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即將進入四月,接著就要進入清明連假了!不曉得大家有什麼安排呢?講到清明節,不免想到的就是要去掃墓,並且面對「死亡」。這次聽「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的最後一堂,也就是第七堂課,課程有提到攻擊、毀壞與戰爭等主題,這些主題不禁都讓我聯想到「死亡」議題。
這次的筆記,有點像是在統整我對於「愛的理論」所有課程的總體反思。聽課至此,不敢說我對於Winnicott的理論有多少深刻的理解,只能說我試圖學習這位學者的理論,並細細琢磨、去體會:愛究竟是什麼,活著是什麼,死亡是什麼,然後整理成以下的筆記與心得。
(小提醒:這篇文章是本系列最後一篇文章。
文中筆記以列點形式,以斜體字列出上課筆記,
只列五點,讓大家更有心理空間去消化、思索這些筆記到底在說什麼。
如果是引用Winncott或其他作者的論述,我會標註;
若沒標註,就代表是周仁宇老師說的話。
每一點筆記下方,都會以正楷字呈現我個人對這段筆記的反思。)
1. 「我論點的核心是:最早的驅力只有一個,我稱為『毀壞』……
這個驅力有『毀壞』的潛能,但它會不會造成毀壞取決於客體的表現,
客體存活(也就是維持原本的樣子)或客體反應?
若是前者,那就不會有毀滅,或不太大。」
-Winnicott (1969). The Use of an Object in the Context of Moses and Monotheism.In Psycho-Analytic Explorations.245.
老師在講解這段話時,有說明一個例子,他說:一棵樹長在某個山區,可以連接土壤與水,對水土保持有幫助,可以豐富整個生態系(生態系的反應就相當於「客體的表現」),可以對山區的生態有益,這就是所謂的「客體存活」。但如果樹是外來種,可能會破壞生態平衡,就變成要花很多時間這個山區的生態才能回到平衡,這就是毀壞比較大的例子。
我對於這段話的理解是:如果在母嬰關係中,或者我們與任何人的關係中,即便我們投注情慾,也投注心力時間在這段關係上,但這段關係是否會因我們的付出而變好或變壞,也要端視「客體」(被我們愛的那個人)的反應。如果我們付出愛的方式,客體有接收到,也能在我們付出愛的過程中,仍舊保有自己,維持原本很真實的樣子,得以發展他自己,那麼,我們的愛對他來說並非毀壞,而是豐富他的生命;相反地,若我們付出愛的方式,反而讓他沒辦法維持原來他原有的樣子,那這可能是在摧折他或者毀掉他。
所以說,這段話可能是在提醒我們:愛人的時候,也要考量到被愛的那個人的反應。希望我們的愛都是豐富那個人的生命,而非摧折他的本質或毀掉他的一生。
2. 「可以用一個球或更簡單的圓來圖解……
人,然後馬上就得在中心畫上一條線。
線的兩側會有良善與迫害的元素被(人類發展的整合力量)組織起來。」
-Winnicott(1969) Berlin Walls.
老師在講解這段話時,有舉例:我這輩子同時幫助了很多人,也傷害了很多人。我覺得這個例子實在太貼近我的人生了。
這段話很符合我在看待個案或任何人的人性觀。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簡化為一個虛擬的圓,圓中央是虛線。圓的左半邊可能是良善的元素,圓的右半邊是迫害的元素。我們可以很清楚感受到內心必然有光明的部分,也有黑暗的部分,中間的虛線,就代表光明與黑暗是可以同時流動在我們心中,可以並存的。所以,我們看到自己的光明面時,不用太覺得自己比較好、別人就是比較壞;反之,我們看到自己的黑暗面時,也不用太過憂鬱、沮喪,覺得自己很糟糕,因為我們同時也有著光明面,要同時看到,才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
3. 「在transitional(過渡)的狀態,個案是會經歷憂鬱的。
他同時擁有living & fantasy(幻想)這兩種能力。
而在transitory(轉變中)的狀態,個案不會經歷憂鬱,也不會悲傷。
那就彷如什麼都沒有的狀態。
只有fantasying(空想)或者只有intellect(理性思考)而已。」
我覺得這段話說得很好。剛好我今年3/18有去大學演講「談分手後失落的自我照顧」的主題,我認為把這段話用在分手後哀傷失落歷程的解釋上,也說得通。如果是處在比較健康的transitional的狀態,一個人經歷了分手,他必然是會憂鬱的,因為曾經愛過,所以失去他的愛人,必然會憂傷,也會經歷痛苦;若是在比較不健康的transitory的狀態,即便他經歷了分手,他也不太會經歷憂鬱,不太會悲傷,他是沒有感覺的,彷如只是空掉、人生破了一個洞或失去靈魂一樣;又或者,他可能只是理性思考,根本不想走過情緒上的哀傷歷程,不想經歷痛苦,只是理性上說服自己「失戀是人之常情,生活還是要繼續過下去」,然後就把自己的憂鬱、哀傷都封住,沒有進一步體驗自然而然的哀傷歷程反應。
這段話用在面對親人死亡的議題也很適用。如果每年清明節,我們想到過世的親友,我們都不容許自己悲傷,都不讓自己自然而然經歷憂鬱的那種感覺,某個程度,也只是讓自己對逝世的親友的愛無法流動,那麼,我們沒有經歷失去,也沒有悲傷,也沒有愛的感覺與能力。這只會讓我們人生彷如沒有活著,彷如沒有靈魂的軀殼,彷如行屍走肉一樣。
4. 「生命……是從你發現這世上
居然還有另一個人完全了解你的孤寂那一刻,才突然開始的……
與詠詩相遇,就是與我自己真正的生命相遇……
原本未曾活過……」
-伊格言(2021)。零度分離。第八章:餘生。
這段話實在太詩意也太浪漫了,我忍不住摘錄下來。不相愛、即如死滅。如果我們沒有在人生中好好愛過,那就彷彿沒有活過。
我們終其一生,可能需要的就是「被理解」。我們在找的,就是可以理解我們的人。當我們找到那個人時,原本孤伶伶的自己,可能就比較不孤寂,因為他可以了解我們的孤寂。
當我們找到那個人的時候,我們才得以更碰觸到自己的心,才真正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又是怎樣的一個人。當我們被他理解時,我們也理解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真實地與他也與自己相遇。
這,讓我們生命有了意義,自此,也感受到活著。
真心希望,我可以成為能理解我遇見的每一位個案的諮商師。
讓每一位個案,都感受到自己真實地活著。
5. 「這輩子來不及感謝的、道歉的話,成為夢中最期待的相逢。」
-甘耀明。2015。<邦查女孩>
課程的尾聲,老師以這段話作結。我這系列的筆記,也想向老師致敬與致謝,以這段話作結。
接下來正逢清明連假,正逢追思故人的時節。如果你追思的故人在生前,你還來不及向他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參見備註),他就已經亡故了,或許,在夢中你們仍可以再相見。這會是在夢中最期待的相見。如果在夢中見到你最思念的人的話,記得要好好對他說你還來不及對他說完的話,在夢中,你們彼此就可以不要留下遺憾了。
這系列的文章就到這裡結束。很謝謝大家一路以來的支持與閱讀。未來若我還有進修什麼課程,或者閱讀到什麼跟心理議題相關的文章或書籍,我有一些心得或反思,也會持續在方格子這邊跟大家分享我的所思所感喔!
祝福大家清明連假愉快!
*備註:臨終關懷有提到在亡者過世前,亡者與親友可以進行「人生四道」,分別是「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可以互相表達對彼此的感謝、愛意、歉意,最後,好好道別說再見,送走亡者。通常能好好進行完「人生四道」,亡者與生者雙方才能夠都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