au/toddlers/behaviour/understanding-behaviour/about-self-esteem
  • 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self-esteem.html
  • https://www.understood.org/en/articles/the-importance-of-positive-self-esteem-for-kid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身為少子化年代的父母,我們只想要把最好的給我們的孩子,並給他們最好的童年和學習機會。 然而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是否陷入了「過度照顧」的陷阱?
身為少子化年代的父母,我們只想要把最好的給我們的孩子,並給他們最好的童年和學習機會。 然而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是否陷入了「過度照顧」的陷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在育兒過程中,父母經常面臨如何激勵孩子的難題,一句「為何你不如他?」可能就無意中種下孩子自卑的種子。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他們與誰競爭,而是如何超越昨天的自己。本文將探討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激勵孩子,避免不必要的壓力,同時培養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閱讀全文,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責備孩
Thumbnail
面對育兒路上的挑戰,你是否也曾無意中陷入「比較式讚美」的困境?當讚美變成與他人的比較,不僅可能削弱孩子的自尊,更可能埋下心理健康的隱患。 但別擔心,轉變觀念,從孩子的「過去與現在」出發,用正確的方式鼓勵,讓孩子在自我肯定中茁壯成長! 一起來解鎖育兒中的正向力量吧!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成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由父母對小孩所說的話語培育而出,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理解如何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它的本質,自我肯定感是一種內在的信念,它源自於個體對自己的認同和價值感。 在孩童時期,這種感覺主要來自於外界的回饋,尤其是來自最親密的家庭成
Thumbnail
在育兒之旅中,父母的使命並非僅是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或教育他們成為知識豐富的人,更深遠且更重要的使命,應是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這種自我肯定感將是孩子的心靈之鑰,能解開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無數難題。 那麼自我肯定感具體來說是什麼呢?這裡用三個核心思想來舉例。 首先「我相信我可以的,沒問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建立孩子自信與情緒穩定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僅可以促進精細動作、粗大動作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還能培養社會適應和情緒穩定等能力。父母在孩子的生活自理中可以運用拆解步驟、做好事前準備、瞭解孩子發展、保持正向態度和堅持原則等方法來幫助孩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在育兒過程中,父母經常面臨如何激勵孩子的難題,一句「為何你不如他?」可能就無意中種下孩子自卑的種子。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他們與誰競爭,而是如何超越昨天的自己。本文將探討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激勵孩子,避免不必要的壓力,同時培養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閱讀全文,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責備孩
Thumbnail
面對育兒路上的挑戰,你是否也曾無意中陷入「比較式讚美」的困境?當讚美變成與他人的比較,不僅可能削弱孩子的自尊,更可能埋下心理健康的隱患。 但別擔心,轉變觀念,從孩子的「過去與現在」出發,用正確的方式鼓勵,讓孩子在自我肯定中茁壯成長! 一起來解鎖育兒中的正向力量吧!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成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由父母對小孩所說的話語培育而出,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理解如何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它的本質,自我肯定感是一種內在的信念,它源自於個體對自己的認同和價值感。 在孩童時期,這種感覺主要來自於外界的回饋,尤其是來自最親密的家庭成
Thumbnail
在育兒之旅中,父母的使命並非僅是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或教育他們成為知識豐富的人,更深遠且更重要的使命,應是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這種自我肯定感將是孩子的心靈之鑰,能解開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無數難題。 那麼自我肯定感具體來說是什麼呢?這裡用三個核心思想來舉例。 首先「我相信我可以的,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