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cott
含有「Winnicott」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限時公開
3P夢拓野的沙龍
2025/01/16
他的「負」比你的「正」還要真實: 成功的心理治療,竟來自於治療師的失敗?
本文探討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中治療師的「失敗」如何促成成功的治療。文章以溫尼考特的理論為基礎,闡述「負面」經驗在治療中的正向價值,以及治療師如何透過覺察和修補自身的不足,協助個案在主觀經驗與外在現實間取得平衡,最終抵達他們自己的生命。
#
精神分析
#
心理治療
#
身心科
9
3
Claydee
很有意思和內涵的文章,讓我思考文中「負」和「空」的關係……需要咀嚼一番呢!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2024/03/30
<進修筆記最終章>以Winnicott觀點談愛8:面對死亡,愛依然存在
接下來即將進入四月,接著就要進入清明連假了!不曉得大家有什麼安排呢?講到清明節,不免想到的就是要去掃墓,並且面對「死亡」。這次聽「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的最後一堂,也就是第七堂課,課程有提到攻擊、毀壞與戰爭等主題,這些主題不禁都讓我聯想到「死亡」議題。
#
Winnicott
#
毀壞
#
愛
3
留言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2024/03/17
<進修筆記>以Winnicott觀點談愛6:如何健康地愛人?
在台灣,我們的國民義務教育中,從未在課堂上學過什麼叫做「愛」。我從大學以來上了「愛情心理學」的課,直至出社會進修EFT的國際認證課程後,我被告知「愛」的定義為何,健康的、美好的「愛」應該長什麼樣子,但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刻的「感覺」......
#
健康的愛
#
健康的愛情
#
親職教育
4
2
彼得潘
喜歡
無意冒犯 純屬個人意見愛是個充滿悖論的話題 愛絕對不能規範 沒有準則 不是去愛就是被愛 不是受傷就是傷人 相愛更是彼此的矛與盾 愛有時是生活手段 有時是生存的絕招 純粹的愛只存在小女孩對她的洋娃娃 單向無所求的才是真愛 因為愛沒有報償 愛的本身就是報償愛人:如他所願 被愛:如我所願 相愛的天平永不平衡 施與受比起婆媳問題更是千古難解之題。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2024/02/25
<進修筆記>以Winnicott觀點談愛3:卸下假我面具,看懂身心症代表的意義
這週文章要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課程第三堂課下半段的重點筆記與心得。在跟大家分享重點筆記前,先跟大家說一下這次筆記主要環繞在「假我」與「身心症」這兩個主題。 (小提醒:這系列文章分享的筆記都以列點的
#
身心症
#
頭痛
#
假我
7
留言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2024/02/11
<進修筆記>以Winnicott觀點談愛1:從出生之後,我們如何學會愛與被愛?
接下來幾週的文章,會想跟大家分享我今年二月份到四月份進修吾境私塾「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課程的筆記。簡介一下,Winnicott是動力取向中的客體關係理論的大師之一。接下來這系列文章每篇文章都只列五點,讓大家比較有精神與心理空間去消化、思索這些筆記到底在說什麼。
#
Winnicott
#
客體關係
#
愛
5
2
彼得潘
喜歡
一個說法:愛人 是如他所願被愛 是如我所願。
付費限定
3P夢拓野的沙龍
2023/12/24
冒牌者症候群: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怎麼看?
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是指對自己的成就、智識等產生嚴重自我懷疑,無法內化自己獲得的成功,並因此導致焦慮憂鬱,經常擔心有一天自己會被揭穿,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好,認為別人高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是一個騙子。我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關於假我跟真我的論述來深入剖析。
#
精神分析
#
心理治療
#
身心科
12
1
Rong
上星期看了國片“鬼才之道”,然後在釀電影看到這篇關於導演徐漢強的專訪,他之前的心路歷程就有冒牌者症候群的狀況吧? https://vocus.cc/article/66bb47ebfd89780001b6ac0e
3P夢拓野的沙龍
2023/09/11
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精神分析師的斜槓人生
本文希望表達英國分析師溫尼考特與正向心理學及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相關性。溫尼考特替眾多臨床上的困難情境,點亮了希望的火炬。他說「精神分析是一種高度專門的遊戲形式。」他果然是最懂小孩的精神分析師無誤!我期盼透過這種閱讀溫尼考特的方式,可以體現他理論的當代性,毫不過時,依然是活跳跳的,即便他早已離世。
#
溫尼考特
#
Winnicott
#
精神分析
12
留言
3P夢拓野的沙龍
2023/06/02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一個精神科醫師的讀後感
國內少有跟繭居族相關的書籍,本書絕對是此一領域值得細讀的重要著作。書一翻開會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想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這是因為作者廖瞇的寫作魔法。但後來書中出現了對精神醫療的排斥。我講的不只是滌本身,也包括書中的專家。那個拒絕是那樣地斬釘截鐵,我不知道「不需要看精神科醫師」那樣的篤定從何而來?
#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
精神分析
#
心理治療
1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