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稱讚選緘小孩?«家長協助老師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在孩子大約5歲就讀幼兒園時,我還不是那麼了解選擇性緘默症在人際的溝通困難,所包含的種種內涵與細節。我經常一股腦地鼓勵他勇敢說話,就算只對一位老師也好啊!

每次,當孩子表達明天要做到,但依舊失敗收場時,我們對彼此畫下失望的句點。

直到有一次,和孩子深入討論到「如果」在學校對老師開口時,老師的反應會是如何?

為了讓他身歷其境,我誇張地形容老師會非常高興地為他拍手,並說他好棒!

結果,

孩子怒吼一句:「我就是討厭他們說我棒!」


當時我確實呆住了!因為心理學訓練的背景,一直相信正向肯定與鼓勵是真理。

此時我不確定了......

孩子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排斥被老師稱讚?


👏被稱讚 🟰 他們在注意我 🟰 我有危險了


︱直到後來讀到 «為什麼孩子不說話?» 這本書

透過多位選擇性緘默的大人回憶過往經驗的細節,我才發現當孩子被稱讚時,就像原本安全躲在群體中的小動物,突然被天敵發現,立即引起生物被補食的害怕本能(大腦中掌管原始情緒的杏仁核被快速激發)。

對稱讚的排斥與驚恐,來自因為孩子沒有懷抱期待,也尚未與對方有安全關係。

不說話其實是一種很好的隱身技能。

「我被注意到」違背他們想要安全隱匿的本能。

反之,團體邊緣人或透明人,雖帶來社交孤立,但卻是隱藏群體時很好用的保護色。

︱後來再度驗證於孩子看一部實境節目秀的反應

影片中一位明星小孩被群眾湊近觀看時,孩子從原本投入喜悅的情緒,瞬間轉為嫌棄與厭惡地說:「他們幹嘛這樣看他? 很討厭!」

作為對照組,孩子的手足完全沒把注意力放在群眾上。

︱從我曾經互動過的一位選緘青少年的描述,也同理可證

他的說法大致是被聽到聲音、被看到動作,就像被群眾得知極私密隱私般的不自在。

聽起來很不合常理,但那大約是一種比擬。

選擇性緘默的大孩子對於隱藏自己,不像小小孩只是感覺到被注意,高階的認知能力會更複雜性地解讀他人意圖,恐懼與焦慮也被包裹為更具社會意義,還會自體生成一套嚴謹的防他人威脅安全措施,越來越難被突破的防護殼。


👏家長要怎麼建議老師稱讚小孩?


焦慮的小孩當然也喜歡被稱讚,只是需要等他準備好了才能接受。

不然,生存的威脅(稱讚) vs 孤單但安全(被團體忽略),他寧願選擇後者。

不管是一位全新的陌生老師,或是已熟悉但一直無法與孩子說話互動的舊老師,

家長想協助這位老師與孩子的正向互動時,可以考慮透過以下面向來評估/執行:

raw-image

1.給稱讚的人,是孩子想被注意到的安全對象嗎?

怎麼考慮這位老師是孩子的安全對象:

  • 孩子對老師感興趣,在家提及時的情緒喜悅。(這種情況可能是曾經很簡短地互動過一次,或從沒互動但看過老師與其他孩子有趣的互動氛圍)
  • 孩子與老師已有個別互動基礎,可以有非語言或者被動回話的溝通默契。
  • 家長在家模擬老師誇獎孩子時,孩子的反應雖害羞,但不至於厭惡、排斥。

2.給稱讚的情境,是一對一嗎?

  • 若要在團體中給稱讚,請降低注目度,例如: 老師走到孩子旁邊悄悄用手勢比讚。
  • 最好是私下一對一的情境,輕聲告訴孩子做得很好。


3.給稱讚的強度,是現在這個孩子可以承受的嗎?

  • 建議都先由極輕程度的鼓勵開始。

如:

「Alice(選緘小孩)畫的蠻清楚的!」
  • 可以中性的描述孩子做出的行為。

如:

「Peter做完了,Alice(選緘小孩)也完成了。」
  • 甚至可以不用指出孩子這個人

如:

「老師看到有些同學註記星星符號重點,真是好方法!」


4.如果老師當下無法確定時,請轉告家長,把稱讚留給家長來做就好。

有時候,老師傾向謹慎一點,這沒有不好!

家長最後一招是要主動出面承擔焦慮,請老師只要轉述孩子好行為的觀察,由家長在家裡好好誇孩子一番,也會很有效果。

💡我得出一個很有趣的心得:

通常學生不想吸引老師的注意力,尤其是選緘的孩子;

通常孩子都想吸引爸媽的注意力,尤其是選緘的孩子。

raw-image



📩有任何疑問或想交流的,歡迎寫信給我∶ yuiyuime333@gmail.com

如果喜歡這篇,請幫我按🩷,你的鼓勵是我繼續付出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一本關於選擇性緘默的父母學 »
3會員
4內容數
☑️關於選擇性緘默症 ☑️關於社交焦慮 ☑️關於父母的協助技巧 ☑️關於父母與學校的互動技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口腔肌肉張力、認知理解能力、社會學習能力及內在動機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從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能力、提高對事物的理解、模仿、簡化字詞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口腔肌肉張力、認知理解能力、社會學習能力及內在動機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從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能力、提高對事物的理解、模仿、簡化字詞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4歲的喬有天從學校回來不發一語許久,老師說下午曾聽他說,最好的朋友對他很兇。我試著詢問他來龍去脈,但他沒有說話、也不願讓我抱抱。 於是我帶著他進房間,營造一個安靜角落,先是跟他說,如果難過,需要哭也沒關係。看他只是眼眶微紅,依然什麼都沒有表達,我想起自己小時的故事,對他說:
Thumbnail
4歲的喬有天從學校回來不發一語許久,老師說下午曾聽他說,最好的朋友對他很兇。我試著詢問他來龍去脈,但他沒有說話、也不願讓我抱抱。 於是我帶著他進房間,營造一個安靜角落,先是跟他說,如果難過,需要哭也沒關係。看他只是眼眶微紅,依然什麼都沒有表達,我想起自己小時的故事,對他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