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役

含有「延役」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 本文探討有關核三廠延役的公投議題,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作者反對核三廠延役,認為其位於高地震風險區域且設備老舊,存在輻射外洩與核廢處置問題;第二,作者支持政府對核能政策進行審慎評估,強調應以安全性與全民利益為核心,而非
Thumbnail
8/23 核三持續運轉公投對台灣的重要性 2025年8月23日,台灣將舉行一場全國性公投,議題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安全無疑慮之後繼續運轉?」這是台灣民眾黨(TPP)提出的公投案,旨在決定是否重啟或延役剛於2025年5月除役的核三廠(馬鞍山核電廠),這座電廠是台灣
Thumbnail
前言 隨著核三延役公投的臨近,台灣社會再次站到了能源政策的十字路口。這場公投不僅將決定屏東恆春核三廠的未來,更深刻地牽動著台灣的能源自主、環境永續、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的複雜網絡。在此次公共論述中,支持核三延役方的三位主要辯論者——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葉宗洸、立法委員翁曉玲,以及「核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核三廠延役政策的爭議,分析支持與反對雙方論述,並揭示民調話術、風險分擔、制度正義等議題。支持者強調能源穩定與成本效益,反對者則關注能源轉型、核安風險與核廢料處理。文章深入探討核廢料的長期風險、公投制度的限制以及國際經驗,最後呼籲需誠實面對風險、正視世代責任,勿以話術掩蓋真相。
Thumbnail
台灣若要「返核」,最快的方案是既有核電廠延役。 核電延役的優勢: 成本較低: 截至2025年2月底,核電每度電的發電成本為新台幣1.87元,相較於離岸 風電的6.5元和太陽光電的4.7元更為便宜 。 淨零碳排: 延役核電廠有助於台灣達成淨零碳排
Thumbnail
2024年5月14日,立法院提案修法開放核電延役,此舉不僅是能源政策調整,更是政治話語的翻轉。提案利用國際趨勢、強調人才斷層、連結AI與核融合等策略,試圖為核電延役創造合法性與正當性。本文分析此提案背後的政治意圖與策略,並探討其對我國能源政策的影響。
從核一、核二、核三現狀與能源結構談起 隨著立法院提出重啟核電的修改法草案,「延戰核電」成為政治熱門議題。但我們如果撇開政治口號,從核能建設現狀與台灣能源結構來理性評估:我們真的還需要重啟核電嗎?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