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明軒

含有「鍾明軒」共 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頁探討了鍾明軒、八炯與閩南狼之間的爭議,並分析問題的核心與責任分配: 鍾明軒的曖昧立場:鍾明軒對中國的模糊態度是爭議的根源,其公開表達好感卻未明確區分政治立場,易成為統戰樣板,進而引發輿論爭議。 網暴與責任歸咎:鍾明軒將網路抨擊歸咎於八炯與民進黨,忽略自身言行與中共操作的影響,轉嫁責任的行為令
Thumbnail
前陣子,YouTuber 鍾明軒在《百靈果》Podcast 上聊到,在美國留學時說「我來自台灣」時,沒人知道「TAIWAN」是什麼。為了讓對方理解,他後來使用「講中文」、「Chinese culture」、「中華料理」作為連結,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Thumbnail
高志耘-avatar-img
2025/05/31
另外,現在知道台灣的人,已經因為武漢肺炎、裴洛西、台積電而愈來愈多,至少我自己在德國的經驗是這樣。 但多數人還是下意識以東西德分裂的視角去看待兩岸關係,而忽略中國從未有一秒統治過台灣。他們也不知道二戰前台灣歸屬於日本,從清帝國末年開始,兩岸已經分治 130 年,這比南北韓、東西德、烏俄、南北越都還要久很多。 ​ 個人認為,不管是台灣人或是外國人,很容易自認自己有 Chinese Culture 的原因,和現在台灣人普遍都講中國語有關。畢竟,語言本來就很容易涉及國族認同,除非台灣有辦法像美國一樣強大、人口比中國多,否則實在很難主張自己講 Chinese 卻不是 Chinese。 要介紹台灣(人)最簡單的方法,我是會告訴他們,我也聽說讀寫台語文(Taiwanisch),而台語和中國語的差異,就好比德語和英語無法互通。這樣講,其實就會很容易讓人理解。不用一分鐘,也完全不需要解釋太多複雜的歷史政治。
鍾明軒與阿滴的網路風波,凸顯了言論自由與社群影響力責任間的張力。文章分析事件始末,探討網紅身分、發言時機、媒體斷章取義等因素如何放大爭議,並反思公眾人物的道德責任與社會期待。最終,文章呼籲理性討論,避免對錯二分法,並強調社群行為應負責任。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5/04/30
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最近看到波特王與陳老師槓起來的事件,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 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深交的朋友?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YouTuber 鍾明軒日前去了中國旅遊,影片中提到一些他欣賞的地方,也有在結尾提出對制度的批評。這樣一支本來算中性的影片,卻引來大量「中共同路人」的指控,說他舔共、背叛
Thumbnail
從百齡果的Podcast談論鍾明軒近期風波,探討網路輿論下年輕一代如何形塑世界觀,特別是缺乏家庭支持的孩童如何面對外界的否定聲音。文章反思網路認同的虛妄與建立真實歸屬的重要性,並提出如何陪伴孩子在自我懷疑時刻找到真正的安全感。
Thumbnail
哇!!終於等到薑媽咪來站上了💗
去醫院檢查眼睛,遇到澳洲和美國華僑,他們每年回台數個月,治牙齒眼睛;聊聊很有deja vu的感覺,但提及前兩天軍演,他們胸有成竹,說風吹草動就回澳洲回美國,我心裡一動,返家後吃了麵包水餃茶葉蛋冰淇淋,肚子好脹,傍晚去體育場走兩萬步。 提及美國大選,已經不到三周,大家打趣說美國壞人多,因為全國分裂兩
Thumbnail
我能體會鐘明軒說「同理心」這個詞可以直接從字典刪除了。因為身為特殊生家長的我命運中被已被做這樣的設定。注定不被理解。注定會受傷。 在爭取特教資源的過程當中,即便我得到一些貴人相助,但我的每一天都是辛苦的,從幼稚園起,我每天都要留意他的學習狀況及進度,別人放連假計畫出國旅行、晚上看電視追劇、寒暑
鍾明軒飛越南被海關刁難「遭暗示給小費」 怒喊:根本貪污 知名YouTuber鍾明軒昨(15)日晚間隻身前往越南自由行旅遊,沒想到才剛下飛機,就因「沒給小費」而被當地的海關人員刁難,還被扣留護照20多分鐘,鍾明軒認為海關此舉根本是貪污,讓他氣到喊說「還是我直接回台灣好了?」
Thumbnail
這是國際美人鍾明軒的個人自傳,寫著他一路從十三歲爆紅以來的心路歷程,如何一點點把自己從痛苦的經歷中拉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自我探索與對話,把過往的經驗梳理成自傳,希望給有同樣遭遇的人們一點力量,是一本很真實的書。 鍾明軒最早以前是以煎熬弟而爆紅,隨著知名度而來的是許多不友善的眼光,霸凌也有、親戚的壓
Thumbnail
右邊白色畏畏縮縮的那隻叫九桃,現在是隻頭好壯壯的三歲大貓了。左邊黑色眼睛烏溜溜地那隻沒有名字,他在我們救援成功的隔天就離世了。我可以做得更好,這樣的念頭一直纏繞著我。
Thumbnail
Coral Hsu-avatar-img
2022/05/22
您好,我是公民派報編輯,徐以菲。請問能否轉載您的此篇文章至我們的平台呢,並授權我方修訂標題呢?轉載方式皆會完整標示,我們的網站:https://thenew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