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與改變-你到底被什麼而影響?

影響與改變-你到底被什麼而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在公司發現一種神奇的現象:在早上八點進辦公室的時候,如果大部分的人表現出亢奮且積極態度的話,剩下的一小部分的人也會受到群體的影響開始努力進取的工作;但是如果在進辦公室的時後,只要有一兩個人出現鬆散糜爛的態度,整個團隊都會開始淪陷於低靡負面的工作狀態。

 

即使是最早發現這個狀態的我,也免不了會受到群體的影響,可能會有人覺得,這不是很正常的嗎?在公司誰不是想要領多少薪水就做多少事?但是在團體當中,為什麼一個負向的人帶來的影響,會高過於一群人帶來的正向影響?

 

 

美國空軍學院曾經做了一項研究:<不良的體能會傳染嗎?>,研究人員找來了將近三千五百名學生,他們想要了解為什麼有些人的體能狀態進步的比其他人多,所以記錄下他們在軍校四年期間的身體狀況。

 

結果顯示團隊中的體能水準差異很大,身體一開始就比較健康的人,本來就可能進步的更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發現,在決定團隊的整體健康方面,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應該是團隊中體能最好,或最有領導力的人,但是研究結果顯示,紀律較差的人最能影響整個團隊的表現,他們對於體能屬於中間值的人來說影響力最大,也就是說體能表現沒那麼好的人,會跟隨著體能最差的人一起退步。

 

這項研究果也顯示,積極性高的同事,在與不那麼投入的同事一起工作時,很可能會感覺相當的挫敗。

 

這讓我想到國中時期加入田徑隊的時候,的確也出現過類似的事情。在跑三千公尺時,體力好的學長姊會在一開始就按照自己的速度匹配體力,而且能不受外在的影響超過一個又一個隊員,但是體力處於團隊中間的我卻時常受到體力最差的隊員影響,總會覺得往上拚也贏不了學長姊,反正只要不是最後一個抵達終點被處罰就好,所以反而會受到體能差的隊員的蠱惑,慢下來「陪跑」,想當然耳後果就是,我的體能極限再也上不去,始終無法達到自我突破。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在從小到大的競爭機制中,總是會先淘汰掉最後幾名的人,宏觀來想是盡可能的維持整體團隊的水準,微觀來想就是想要避免中間能力者受到尾端能力者的影響,因為缺乏動力的人,必定會拉著你一起退步。

 

 

但是中間能力者要怎麼才能逃脫被影響的結果?答案是你必須要對你所在做的事情感到「著迷」,光是有熱情和恆心並不足夠,熱情能讓你對事物感到有興趣,但是不能保證你不會只是三分鐘熱度,恆心或許可以讓你維持一定的水準,但是你可能相對的也會感到疲乏。但是「著迷」,則會讓你甘願付出所有,擁有單一專注力和不屈不撓的驅動力,能讓一個智力不如別人的人取的更大的成就,就像個帶把刀就上戰場的戰士。若是太抽象,也可以想成就像「進擊的巨人」中的艾連,他的「著迷」是消滅所有的敵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以及保護他所愛之人,他可以扛下所有並消滅世界上80%的人類,但是當然,著迷也同樣的必須付出相對應的代價。

 

其實不用把「著迷」想的離我們太遙遠,在現實中也有許多人對於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感到著迷,如台灣首位世界羽球球后戴資穎、日本棒球選手鈴木一郎、美國喜劇演員傑瑞·賽恩菲爾德等等,他們的共通點,都是對自己的目標有著極大的熱忱和毅力,讓著迷驅動著自律和對抗挫折的能力,瘋狂的努力且視恐懼為病。

 

崔維斯·卡蘭尼克在一開始創建優步(Uber)的時候遇到巨大的挑戰,包括技術層面上要怎麼在城市交通複雜和消費者需求各不相同的情況下,有效率的把車子送到人們身邊,以及如何正確的匹配司機的數量,而其中最大問題是牽扯到了政治問題,在美國計程車服務幾乎是壟斷的型態,這代表著Uber必須和一堆有影響力的利害關係人(交通機構、州政客等)對抗,並面臨著對方激烈的抵制。

 

但是卡蘭尼克並沒有因此感到恐懼,他認為計程車司機和監管機構都還停留在過去,並且是把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置於顧客利益之上,對於那群人的腐敗行為,卡蘭尼克成為了對抗政府干預技術創新的鬥士。或許他的行為將會帶給他自己不小的麻煩,也會很討人不喜歡,但是也猶如Uber的一位投資者所說:「若想要成為現狀的破壞者而同時不當個混蛋,是很難的。

 

其實看到這句話時也讓我想到,人類都喜好安於現狀,所以當出現一個想要破壞現狀的人,多少都會感到憤怒和焦慮吧,就像身為國際認定之「行人地獄」的台灣,政府做出的交通政策-未禮讓行人罰款6000元,出現了幾則因禮讓行人而導致的車禍,或是白目行人故意占用道路挑釁駕駛的新聞,因此遭到人民憤怒又強烈的反抗,甚至出現「政策擾民」的稱呼。

 

而我在思考的是,這些交通事故會不會是基本歸因謬誤呢?車禍的原因會不會是因為後車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或是前車車速過快,而看到行人時又突然的緊急煞車導致?真的是因為要禮讓行人而造成車禍的嗎?

 

當然想要脫離「行人地獄」稱號的台灣,免不了的總是需要有改變,而會不會政府正好就是那個破壞現狀的混蛋?其實我相信,若人民能自動自發的禮讓行人,行人也能禮貌的對待駕駛,當我們能共同打造一個友善的交通環境時,《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34條修正案,將能名存實亡。

 

 

 

「卡蘭尼克說:『如果你愛上一個想法,就直接去行動。因為當你這麼做時,不論是贏還是輸,都是值得的努力。如果你有愛,做起事來會更容易。』」

-著迷,甘願賭上所有(作者:Robert Bruce Shaw)

 

 

 

 

 

 

 

 

 

 

avatar-img
Smile 的迭代筆記
0會員
21內容數
用Smile擁抱生活,創造更大的可能性:) 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成長的契機,而我更熱衷於分析這些經歷並轉化為紀錄。這裡,將是我分享洞見與實踐的反思平台,同時也提煉一套我個人思維模式。未來,我會在這裡陸續分享更多的心得與應用。如果你也渴望進步、追求卓越,歡迎與我交流,讓我們一同啟發更大的格局與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mile 的迭代筆記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都想認識自己並成為真實的自己,但性格測驗可能會限制人們的潛力。文章提倡不斷嘗試和創造自己,並強調改變的重要性。引用故事和名言,鼓勵人們重新認識自己,擺脫創傷的束縛,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並建立一個正面的環境來幫助自我成長。
某些人如何面對預期外情況,而不感到擔心,而有些人則容易恐慌?反脆弱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這時的思維。
培養毅力難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瞭如何在生活中把行為轉變成習慣的四個有效方法。從每天的計畫到身處的空間,這些建議都能幫助你成功建立新的習慣,並克服做某件事情困難的感覺。要讓習慣成為你的力量,不只是執行,也充滿滿足感,一步一步的改變就是正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想知道如何在談判中取得雙贏局面?這篇文章內容涵蓋自我訓練、談判技巧與重要小技巧。這也包括如何運用高EQ的方式處理談判情境,以及如何表現出好奇心和練習拒絕的重要性。
本文提出如何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停止被害怕所困擾的方法。探討了在感情和生活上的不安全感及對未來的恐懼,並提供靈感來源以及針對自我療癒的建議。
每個人都想認識自己並成為真實的自己,但性格測驗可能會限制人們的潛力。文章提倡不斷嘗試和創造自己,並強調改變的重要性。引用故事和名言,鼓勵人們重新認識自己,擺脫創傷的束縛,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並建立一個正面的環境來幫助自我成長。
某些人如何面對預期外情況,而不感到擔心,而有些人則容易恐慌?反脆弱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這時的思維。
培養毅力難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瞭如何在生活中把行為轉變成習慣的四個有效方法。從每天的計畫到身處的空間,這些建議都能幫助你成功建立新的習慣,並克服做某件事情困難的感覺。要讓習慣成為你的力量,不只是執行,也充滿滿足感,一步一步的改變就是正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想知道如何在談判中取得雙贏局面?這篇文章內容涵蓋自我訓練、談判技巧與重要小技巧。這也包括如何運用高EQ的方式處理談判情境,以及如何表現出好奇心和練習拒絕的重要性。
本文提出如何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停止被害怕所困擾的方法。探討了在感情和生活上的不安全感及對未來的恐懼,並提供靈感來源以及針對自我療癒的建議。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連載11年的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4月9日風光完結。從第一季人類之敵出現,到第四季巨人翻轉為人類工具。作者諫山創並非單純想創造一個少年擊倒巨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更為複雜的事情。我試圖以哲學,宿命論,後殖民等觀點剖析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經一度被他們所支配的恐怖...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連載11年的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4月9日風光完結。從第一季人類之敵出現,到第四季巨人翻轉為人類工具。作者諫山創並非單純想創造一個少年擊倒巨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更為複雜的事情。我試圖以哲學,宿命論,後殖民等觀點剖析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經一度被他們所支配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