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亞隆之子談《心靈時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喬納森的療程令父親備感困擾,結束不久後,他就停止為病人看診了。但他並未就此停筆,如今正埋首書寫他宣稱的封山之作。由於記憶力衰退,而且無法再和以前一樣長時間專注,看來這次是真的了。但如同朋友和家人,聞者莫不莞爾,因為説歸説,「這是最後一本了」,老先生已經說了十五年,可靈感及著作還是源源不絕。

《心靈時刻》的許多故事探討了治療中治療師與病人的關係、治療師在治療中的開放,以及從當下到治療師人生的自我揭露故事,並檢視了其帶來的轉變力量。這種個人分享往往能夠幫助病人重新認識親密關係,在要緊的地方得到成長。我在這一行雖屬初出茅廬,也發現這種分享確實非常有力量。然而,業內明顯不歡迎這種做法,家父為之痛惜不已。

父親離開了這一行,我才剛進來,眼見這種不尋常的脫節情形,我也感到震驚。常聽學生說,他們之所以選擇做治療師,是因為讀了《愛情劊子手》及《生命的禮物》,或這些書讓他們有信心自己可以成為治療師。透過這些書,父親在心理治療的研究和探討方面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但迄今少有治療師培訓課程重視他在當下人際關係上所做的工作。治療師的自我揭露,特別是在揭露個人私事方面,都被懷疑以待,避之唯恐不及。學生接受訓練之初,師長無不強調與病人建立深入的關係,卻又不鼓勵這種親密關係,難免讓他們困惑。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治療師在療程中對病人充分自我揭露,有許多成功案例。有人認為,這些技巧應該加以廣泛教導才對,但反對者仍大有人在。關於一些抗拒揭露最有力的說法,我這裡列出一份清單,當然,或許不夠全面,難免掛一漏萬: 

  ‧在精神醫學的傳統醫療模式中,精神科醫師應被奉為專家。

  ‧餘緒猶存的佛洛伊德空白螢幕理論。

  ‧治療師太過於開放,擔心病人會問令人困窘或尷尬的問題,甚至刺探隱私。

‧擔心病人與治療師之間會產生情愛或其他不當情感。(注意,其可能性會因兩性關係而大幅提升,女性治療師尤其可能。)

  ‧擔心如果治療師開放自己,可能會發生反移情,扭曲自己對病人的客觀觀察。

‧短期的「實證治療」及操作治療盛行,這類療法的治療按部就班,大多認為治療師是可以替換的。

‧以治療師而非病人為重心的想法難免導致自以為是,不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

  ‧最後,與我父親有關,有人總以為他天生魔力,這些技巧對他來說信手拈來,對別人卻行不通。(別聽他們的!道理很簡單,就只不過是要求我們對病人要開放、真誠,並以人相待而已。)

以上是一些抗拒治療師自我揭露的說法。但我也認為,在治療師的培訓上,事情雖然有點複雜,卻也不是毫無希望。儘管當下模式很少被納入治療課程,但有一些盛行的療法──從心理動態療法(psychodynamic)到正念(mindfulness-oriented)治療、依附療法(attachment-based approaches),以及夫妻與家人治療模式──都已經採用了其中的某些方面,尤其是檢視治療師與病人,以及他們與伴侶或家人之間的相處情況,並容許治療師對病人開放,坦然分享情緒回饋,對療程進行的狀況表達看法,同時要求病人對治療師的深入感受說出自己的感覺。這一類的情緒揭露具有多種特質,各有不同的用語,諸如啟發性metaprocessing)、一致性congruence)及真實性(authenticity)。一般來說,主要並非促進治療師與病人之間的關係,但卻是彼此開放並坦誠交流不可或缺的要素。

關係是療癒之本。父親經常祭出這項「法寶」。事實證明,這並非簡單的個人哲學,數十年來的研究已經強力肯定了此一核心理念。心理治療的理論與方法何止上百,究竟要採行哪一種可能會讓人不知所措。但若深入一點探討成功治療結果的源頭,結果卻不免令人驚訝,成功的最大要素在於病人的積極度。根據研究,積極度對結果所占的比重為百分之四十至五十,而且非治療師所能控制。治療師所能影響的,最重要的是治療聯盟,亦即治療師與病人的關係,治療成功與否,所占比重為百分之三十至五十。這兩項之外,療法與治療師的技巧則占餘下的百分之十至二十。*有鑑於此,很明顯的是,學習建立關係之為技巧的一部分是極有說服力的。而且這也是父親自我揭露的目的:揭露他自己軟弱的部分,為開放與弱點做出示範,讓病人投桃報李做出回應。

但多數心理治療療法卻很少把重心放在關係的建立上,並視之為無關緊要。充分的證據顯示,治療師與病人的合作是成功治療最重要的要素,捨此不為實屬自毀長城。    

但這並不是父親建立關係的唯一方法。舉例來說,病人與治療師可以攜手合作制定幫助病人的計畫。或者,治療師鍥而不捨的關注本身就足以激發強大的誘因。又或者,單單治療師溫暖而善解人意的陪伴,就彷彿父母或一個足以信賴的人在身邊。所有這些都有一個或多個理論根據。但其中最自然、最熟悉,似乎也最有效的,如本書故事中的親密關係,卻仍然受到質疑。

如此最符合人性且最熟悉的關係,我們為什麼會避之唯恐不及?是因為太難做到?太危險了?還是因為這需要治療師承受太多的情緒壓力?這在我看來都站不住腳。我們應該勇於做一個心靈雜技師,* 放開心胸與病人分享。據我所知,有些治療師確實做到了這一點──病人看重我們,我們分享自己──但總是畏首畏尾,好像犯了什麼禁忌似地,而不是全心投入,放手施為。

「有個精神科醫師的父親是什麼感覺?」我常被人問到這個問題。問的人總帶著先入為主的成見:對心理治療抱持懷疑(好像我是被騙子養大的),擔心我整個童年都是被放在心理衛生的顯微鏡下(結果一定有問題),要不就猜我學過心理操作的魔法(把我看成怪胎,最好敬而遠之)。我通常回說,我也說不清楚,因為沒有一個不是精神科醫師的父親可以比較。這就是我所了解的世界。但也不是這樣就過關了。十幾歲的時候,一家大報刊登了父親一張大照片,大字標題是「現實人生的裁判」。試想一下,這樣的光環罩頂,尤其是時當目中無人的青少年期,難免自以為是,自己老古板的父母根本無可救藥。

如父親之前所說,我刻意避開心理學這塊領域數十年,主要是因為我不想在他的光環陰影下走自己的營生道路。我被劇場吸引,在舊金山成立了群傻之怒(foolsFURY),一個充滿活力的非主流實驗劇團。二十年來,製作驚世駭俗的美好藝術,為老老少少開辦工作坊教學,舉辦藝術活動支持其他藝術聲音,巡迴演出,奇想連篇,追求二十一世紀的劇場新貌。一段美好的時光,卻也落得年華逐漸流逝,愧為三個幼小孩兒的父親。多虧了整個世界的舞台關閉(感謝新冠疫情),讓我得以認真思考生涯的改變,幾番反思,總算了解了劇場最有意義之所在,一切辛苦的排練,長時間的投入,不定期的演出,以及深度的個人探索,無非是生而為人應當幫助他人也有所為。這才是最重要的。從這個角度看,原來有個精神科醫師父親的意義早已深植我心,推動著我去幫助別人成為一個更充實、更完整的人。而要做到這一點,在我心目中,最佳的工具就是劇場與心理治療。

     寫了這麼多,絕不是有意要大談自己,而是要盡可能地分享自己對父親的感受,並對這本有關他個人旅程及治療的書表達敬意。父親竭盡思慮親密關係,我定當銘記,終生繼承。這裡為此書結尾,還想再分享幾個溫馨畫面。且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好嗎?他走完了六十幾年看病人的治療生涯,記憶飄零,僅剩一身風燭殘年,卻仍繼續前行,佝僂灰鬚,神色間有慈祥,有焦心,有始終如一的好奇。頭戴巴拿馬帽,推著助行器緩緩走過小徑,這邊看看,那邊瞧瞧,細心觀察,凡有所見皆分享予我們。

他工作一生,關懷病人,與他們營造親密關係,一同檢視人生的重大問題。他著作等身,闡述他的方法,但無論什麼方法皆以達成目標為依歸。歸根結柢,他的療法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讓他人看重我們,尋找意義,並以最豐富、最有用的方式分享自己。人生複雜,好壞並陳,且讓我們──治療師、病人、天下蒼生──承接這份資產,盡心盡力竭誠相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工坊文化的沙龍
165會員
202內容數
2025/05/13
班傑明.亞隆  (文章簡稱Ben)為近千位台灣與大陸的讀者做了一場精彩的演講。  Ben過去是個劇場工作者,目前則是心理治療師,尤其聚焦伴侶治療。他目前也努力結合劇場工作的經驗,心理工作,當助人更瞭解自己。此外,過去常常與父親歐文.亞隆(以下簡稱亞隆)合作寫「亞隆專欄」,裡面寫了很多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5/13
班傑明.亞隆  (文章簡稱Ben)為近千位台灣與大陸的讀者做了一場精彩的演講。  Ben過去是個劇場工作者,目前則是心理治療師,尤其聚焦伴侶治療。他目前也努力結合劇場工作的經驗,心理工作,當助人更瞭解自己。此外,過去常常與父親歐文.亞隆(以下簡稱亞隆)合作寫「亞隆專欄」,裡面寫了很多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5/02
  有些人,譬如蘇珊,對他們來說,一次安排完美的介入或深度對談就可以成全他們的需要,這樣的人算是少數。一般來說,我不提倡短時間治療,説老實話,這種一次性的面會在我看來算不上是完整治療。沒錯,長期以來我都強力主張長期治療。之所以如此理由很多,最重要的是,我最在意的是幫助人們真正了解自己,而這是要花很多
Thumbnail
2025/05/02
  有些人,譬如蘇珊,對他們來說,一次安排完美的介入或深度對談就可以成全他們的需要,這樣的人算是少數。一般來說,我不提倡短時間治療,説老實話,這種一次性的面會在我看來算不上是完整治療。沒錯,長期以來我都強力主張長期治療。之所以如此理由很多,最重要的是,我最在意的是幫助人們真正了解自己,而這是要花很多
Thumbnail
2025/04/25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Thumbnail
2025/04/25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第 1 章 當被照顧者慢慢失能時 ,需要兩種資源: 醫生跟神
Thumbnail
第 1 章 當被照顧者慢慢失能時 ,需要兩種資源: 醫生跟神
Thumbnail
越是在低潮處,越是直見本心的時候。
Thumbnail
越是在低潮處,越是直見本心的時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心理師出院後的生活和面對的挑戰,包括康復、家人及看護人的相處等,以及看護人的特色及相應的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心理師出院後的生活和面對的挑戰,包括康復、家人及看護人的相處等,以及看護人的特色及相應的困擾。
Thumbnail
想起因病逝世的亡夫,艾略特醫師依然難以釋懷,但他深知自己不能就此沉淪悲痛之中,因為諾亞,他的寶貝兒子,也同樣滿懷傷痛,而且他正處於敏感而纖細的青少年時期,任何問題都有可能讓他一步錯,步步錯,於是艾略特醫師下定決心來到寧靜鎮。
Thumbnail
想起因病逝世的亡夫,艾略特醫師依然難以釋懷,但他深知自己不能就此沉淪悲痛之中,因為諾亞,他的寶貝兒子,也同樣滿懷傷痛,而且他正處於敏感而纖細的青少年時期,任何問題都有可能讓他一步錯,步步錯,於是艾略特醫師下定決心來到寧靜鎮。
Thumbnail
 撰文/彰化縣 趙嘉瑞 從醫生的口中得知自己有精神疾病的那一天,我才知道我需要放慢腳步,雖然我知道我不再聰明可人,但是我知道我在上帝的眼中我是最佳的作品。 小時候我就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是我很喜歡讀書及學習新的事物。長大後,爸爸常常因為我的學業問題去
Thumbnail
 撰文/彰化縣 趙嘉瑞 從醫生的口中得知自己有精神疾病的那一天,我才知道我需要放慢腳步,雖然我知道我不再聰明可人,但是我知道我在上帝的眼中我是最佳的作品。 小時候我就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但是我很喜歡讀書及學習新的事物。長大後,爸爸常常因為我的學業問題去
Thumbnail
時光飛逝,今天是爸爸健康發生狀況緊急送醫後的第107天,趕緊來記錄一下這段奇幻旅程的最新狀況。
Thumbnail
時光飛逝,今天是爸爸健康發生狀況緊急送醫後的第107天,趕緊來記錄一下這段奇幻旅程的最新狀況。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日本的精神科醫師平光源,選些書中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日本的精神科醫師平光源,選些書中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20240325 今早抵達醫院尚未踏入病房,便被可愛的小護士攔下。說明了目前父親為了評估呼吸器拆除而在進行自主呼吸練習的狀況。今早的練習預計三個小時左右,目前進行到一半,但情況與上次相仿。當父親清醒時呼吸相當急促,而睡著後情況又大幅改善。主治醫生找不到原因也百思不解。
Thumbnail
20240325 今早抵達醫院尚未踏入病房,便被可愛的小護士攔下。說明了目前父親為了評估呼吸器拆除而在進行自主呼吸練習的狀況。今早的練習預計三個小時左右,目前進行到一半,但情況與上次相仿。當父親清醒時呼吸相當急促,而睡著後情況又大幅改善。主治醫生找不到原因也百思不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