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緘默小一新生的適應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適用: 家有即將入小一且是選擇性緘默症、退縮焦慮兒童的家長


︱前言: 選擇性緘默症兒童的問題本質就是"焦慮",只要降低生理上的焦慮,就能使他們有機會正常運作,所以所有介入方法的首要目標,都是要讓他們不那麼焦慮


本章重點: 增加控制感(方法)→減少焦慮(目標)

raw-image

開學前的準備

人/預備認識新的導師

一起看新導師的樣貌∶

公告導師後,在學校班網找老師的照片、介紹、影片,和孩子一起看與討論。

主動聯繫新導師,預約方便討論孩子的時間∶

暑假開學前一週是備課週,全體教師均返校,可以請總機轉接導師辦公室。

若導師願意幫忙,請老師錄一段簡短的自我介紹∶

[許願所有小一導師都能有自介影片]

老師與小孩的自我介紹影片參考

老師與小孩的自我介紹影片參考

若有機會見到導師,創造讓孩子的說話聲音被聽見的可能∶

  • 若能到校拜訪導師,趁家長與老師都在場的機會,家長擔任中間代言人、麥克風的角色,不逼孩子直接和導師說話,而是你先和孩子說話,只要讓孩子出聲音就好。
  • 若孩子當時可以小聲說話時,問孩子強迫選擇開放性問題、或擔任傳聲筒讓孩子和老師間接對話

物理空間/認識學校環境

(實際進到校園體驗空間,探索可能活動的空間區域)

拍照、錄影,回家可以反覆觀看、討論、記憶∶

拍攝教室、走廊的照片/影片,或由校門口走到教室由教室走到廁所的路線影片。

體驗在學校活動、說話、吃東西∶

  • 多創造孩子在學校空間說話的可能,聊公告欄海報、美術作品、從團膳公告單討論營養午餐菜色。
  • 有吃東西困擾的孩子,取得老師同意進教室,坐下來感受、看看教室,試著在位置上拿下口罩、喝水、吃點心(老師不用在場)。

上廁所練習∶

上廁所練習階層

上廁所練習階層



和孩子在學校有”玩耍”的感覺∶

  • 說說你自己當初有多害怕?
  • 又是如何克服的?
  • 喜歡這間學校哪個地方?
  • 帶點幽默覺分享你們覺得搞笑的事物?

時間/認識課表與體驗時間

  • 提早跟老師要、或參考去年的課表∶和孩子說明每節課的生活,不懂的課程可以事先詢問輔導室、教務處的值班老師(小三的游泳課問學務處)。


  • 暑假時在家讓孩子練習體驗”一節課”的長度∶國小40分鐘、國中45分鐘,小學低年級只有一天是整天課(約15:30下課)、其他四天中午約12:30放學。


  • 暑假時提早一個小時,讓孩子練習開學後的晚上程序(家長與孩子一起預演)∶
  1. 預估幾點洗澡、孩子練習自己準備隔天要穿的一套衣服、準備隔天早餐。
  2. 和孩子嘗試一次隔天早上的程序會花多少時間。
  3. 讓孩子感覺到你會陪他一起面對這些改變,給自己信心、也給孩子鼓勵。



開學後的應變

基本生理需求

上廁所∶

  • 下課時,請老師提醒、或找適合的同學陪同孩子一起去。
  • 當孩子越來越能感知現在是第幾節的時候,和他約定好第幾節固定要去(如:大下課時間最長的那一節、午餐前)。
  • 上課中的突發需求,須事先幫孩子與老師建立默契暗號(如:鉛筆盒反過來放、出示卡片、代幣)。當孩子能夠給暗號時,請老師先主動、不驚動其他人地小聲告訴孩子或點頭示意。
  • 有時候,孩子會固執地以為目前正在進行的課室活動,是完全不能夠提出上廁所需求,然後就突然便溺了。事先告訴孩子,萬一真的不小心尿褲子了,可以快速〝掩蓋現場的技巧”(打翻水壺、先用外套去蓋)。並事先讓老師有心理準備如果發生了尷尬意外,記得不要太驚動其他人。所以,你要記得在書包裡備好一套乾淨的衣物!
  • 若孩子的憋尿行為暫時難以改變,可以考慮早上一到學校,就先陪孩子去上廁所再進教室(和老師說明特殊原因並讓門口警衛知道)。同樣,放學一接到孩子時,先去上廁所再回家。陪同的過程繼續你的漸進式練習,直到孩子幾乎可以忍受你在廁所外,再鼓勵孩子於固定時間的下課自己去。


︱吃東西∶

在外面吃東西有困難的孩子(通常也依賴口罩),和孩子討論什麼方式他可以接受在班上用餐? 用隔板、坐教室第一排? 最後一排? 面對牆壁?

和孩子討論吃東西行為勇敢跨出一小步的獎勵。


受傷或身體不舒服的求助∶

  • 若在家已有不舒服跡象但還可以去上學時,傳訊息告訴老師你先做了哪些處理? 還擔心什麼? 請老師留意什麼? 保持訊息暢通並感謝老師協助。
  • 了解孩子目前的溝通階段(無反應/非語言/氣音/被動回答),引導孩子表達的方式:
  1. 出示圖卡、在聯絡簿上畫需要幫助的符號。
  2. 被動點頭、搖頭的孩子,家長要早點預告老師,才能設定老師先主動的前提。
  3. 事先和保健室的護理師說明孩子的溝通狀況,若有困難互動時可以直接聯繫家長,讓家長和孩子有隱私的對話時間,再和家長對話。


上面的方法不一定適用你的孩子、上面也不是所有的方法,

鼓勵大家找到適合孩子的好秘訣,重點是: 你們去嘗試、去發現、去調整!


放學後的情緒崩潰

如果回想當初,我希望有人告訴我,不要立刻問「你今天說話了嗎?」

raw-image

觀察孩子需要什麼?

  • 準備點心食物迎接孩子。
  • 先散步、騎腳踏車、到公園玩、畫畫、或任何你們喜歡的小活動,不論是什麼,都不要一起陷入情緒漩渦,不是每個小孩的舒壓活動都一樣,不用逼孩子去做你以為可以抒壓的活動。
  • 當孩子情緒穩定時,輕鬆地問「今天老師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有人請假嗎? 」「有哪一節調課了嗎?」 逐步問到 「今天有上廁所嗎? 」「今天有與任何人互動(取代說話)嗎?」
  • 不要讓孩子覺得他做得不夠好,他想做到的任何努力即使只是想法,都值得鼓勵。
  • 不要只專注在孩子的「選擇性緘默症」,也不要只想著怎麼克服,記得一起找你們喜歡的事情,享受彼此的陪伴。它是孩子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有任何疑問或想交流的,歡迎寫信給我∶ yuiyuime333@gmail.com

   如果喜歡這篇,請幫我按🩷,你的鼓勵是我繼續付出的動力

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一本關於選擇性緘默的父母學 »
3會員
4內容數
☑️關於選擇性緘默症 ☑️關於社交焦慮 ☑️關於父母的協助技巧 ☑️關於父母與學校的互動技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記錄了家長對兒子一年級下學期IEP會議的感受和孩子學校生活的一些小事。
Thumbnail
記錄了家長對兒子一年級下學期IEP會議的感受和孩子學校生活的一些小事。
Thumbnail
八月即將迎來幼兒園的新生入學,面對新環境小寶貝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分離焦慮及適應期,父母也是。入學前和寶貝共讀讓他感到安心的繪本,幫助他了解上學是什麼、做些什麼事,並相信和主要照顧者只是短暫分離,可透過一些小約定或是說再見的儀式感,讓寶貝感到安定。
Thumbnail
八月即將迎來幼兒園的新生入學,面對新環境小寶貝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分離焦慮及適應期,父母也是。入學前和寶貝共讀讓他感到安心的繪本,幫助他了解上學是什麼、做些什麼事,並相信和主要照顧者只是短暫分離,可透過一些小約定或是說再見的儀式感,讓寶貝感到安定。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大人應有耐心等待,接納孩子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要批判指認情緒,提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簡單來說,就是微調孩子的改變,建立學習自信。
Thumbnail
大人應有耐心等待,接納孩子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要批判指認情緒,提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簡單來說,就是微調孩子的改變,建立學習自信。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
Thumbnail
幼兒開學了,家長要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迎接上學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