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明知故犯?揭示人性的「七宗罪」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喧騰一時的「姜萍事件」(事件詳細始末見文末「註一」),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她在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預賽中取得了第12名的佳績,被媒體稱為「天才少女」。但在後續採訪中,她一連串經不起檢證的表現,引發數學專業人士的懷疑。

最終,近日對此事件公布了調查結果,發現她與指導老師王潤秋在比賽期間確實存在違規行為,一個天才神話就此破滅。

當我們被「天才」、「專家」等標籤所困時,往往會失去對真實自我的認知,甚至迷失在追求外在認可的路上。它暴露了教育系統中的某些問題,更揭示了一個更深層的人性課題:為什麼一個聰穎的學生和一位資深的教師,會在明知違規的情況下,依然選擇了這條危險的道路?

當我們面對某個履勸不改的人,我們可能會困惑:當事人明明知道某個選擇可能帶來嚴重後果,卻仍然無法控制自己走向那個方向。

究其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一種根深蒂固的心理狀態——高慢心。在佛教中,這種被稱為「貢高我慢」的心理狀態,不僅是五大根本煩惱之一,更是導致人迷失自我、作出錯誤判斷的重要原因。

 

佛教的「七宗罪」與基督教的七宗罪

在基督教中,七宗罪指的是人類最嚴重的七種罪惡: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慾。這些罪惡被視為其他所有罪惡的根源,對人類的靈魂有深遠的負面影響。

類似地,佛教也有自己的「七宗罪」,即七種高慢心。這些高慢心是人們內在的煩惱和錯誤觀念,阻礙我們正確認識自我和他人,妨礙智慧的增長。它們是:

 

  • 1. 單慢:認為自己優於他人,即使實際上與他人相等,仍產生高傲之心。
  • 2. 過慢:面對與自己水平相當或更優秀的人,仍堅持認為自己更勝一籌。
  • 3. 慢過慢:面對明顯優於自己的人,反而認為自己更優秀。
  • 4. 我慢:執著於自我的存在,認為自己在各方面都優於他人。
  • 5. 增上慢:尚未達到某種境界,卻自認為已達到。
  • 6. 卑劣慢:意識到自己不如他人,卻不願虛心學習,反而貶低他人的成就。
  • 7. 邪見慢:基於錯誤的觀念產生的傲慢,堅信自己的錯誤見解是正確的。

 

raw-image


高慢心的「七宗罪」在生活中的表現

回顧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可能陷入高慢心的「七宗罪」。以下是七種高慢心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表現,這些例子對應了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事件,涉及欺騙、利己和傷害他人。

 

1. 單慢:疫苗造假事件中的製假者

案例:長春長生疫苗造假事件震驚全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違規操作,甚至篡改記錄,生產出問題疫苗,危害了眾多兒童的健康。製假者明知自己的產品關係到他人生命安全,卻依然鋌而走險,認為自己可以逃避監管,獲取巨額利潤。

這些製假者表現出了單慢的高慢心。他們自以為聰明,藐視法律和道德,輕視他人的生命健康,認為自己可以高於一切。

 

2. 過慢:學術造假的研究者

案例:曾經轟動一時的日本科學家小保方晴子,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關於「STAP細胞」的研究,聲稱發現了一種簡單獲取萬能細胞的方法,引起全球關注。然而,很快被發現其論文存在資料問題和不當行為。面對質疑,她最初堅稱自己的研究真實可靠。

小保方晴子的行為反映了過慢的高慢心。面對更有經驗和聲望的科學家對其研究的質疑,她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拒絕承認他人的優勢和自己的不足,最終導致學術聲譽受損。同時,她的導師笹井芳樹也因承受巨大壓力,不幸自殺身亡。

這一悲劇引發了社會對學術誠信和科研環境的深刻反思。

 

3. 慢過慢:非法集資的金融騙局

案例:e租寶非法集資案,通過虛構高回報的投資項目,誘騙大量投資者投入巨額資金,最終導致數十萬家庭蒙受巨大損失。操盤手明知自己的行為違法,仍然自信地認為能夠逃脫法律的制裁。

操盤手的行為體現了慢過慢的高慢心。他們面對法律和監管機構,認為自己更聰明,能夠瞞天過海,甚至挑戰法律的權威,最終釀成悲劇。

 

4. 我慢:濫用權力的腐敗官員

案例:某些高官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貪污受賄,甚至涉及嚴重違法犯罪。他們自認為地位顯赫,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為所欲為,最終被繩之以法。

這些官員的行為表現出了我慢的高慢心。他們過度執著於自我,認為自己優於他人,不受任何約束,忽視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線。

 

5. 增上慢:偽造學經歷的求職者

案例:近年來,頻頻爆出一些公眾人物偽造學歷、履歷的事件。例如,有人謊稱畢業於名校,實際卻沒有接受過相關教育,甚至偽造學位證書。

分析:這些人尚未達到相應的能力和資歷,卻自認為已經具備,甚至向公眾炫耀。這是增上慢的表現。他們通過欺騙手段獲取名利,最終被揭穿後,信譽掃地。

 

6. 卑劣慢:詆毀他人的網路噴子

案例:在網路上,一些人通過造謠中傷他人來獲取關注。他們在他人取得成功時,發布誹謗性言論,試圖抹黑對方,以此掩飾自己的無能和不滿。

分析:這些人的行為體現了卑劣慢。他們意識到自己不如他人,卻不願努力提升,反而貶低他人的成就,試圖拉低他人來滿足自己的心理。

 

7. 邪見慢:傳播謠言的自媒體

案例:某些自媒體為了博取眼球,故意傳播虛假資訊和謠言,誤導公眾。例如,散布關於疫情的不實消息,導致社會恐慌,影響正常生活。

分析:這些自媒體運營者基於錯誤的觀念,堅信自己的謠言能帶來流量和收益,忽視了對社會的危害。這是邪見慢的表現。

 

高慢心的圍與危

高慢心讓我們無法清晰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容易做出偏離正道的選擇。這些案例中的人物,為了私利,肆無忌憚地欺騙、傷害他人,最終不僅損害了他人的利益,也毀掉了自己的前途。

我們需要反思,為什麼會陷入高慢心的陷阱?

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往往過度強調外在的成功和名利,忽視了內在的品德和人格培養。這種導向使人們追求表面的光環,而忽略了真實實力和道德的提升。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標籤化的時代,「天才」這個頭銜對一個十七歲的少女來說,既是榮耀,也是一種無形的枷鎖。當姜萍在預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後,這個標籤給她帶來的不僅是讚譽,更是難以承受的期待和壓力。

這讓我想起某些原本表現優秀,卻突然喪失學習動力的來訪者。某些來訪高中時因為優異的成績,被家長、老師等親朋好友視為「全村的驕傲」,結果漸漸活在了他人的期待裡,失去了學習的純粹動機,最終在重重壓力下選擇了不當的應對方式。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姜萍事件中,不只是學生陷入了這種心理困境,作為指導老師的王潤秋同樣未能倖免。

這反映出高慢心的影響可能會在師生關係中形成某種共振效應:教師對學生優秀表現的認同和期待,與學生對自身「天才」形象的執著互相強化,最終導致兩人都迷失在這種虛幻的光環中。

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當代教育環境中,「高慢心」是如何一步步侵蝕人的判斷力的?

在佛教的智慧中,「增上慢」——尚未達到某種境界卻自認為已達到——可能是最具破壞性的一種高慢心。它不僅會讓人高估自己的能力,更危險的是,它會讓人產生一種「特殊感」,認為一般的規則和限制對自己並不適用。

這和存在主義心理學的觀點基本一致,類似的心理狀態實質上反映了一種深層的存在焦慮。當一個人過度依賴外在評價來定義自我時,他實際上是在逃避面對真實的自己。

正如哲學家海德格爾所說,人往往會在「他人」中迷失自己。姜萍和她的老師或許正是陷入了這樣的困境:為了維持外界眼中的完美形象,他們選擇了背離內心的真實。

更深層次來看,這種現象折射出現代社會一個普遍的困境:我們太過注重結果,而忽視了過程的重要性;太過追求外在的成就,而忽略了內在的成長。

在這種價值觀的影響下,「成功」變得比「誠實」更重要,「顯赫」超過了「品格」的價值。這正是高慢心最容易滋生的土壤。

 

raw-image


走出高慢心的道路

克服高慢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持續的自我覺察和修正。

姜萍的故事讓我想起了一個古老的禪宗公案:

 

德山宣鑑禪師原本是一位精通《金剛經》的學者,自認為對佛法有深刻理解,決定前往南方挑戰禪宗大師。途中,他遇到一位老婦,向她購買點心。
老婦詢問他所攜帶的書籍內容,德山自豪地回答是《金剛經》的註釋。老婦接著問:「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您要點哪顆心?」
德山無法回答,意識到自己對禪的理解尚淺,遂前往參拜龍潭崇信禪師,最終開悟。

 

高慢心讓我們無法清晰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容易做出偏離正道的選擇。這些案例中的人物,為了私利,肆無忌憚地欺騙、傷害他人,最終不僅損害了他人的利益,也毀掉了自己的前途。

我們需要反思,為什麼會陷入高慢心的陷阱?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往往過度強調外在的成功和名利,忽視了內在的品德和人格培養。這種導向使人們追求表面的光環,而忽略了真實實力和道德的提升。

要避免高慢心的侵蝕,我們需要:

首先、自我認識與接納

坦誠地面對自己的能力和不足,接受真實的自己。認清自我,才能踏實前進,不斷成長。

其次、培養謙卑與學習心態

謙虛待人,虛心學習,承認他人的優點。吸取他人的經驗和智慧,豐富自己的人生。

其三、強化道德修養

重視品德培養,堅守誠信和責任感。道德是立身之本,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石。

其四、理性思考與獨立判斷

培養批判性思維,理性看待問題,不盲從他人。這樣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避免被誤導。

 

結語

高慢心的「七宗罪」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心理陷阱。它們阻礙了我們的成長,損害了人際關係,甚至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唯有放下執著,修習謙卑,才能看清真實的自己,獲得內心的平靜和智慧的增長。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誘惑的時代,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成功的意義。真正的成功,不僅在於外在的成就,更在於內在的品德和人格的完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實現內心的平衡與成長。

同理,若要讓教育真正實現它的使命:不是培養「天才」,而是培養能夠正直面對自己、懂得敬畏知識的人。在這個意義上,姜萍事件給我們上了一堂深刻的課,提醒我們重新思考: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註一]

姜萍事件源於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當時17歲的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姜萍在預賽中表現優異,獲得第12名,成功晉級決賽,因而被媒體稱為「天才少女」。然而,隨著比賽的推進,質疑聲逐漸增多,尤其是她的老師王潤秋被指控在預賽中違反規則,對姜萍提供不當幫助。

11月3日,主辦方最終公布結果,確認姜萍和王潤秋均未獲獎,並指出他們在預賽中違反了「禁止與他人討論」的規則。這一結果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與討論,許多人質疑姜萍的成績真實性,並對教育系統的腐敗問題表示擔憂。

事件後,姜萍的學校對王潤秋進行了處分,並強調將加強師德教育。此事件不僅揭示了競賽管理的漏洞,也引發了對於中專生的偏見和社會對教育公平性的反思。姜萍在這場風波中成為受害者,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質疑。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課程、講座或其他合作邀約,請來信studiomowen@gmail.com。   

74會員
74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容我說 的其他內容
正如柏林和韓炳哲所指出的,自由不應被道德化、功利化或規訓化,而應是個體對自我存在的真實追尋。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在這個充滿喧囂與紛爭的時代,靈魂的高貴,正在於它的獨立性和對自由的堅守。讓我們不再用他者的正義去評判他人的選擇,而是以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和尊重每一個獨特的生命。
療癒的真諦不在於追求完美,而在於接納真實的自己,勇於與他人連結。 正如歐文.亞隆所說:「當我們不再試圖完美時,我們才能真正地完整。」
我們習慣用止痛藥消除身體的疼痛,用社交媒體填補內心的空虛,用忙碌來逃避深層的困擾。但這些方法往往只能暫時掩蓋問題,而不能真正解決它。在某個安靜的時刻,當我們放下手機,停下腳步,內心那些未被說出的故事,那些真實的「痛」與「痛苦」,依然在那裡,等待被看見,等待被理解。
共情不同於同情。同情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對他人的困境表示關心或惋惜,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而共情則需要我們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真正理解他們的感受。
有時,它明明存在,我們卻意識不到。直到它不在了,我們才會發現它有多重要。那麼,我們該怎麼把它找回來呢?
人性的界限在某種程度上是模糊的。我們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麼。儘管我們有想要弄清楚自我身份的衝動,但我們永遠無法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只能不斷地去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永遠找不到最完美的那個。
正如柏林和韓炳哲所指出的,自由不應被道德化、功利化或規訓化,而應是個體對自我存在的真實追尋。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在這個充滿喧囂與紛爭的時代,靈魂的高貴,正在於它的獨立性和對自由的堅守。讓我們不再用他者的正義去評判他人的選擇,而是以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和尊重每一個獨特的生命。
療癒的真諦不在於追求完美,而在於接納真實的自己,勇於與他人連結。 正如歐文.亞隆所說:「當我們不再試圖完美時,我們才能真正地完整。」
我們習慣用止痛藥消除身體的疼痛,用社交媒體填補內心的空虛,用忙碌來逃避深層的困擾。但這些方法往往只能暫時掩蓋問題,而不能真正解決它。在某個安靜的時刻,當我們放下手機,停下腳步,內心那些未被說出的故事,那些真實的「痛」與「痛苦」,依然在那裡,等待被看見,等待被理解。
共情不同於同情。同情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對他人的困境表示關心或惋惜,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而共情則需要我們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真正理解他們的感受。
有時,它明明存在,我們卻意識不到。直到它不在了,我們才會發現它有多重要。那麼,我們該怎麼把它找回來呢?
人性的界限在某種程度上是模糊的。我們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麼。儘管我們有想要弄清楚自我身份的衝動,但我們永遠無法徹底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只能不斷地去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永遠找不到最完美的那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懂得慚愧,是願意真實面對自己的人; 願意懺悔,是智慧與勇氣的修學根基。 業力的前兆 通常惡業準備出現時,經常有身體不適、躁動不安、是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這時在業力尚未現前時,好好懺悔過往造作,還來得及懺悔、身心的障礙將逐漸減少。 如果惡業已經現前,這時的懺悔叫做"認
Thumbnail
「殺害比丘與沙彌、汙尼、毀像塔寺等,發露懺悔近無間。」有犯這一些五無間罪,五大類的無間地獄的罪業,近似無間地獄的罪,是相當重的。犯過這一些的,要深切地向 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求懺悔,將來才有得生西方淨土的因緣和機會。你對他製造違緣,「違緣」就是讓他修行困難,打擊他的信心,找他的麻煩,這就叫「違緣」
Thumbnail
《佛王誓約》在講述殊勝的伏藏,這樣的一本寶典相當重要。如果以前我們犯下諸如此類的罪業,現在知道造下這麼大的錯誤,就不要光陷在情緒裡。很多人知道犯錯了、做錯,就開始情緒化,心情盪到谷底,自暴自棄,人格偏差等,這些都是多的。做這麼多神經兮兮的假動作幹什麼?情緒化動作幹什麼?這些都多的,一件都不必做。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懂得慚愧,是願意真實面對自己的人; 願意懺悔,是智慧與勇氣的修學根基。 業力的前兆 通常惡業準備出現時,經常有身體不適、躁動不安、是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這時在業力尚未現前時,好好懺悔過往造作,還來得及懺悔、身心的障礙將逐漸減少。 如果惡業已經現前,這時的懺悔叫做"認
Thumbnail
「殺害比丘與沙彌、汙尼、毀像塔寺等,發露懺悔近無間。」有犯這一些五無間罪,五大類的無間地獄的罪業,近似無間地獄的罪,是相當重的。犯過這一些的,要深切地向 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求懺悔,將來才有得生西方淨土的因緣和機會。你對他製造違緣,「違緣」就是讓他修行困難,打擊他的信心,找他的麻煩,這就叫「違緣」
Thumbnail
《佛王誓約》在講述殊勝的伏藏,這樣的一本寶典相當重要。如果以前我們犯下諸如此類的罪業,現在知道造下這麼大的錯誤,就不要光陷在情緒裡。很多人知道犯錯了、做錯,就開始情緒化,心情盪到谷底,自暴自棄,人格偏差等,這些都是多的。做這麼多神經兮兮的假動作幹什麼?情緒化動作幹什麼?這些都多的,一件都不必做。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