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經驗
含有「身體經驗」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聽心理沙龍
2024/02/22
強迫症:大腦神經迴路與治療方向
強迫症 (OCD) 患者經常會對強迫性的想法、衝動或圖像產生厭惡情緒,例如焦慮、恐懼和厭惡。這篇文章介紹了與強迫症相關的神經迴路研究,並探討了形成強迫症的方式。內容包括多個神經迴路模型以及實際例子,以期能提供對強迫症的更深入理解。
#
神經
#
焦慮
#
儀式
11
3
Grace San
喜歡
背側認知迴路(dorsal cognitive circuit)←我應該屬於這一類。 我吃血清素10幾年,感覺藥物起不了作用,是不是吃了多巴胺的藥就會活化多巴胺?
學校心理師的日常隨想的沙龍
2023/09/14
有關係就沒"問題"(下)
說到要撐出空間,對多數人來說還是滿抽象的概念。精確一點來說,就是讓自己在面對緊急、危機事件或突發狀況時,能夠嘗試平撫情緒或身體的壓力反應,而讓自己能稍微維持在還可以整理思緒、梳理情境再擬定回應策略的狀態。
#
壓力
#
自我覺察
#
身體經驗
5
留言
聽心理沙龍
2023/02/10
創傷帶來的身體凍結與關閉
當我們身體處於失調時,如凍結或關閉,我們的前額葉皮質層就會當機,無法進行邏輯性的認知思考,同時邊緣系統,透過強烈的情緒來因應威脅,促使本能生存的行為,這是一種為了保護自己的無意識反應。而凍結與關閉,這兩者是不同的現象,儘管它看起來都是無法移動的狀態,因此我們經常會混淆,甚至將兩者當作相同的狀態...
#
凍結
#
關閉
#
自律神經失調
16
1
零
喜歡
文章中有提到依附風格,想請問依附風格會在成長中有所變化嗎?還是從小就奠定且無法改變了?
聽心理沙龍
2022/10/18
Somatic Experiencing 訓練結束亦開始
SE課程結束後,也過了一陣子,「感覺」仍隨著《起風了》,吹過高山、吹過海洋、吹過草原、吹過湖泊、吹過曾經一宿的木屋、吹過我的臉頰,這一拂,是否也曾短暫地停留在祂的臉龐? 結束前,邁向開始,同時也正步入結束,如同樹葉飄落大地,再成為大樹的養份循環著。 結束了三年的課程,在結束前早已邁向開始.....
#
雜想
#
身體經驗創傷療法
#
身體經驗
9
留言
聽心理沙龍
2022/01/04
看著身體,拾回涵納創傷的自癒力
身體是個容器,當人們能感覺到容器時,情緒和感覺就不會因為包含其中而感到不知所措。 在這裡我會介紹簡單幾種提升覺察身體意識的方法,重新與身體接上線,開發身體容器,讓身體成為您的日常資源。 1. 自我擁抱 2. 追蹤感官感受 3. 定位 4. 根植大地 5. 滴定 6. 擺盪
#
創傷
#
根植大地
#
感官
12
留言
聽心理沙龍
2021/03/17
心理治療一隅:快樂伴隨著傷痛
我依然走著,看見地上一閃一閃的,是金色的石頭,像沙漠的細沙,拿起來,都會從手中流出去,我再次捧起,再次從指縫流出去。當金色石頭短暫在手上停留,我感到安心且有自信的感覺,有種被包覆的感覺。 「如果可以拿起,你會怎麼拿著,怎麼帶著它?」 我說 他雙手捧著說......
#
心理治療
#
人智學
#
身體經驗
6
留言
聽心理沙龍
2020/08/21
按下心理鍵,療癒過往傷痛 ─ SIBAM 模式 (金繼的想像)
按下心理鍵 (psybone) 如同金継ぎ (kintsugi),重組一段突如其來的破碎歷史,不是撿拾覆蓋,而是將裂痕與修復視為生命中的事件。透過粉末狀的金、銀或生漆修補甚至凸顯裂縫的美,這樣的復原過程,逐漸涵納、承載痕跡的不可抹滅性。 創傷的復原過程亦同,它是一個活生生的「影像」或「情緒」....
#
創傷
#
SIBAM
#
身體經驗
7
2
聽心理
喜歡
您好:您指的是參考資料那本書嗎?裡面有解釋也有療癒方法。也推薦 彼得列文博士 另一本中譯本 免於疼痛的自由,這本裡面談比較多療癒的方式,以上給您參考。您也可以到書店翻閱感受一下。
聽心理沙龍
2020/04/20
無窗之屋 ─ 禁錮之身
「溫暖的釋放」,是神經系統重新調整的徵兆,身體開始發展出新的神經路徑,這條路徑會幫助個案面對未來困境。 這是一次困難且具挑戰的歷程,對於目前正在承受身體痛苦的他來說,很難想像他需要多大的內在力量及太太的支持才有辦法做到此刻的溫暖。
#
創傷
#
心理
#
健康
4
留言
聽心理沙龍
2020/03/25
創傷隱藏在神經系統裡
- 帶來創傷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發生當下的經驗 - 受傷的人們,他們的神經系統活在過去,但身體卻活在當下。強烈的迷失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出現,記憶不斷與現實交疊。他們在凍結與顫抖間擺盪,總是會掉入負向漩渦中,而停止擺盪。我們必須在來回擺盪中,面對創傷的記憶,承認那摧毀我們的一切,找尋存在的意義。
#
創傷
#
迷走神經
#
身體經驗
9
1
DC Liao
喜歡
朋友分享這篇文章,看完覺得寫得很棒很有收穫,立馬分享給家人!謝謝您用心撰寫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