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故犯

含有「明知故犯」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半百人生 選擇了任性 離開兩年打工的地方 就這樣放逐自己一段時間 其實早就想放手這份工作 只是有些因素 拖著 呆丸的餐飲業 多數都是在撐 從現做到預制菜 從職業道德到放飛 累了 真的 或許前半生 早預感 所以感情上 不敢有太深的牽扯 做了一些 傷人傷己的決定 妳可以決然奉
「明明你很努力,卻總是被一句話、一個小錯擊潰信心。」 放大缺點,這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我們會關注自身的缺點,遠大於優點,不論是對他人還是自己。
Thumbnail
明明知道是謊言,卻仍然選擇相信;明明知道真相,卻寧願視而不見。文章探討這種「明知故犯」的心理機制,並提出三階段修復法:迴光返照、拆解包裝、重建真實,幫助讀者擺脫心理毒癮,走向真實的自由。
Thumbnail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6/07
為什麼讀完「解決方式」,我還是看到佛法🤣👍🏻我的成癮是中了juexingway毒嗎🤣🤣🤣🥰🥰🥰🍀🍀🍀
juexingwa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7
當下的香草 能開心的笑,這篇文章就值得了
「自作孽,不可活」這句話源自古代中國,意思是:人自己造下的惡果,最終只能自己承受,無法逃避,也難以救贖。 🌿 這句話的深層含義有幾個層面: 1. 強調因果報應 你種下什麼,就會收穫什麼。若自己明知故犯、不知悔改,最終的苦果只能自己吞下。 這在儒家、佛家、道家文化中都屬於「因果循環」的
人類為什麼貪婪,雖說是缺錢,但真的如此缺? 不明白。那些貪婪的大人說著守法,自已卻觸犯法律? 還是這就是這世界的真相! 明明知道買賣器官不對,明明知道殺人不對,明明知道虐待不對,在自已辱罵別人的時候自已卻犯著跟他一樣的錯誤。 (2)栩視 這是什麼心態?明知故犯。 但很奇怪的一點是,殺人
Thumbnail
當達摩也不能安住我的心時--- 我在繁華一隅,坐迎著三角窗匯集而來的冷風, 啜飲一口燙嘴的咖啡,在人潮如流水的街口。 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六如中自有如如的來去與自在, 我的不安,懷憂著失去,介意著毀譽,以凡心對治俗境。 我將杯蓋掀起散熱,半糖中些微的苦,所以更顯甘醇。 徐徐溫熱,斗
Thumbnail
佛教也有自己的「七宗罪」,即七種高慢心。這些高慢心是人們內在的煩惱和錯誤觀念,阻礙我們正確認識自我和他人,妨礙智慧的增長。它們是:   1. 單慢 2. 過慢 3. 慢過慢 4. 我慢 5. 增上慢 6. 卑劣慢 7. 邪見慢
Thumbnail
喵喵-avatar-img
2024/11/21
可是仔細觀察社會,這些早就充斥在各個領域之中了,真相裡有謊言,荒謬裡有真理。😁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就會發出錯誤訊號,吸引錯的人。如果沒有自我覺察,你就會尋找錯誤的特質,選擇錯的人。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不斷重蹈覆轍,老是吸引同一類互不相容的伴侶,或者明知故犯地選擇他們。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這不是你倒楣,而是提示我們要下功夫的線索。
Thumbnail
因果是什麼簡單而言要分開看因(開始)果(結束),而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然而為什麼有因果,為何要有因果,就如同你一樣,你的成長年紀逐漸往上最後死亡。    這不正是因(開始)和果(結束)嗎?然而在這個因果之下,我發覺它並沒有「過程」只有「開端」與其「結果」。    或許這能解釋為何不論是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