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 Politics in Development(一)導論:性別與發展的流動實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988年,28歲剛拿到博士學位的Wendy Harcourt到印度參加文化和發展相關的討論會,帶著剛踏入研究的熱情侃侃而談非洲女性「殘割」如何既危險又基於錯誤觀念。與此相反的,台下聽眾臉色越來越凝重、一片寂靜,Harcourt不確定發生了什麼事,即便主席團不只一次遞上要求結束的小紙條,也還是以一種社運精神完成了發表。一結束,一位年長的學者站起來說:「你有什麼資格來告訴我們女性的身體是什麼?你來自歐洲,你的歷史和我們的歷史不同。我們已經厭倦了來自西方的這類批評!」

  2002年,同樣的女性「割禮」主題,Harcourt在義大利國會裡看到歐洲醫生們輪流投影出受害者的生殖器、膿瘡、傷疤以及小女孩的驚恐表情、婦女分娩時的吶喊,報告夾雜著相關的死亡統計數據。同樣的,台下一片寂靜,但卻是因為恐懼、不安還有油然而生的同情。當最後一位發言者剛準備開口,義大利總理終於抵達,這名來自坦尚尼亞的女性--一名人權活動家與記者--在致意之後轉向觀眾:「我不希望你們以為所有非洲人都仇恨陰蒂,也不希望你們認為所有非洲女性都遭受了今天這些投影所展示的駭人傷害。」在她的國家,甚至有頌揚陰蒂的詩歌,隨後用了斯瓦希里語朗誦出來。活動還是在歡快的氣氛下結束,而這段尷尬的小插曲不只讓總理快速的結束了他本來的演講,也讓Harcourt開始反思,這兩場相距14年、相同主題的會議,同樣的「歐洲做法」為什麼讓人感到不自在,又為什麼反割禮的非洲女性願意妥協,儘管認為這些影像強化了對非洲的刻板印象。


  這兩場印象深刻的經驗讓Harcourt在研究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是否以西方歷史進行再殖民、忽略了主體脈絡,又或者展演了不對等的權力結構,更重要的是,現在是誰在為誰發聲?誰的故事?誰在訴說?


***


  在參加多場發展相關會議後,Harcourt發現到性別很難被納進發展的重要論題,戰爭、飢荒、經濟、醫療等等,被視為更重要和緊急的hard issue。而除此之外,引導政策發展的專家們往往強人所難的要求性別研究者要理解各個領域的發展,「如果不懂經濟就不要跟我談其中的性別」,讓性別向度的討論空間萎縮,被排擠到邊緣。撰寫''Body Politics in Development''這本書的企圖,正是為一般大眾、倡議者,以及會議桌上旁邊的白男人專家,打開我們做性別的視野,看見屬於個人的身體、面向大眾的政治如何交織,在發展議題上如何產生影響。

  所以在這本書的一開始,Harcourt定義了性別(Gender)、女性主義(Feminism)、異性戀常規(Heteronormativity)幾組辭彙的意義,同時也擺出他的基本立場,粗略來說,性別是流動(fluid)和被建構的、女性主義處理性別二元問題,也包了男性、異性戀常規讓我們看見和質疑先在的男女預設,也由此採取超越本質論(Essentialism)、當重寫身體的「真理」之立場。作者汲取傅柯的理論資源,以生命政治(bio-politics)來談我們的身體如何政治地展開。就傅柯而言,個人即政治,政治與個人不是垂直單一地從屬關係,而是水平縱橫的交織。研討會上的西方歷史解釋、跨國企業的進步論述、非西方國家的女性作為勞動庫、是性工作者也是天主教徒的貧民窟女性、聯合國將女性視為需要發展的對象、誰已開發又誰待開發、身體被數據化且均質的擺進政策討論的框架中、對人類的想像是白男人。種種實例我們看到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女性主義如何再現於個別的身體,身體成為權力鬥爭的場域,是更原初的和「place-based」。


***


  有趣的是,在上述意義下,「性別與發展」(gender and development)被作者視為一組不斷演進的策略。作者整理了1990年聯合國會議外的NGO組織抗議、1995年北京婦女大會的願景以及後來聚焦在可量化和提升女性發展的教育指標,忽略了原先對人權、反暴力的訴求。公民社會作為反動的力量,政治性展現在如FD(Feminism Dialogues)較為開放的討論活動,透過主體發聲,讓更多事件能夠被命名(Naming),被繼續訴說,重寫歷史。


  「性別與發展」作為整本書的論題,跨及政治、生殖與生產、受暴與性化、以及科技,「性別」與「發展」巧妙呼應彼此,在「發展」這麼一個運動的概念之中,存在以各種方式流動的「性別」。運動與流動,微觀的性別議題與宏觀的發展問題緊緊相連,比如獲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戈丁(Claudia Goldin),也是歷史上第三位獲得此獎的女性,所研究的「嬰兒與宏觀經濟學」,指出失衡的家務分工型態對生育率的影響

  Harcourt認為我們應該模糊公私領域的二元劃分,透過對話讓私領域民主化,他同意Cornwall所說,應當拒絕某種便宜行事、績效量化的「輕量版賦權」與「輕量版民主」。取消這背後進步論和目的論取向的「某種價值唯一」的論述,改以生命政治的角度談論性別與身體的多元發展。或許,我們可以借用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的說法,將進步(發展)視為一種演化過程,把「朝向我們希望的去演化」改成「從我們的確知道的去演化」。




【延伸閱讀】

《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下):擺脫二元框架的思考進路

《性的正義》(一):身體變成戰場,最高級的可幹性(fuckability)

生態女性主義(四):倫理學的轉向,身體流動、異化、缺場與死亡

政治的門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女子簡阿貞
25會員
115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台灣女子簡阿貞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2025/04/28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2025/04/26
  在這三層身體意義下,Pérez筆下的神力女超人分裂出兩種身份:來自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以及作為消費文化品牌的神力女超人。前者是女神,作為完美存在的第一層國家的身體,後者是鐵娘子,在資本主義侵染下被固化為第三層可被戀的身體。至於第二層,則是在兩者之間,使神聖世俗化、消費主義神聖化的能動身體。
Thumbnail
2025/04/26
  在這三層身體意義下,Pérez筆下的神力女超人分裂出兩種身份:來自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以及作為消費文化品牌的神力女超人。前者是女神,作為完美存在的第一層國家的身體,後者是鐵娘子,在資本主義侵染下被固化為第三層可被戀的身體。至於第二層,則是在兩者之間,使神聖世俗化、消費主義神聖化的能動身體。
Thumbnail
2025/04/24
  「神力女超人」究竟是賦權女性?還是加劇對女性的物化?這個爭議也燒到了聯合國。2016年,「神力女超人」原被任命擔任聯合國女權大使,在內部員工抗議連署社會輿論下,最後聯合國撤銷了此一決定。
Thumbnail
2025/04/24
  「神力女超人」究竟是賦權女性?還是加劇對女性的物化?這個爭議也燒到了聯合國。2016年,「神力女超人」原被任命擔任聯合國女權大使,在內部員工抗議連署社會輿論下,最後聯合國撤銷了此一決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女書》是湖南女性獨有的文字,為四百年的女性書寫傳統。中國歷史向來為男人書寫,《女書》的發現,重現了農村婦女在歷史的位置。 女性的一生總是經歷不同的折磨和苦難。糅合傳統和現代舞蹈元素,以女性的苦難書寫,編舞者的感性透過舞者纖細的肢體語言、豐
Thumbnail
《女書》是湖南女性獨有的文字,為四百年的女性書寫傳統。中國歷史向來為男人書寫,《女書》的發現,重現了農村婦女在歷史的位置。 女性的一生總是經歷不同的折磨和苦難。糅合傳統和現代舞蹈元素,以女性的苦難書寫,編舞者的感性透過舞者纖細的肢體語言、豐
Thumbnail
倖存的慰安婦受害者,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了,可是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或許,這其中還包含她自己。
Thumbnail
倖存的慰安婦受害者,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了,可是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或許,這其中還包含她自己。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歷史不僅會審判我們總統的作為,更會評判我們是否讓種族主義政黨執政。 -83歲女作家,安妮·艾諾
Thumbnail
歷史不僅會審判我們總統的作為,更會評判我們是否讓種族主義政黨執政。 -83歲女作家,安妮·艾諾
Thumbnail
書名: 化學課 作者: 邦妮.嘉姆斯 譯者: 白水木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9/05 評分: 🌕🌕🌕🌕🌕 (滿分五分🌕)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1960年代女性的困難,聰明又美麗的女人尤其困難。伊莉莎白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科學家,在那個女性地位極低的時代,不管她做
Thumbnail
書名: 化學課 作者: 邦妮.嘉姆斯 譯者: 白水木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9/05 評分: 🌕🌕🌕🌕🌕 (滿分五分🌕)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1960年代女性的困難,聰明又美麗的女人尤其困難。伊莉莎白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科學家,在那個女性地位極低的時代,不管她做
Thumbnail
閱讀的過程裡,時時讓人反思,在歷史的敘事裡,時常是以男性的視角來記載與論述,而回到每個時代之中,女性是如何思考與行動,往往是被忽視的一環。在這個故事裡,藉由嫁妝五斗櫃中的字條,開展出百年來女性在台灣社會中的轉變,而這些成長的記憶裡,實則隱藏著關於土地的傷痕,這樣的味道,有如黑糖焦香苦甜的複雜滋味。⁣
Thumbnail
閱讀的過程裡,時時讓人反思,在歷史的敘事裡,時常是以男性的視角來記載與論述,而回到每個時代之中,女性是如何思考與行動,往往是被忽視的一環。在這個故事裡,藉由嫁妝五斗櫃中的字條,開展出百年來女性在台灣社會中的轉變,而這些成長的記憶裡,實則隱藏著關於土地的傷痕,這樣的味道,有如黑糖焦香苦甜的複雜滋味。⁣
Thumbnail
本文以及我接下來的文章都不打算詳談與介紹什麼是「女性主義」(feminism),對,我才不會自曝其短,花時間跟你們各位詳細介紹那繁複龐雜、盤根錯節的婦運史!而且,本系列專欄的目的就是想要推廣一個概念:「人人都可以是女性主義探險家!冒險者!勇敢的航海王!」
Thumbnail
本文以及我接下來的文章都不打算詳談與介紹什麼是「女性主義」(feminism),對,我才不會自曝其短,花時間跟你們各位詳細介紹那繁複龐雜、盤根錯節的婦運史!而且,本系列專欄的目的就是想要推廣一個概念:「人人都可以是女性主義探險家!冒險者!勇敢的航海王!」
Thumbnail
為女性辨明方向的吳爾芙 趕在婦女節前看畢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這部收錄了吳爾芙兩次在劍橋大學的演講,書中充分發揮了文人的魅力,演講題目是「女性和小說」,驚喜她以散步的調子「出門去追求真理」。 她不斷提問,從前人到自己那個時代,女性經歷的困難是什麼、談女性在社會的定位、談身份的自覺。
Thumbnail
為女性辨明方向的吳爾芙 趕在婦女節前看畢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這部收錄了吳爾芙兩次在劍橋大學的演講,書中充分發揮了文人的魅力,演講題目是「女性和小說」,驚喜她以散步的調子「出門去追求真理」。 她不斷提問,從前人到自己那個時代,女性經歷的困難是什麼、談女性在社會的定位、談身份的自覺。
Thumbnail
三月,這樣一個月份,讓我突然想到可以分享這篇之前寫的心得。
Thumbnail
三月,這樣一個月份,讓我突然想到可以分享這篇之前寫的心得。
Thumbnail
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埃爾溫‧奧 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有一組相片,採用五秒左右的動畫來表現,人物都是女 子,而且涵蓋不同民族,意在表達「普遍性」,每個女子都是由側身緩緩轉向正面,輕 聲說出兩到三個字…。
Thumbnail
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埃爾溫‧奧 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有一組相片,採用五秒左右的動畫來表現,人物都是女 子,而且涵蓋不同民族,意在表達「普遍性」,每個女子都是由側身緩緩轉向正面,輕 聲說出兩到三個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