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介入治療的發展與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靜脈介入治療的發展與挑戰

1. 靜脈介入治療的興起

🔴 靜脈介入治療在過去十年快速發展 🔵 2004年開始,表淺靜脈領域出現內靜脈消融技術 🟢 射頻消融與傳統剝脫術效果相當,但生活品質更佳

2. 深靜脈介入治療的應用

🔴 深靜脈支架植入用於血栓性非血栓性適應症 🔵 靜脈支架市場預計年增長率8.5%,2030年達25億美元規模 🟢 相比之下,胸主動脈支架市場增長率僅3.5%,規模較小

3. 過度使用的疑慮

🔴 有醫生建議即使輕度狹窄(<50%)也可考慮支架植入 🔵 May-Thurner綜合徵診斷可能被過度使用 🟢 健康志願者中80%存在May-Thurner綜合徵的影像學特徵

4. 技術操作的挑戰

🔴 靜脈支架植入與動脈支架有顯著差異,需要專業技能 🔵 靜脈支架失敗原因多為技術不當,而非解剖或抗凝問題 🟢 操作者需要經驗積累才能成為專家,了解技術局限性

5. 金錢誘因與倫理考量

🔴 存在不必要醫療的問題,需要警惕貪婪行為 🔵 血管介入醫生應成為提供最適當治療的榜樣 🟢 需平衡技術發展、資金需求與道德責任

6. 深靜脈血栓(DVT)的流行

🔴 DVT發病率上升,原因包括人口老齡化和診斷技術改進 🔵 1/3的DVT患者會發生肺栓塞,50%會發展為嚴重的血栓後綜合徵 🟢 C4-C6期慢性靜脈疾病患者10年死亡率達25%

7. 靜脈疾病的誤解與忽視

🔴 歷史上更關注動脈疾病,忽視靜脈疾病的普遍性 🔵 醫學教育中對深靜脈疾病的重視不足 🟢 其他專科正在接管靜脈疾病治療領域

8. 急性DVT介入治療的爭議

🔴 三項隨機試驗結果顯示介入治療有效但存在爭議 🔵 介入治療可改善症狀,但也存在併發症風險和高成本 🟢 正從溶栓療法轉向導管抽吸血栓切除術

9. DVT介入治療的適應症選擇

🔴 適合介入的患者:有症狀的髂股靜脈或腔靜脈DVT,發病14天內 🔵 基線VILLALTA評分<10的患者不太可能從介入中獲益 🟢 建議對威脅肢體或抗凝無效的有症狀患者進行介入

10. 血栓後綜合徵的治療

🔴 94%的靜脈性腿潰瘍患者存在深靜脈系統問題 🔵 同時處理深靜脈和表淺靜脈反流可達81%的潰瘍癒合率 🟢 歐洲指南建議對有靜脈流出梗阻的潰瘍或殘疾症狀患者使用支架

11. 髂靜脈壓迫綜合徵(NIVL)的處理

🔴 NIVL患者從無症狀到急性DVT有不同表現 🔵 支架植入後只有60-70%的患者症狀緩解,15%可能惡化 🟢 主要建議對C4-C6期患者進行支架植入

12. 靜脈介入手術技巧要點

🔴 清除90%以上的血栓,提供足夠的支架內流和流出 🔵 使用****血管內超聲(IVUS)指導支架植入,可提高2年通暢率 🟢 選擇適當尺寸的支架,延伸至外髂靜脈或腔靜脈

13. 改善靜脈疾病治療的建議

🔴 定義適當治療標準,提高醫療專業人員的認識 🔵 建立多學科團隊和卓越中心,集中治療複雜病例 🟢 通過審計和認證來識別和管理不適當的治療

結論

🔴 慢性靜脈疾病是一個被忽視的公共衛生問題 🔵 DVT介入治療將持續增加,需要提高認識和改善培訓 🟢 適當治療的關鍵在於教育和遵循科學指南

靜脈介入治療領域正經歷快速發展,但同時面臨過度使用和技術挑戰的風險。醫療專業人員需要平衡創新治療與患者安全,提高對靜脈疾病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通過制定適當的治療標準、加強教育培訓、建立多學科團隊,以及實施有效的審計機制,可以確保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未來,靜脈疾病的管理將需要更多的關注和資源投入,以應對這一被低估的公共衛生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3會員
244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2025/05/08
肥厚性心肌病變 (HCM) 的全新視角與治療進展 疾病概覽:定義與機制 🔴 肥厚性心肌病變 (HCM) 被定義為在沒有其他原因的情況下,心肌發生的基因性或家族性介導的增厚。其診斷標準是心室壁厚度超過 1.5 公分,或在有家族史或已知基因突變的情況下超過 1.3 公分。 🟢 增厚區域多變,最
2025/05/08
肥厚性心肌病變 (HCM) 的全新視角與治療進展 疾病概覽:定義與機制 🔴 肥厚性心肌病變 (HCM) 被定義為在沒有其他原因的情況下,心肌發生的基因性或家族性介導的增厚。其診斷標準是心室壁厚度超過 1.5 公分,或在有家族史或已知基因突變的情況下超過 1.3 公分。 🟢 增厚區域多變,最
2025/05/08
姿勢性心搏過速症 (POTS):一項大規模調查與長期追蹤的重點發現 姿勢性心搏過速症 (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是一種重要的慢性疾病。其廣泛定義包括慢性病、心搏過速以及全身不適 ('feel like crap')。患者常會
2025/05/08
姿勢性心搏過速症 (POTS):一項大規模調查與長期追蹤的重點發現 姿勢性心搏過速症 (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是一種重要的慢性疾病。其廣泛定義包括慢性病、心搏過速以及全身不適 ('feel like crap')。患者常會
2025/05/08
主動脈瓣逆流:不斷變化的診斷與管理現狀 主動脈瓣逆流 (AR) 是一種心臟瓣膜疾病,儘管它可能看似不顯眼,但實際上該領域的評估方式正經歷重大變化,預計診斷和治療指南也會隨之調整。與其他瓣膜疾病一樣,AR 的發病率隨年齡顯著增加。了解如何診斷以及何時介入治療這些情況至關重要。 診斷與病理機制
2025/05/08
主動脈瓣逆流:不斷變化的診斷與管理現狀 主動脈瓣逆流 (AR) 是一種心臟瓣膜疾病,儘管它可能看似不顯眼,但實際上該領域的評估方式正經歷重大變化,預計診斷和治療指南也會隨之調整。與其他瓣膜疾病一樣,AR 的發病率隨年齡顯著增加。了解如何診斷以及何時介入治療這些情況至關重要。 診斷與病理機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瞭解損傷循環的六個步驟對於預防和治療損傷至關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損傷循環的過程以及預防和打破損傷循環的方法。
Thumbnail
瞭解損傷循環的六個步驟對於預防和治療損傷至關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損傷循環的過程以及預防和打破損傷循環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運動中使用運動牙套對於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不同類型的運動護牙套以及訂製產品的介紹。作者張添皓醫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建議運動愛好者在進行容易有肢體接觸或撞擊機率高的運動時,配戴運動牙套,以降低牙齒外傷和斷裂的風險。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運動中使用運動牙套對於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不同類型的運動護牙套以及訂製產品的介紹。作者張添皓醫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建議運動愛好者在進行容易有肢體接觸或撞擊機率高的運動時,配戴運動牙套,以降低牙齒外傷和斷裂的風險。
Thumbnail
許多人聽過心流(Flow)這個概念,也知道心流能夠提高效率,但卻不知道如何掌握心流,讓自己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本文將介紹心流的概念、特徵、心流模型及如何進入心流狀態,幫助職場人士更好地運用心流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許多人聽過心流(Flow)這個概念,也知道心流能夠提高效率,但卻不知道如何掌握心流,讓自己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本文將介紹心流的概念、特徵、心流模型及如何進入心流狀態,幫助職場人士更好地運用心流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正念
Thumbnail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Thumbnail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Thumbnail
大腿根部有卡住的感覺,坐、立皆疼痛不適,走路一拐一拐地。 經初步運動練習後,明顯感到疼痛減輕,行走輕鬆也更有力。
Thumbnail
大腿根部有卡住的感覺,坐、立皆疼痛不適,走路一拐一拐地。 經初步運動練習後,明顯感到疼痛減輕,行走輕鬆也更有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