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

含有「中國人」共 18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如何在二十多年後仍具有深刻意義,並從中反思中國社會的公共空間、私有化觀念、以及知識分子的角色。文章分析王小波如何批判中國社會的「報喜不報憂」風氣、以及缺乏公共空間的概念,並探討知識分子應如何透過理性思維、批判精神與增廣知識,在話語權不對等的社會中發聲。
Thumbnail
我感覺這裡很好,哪裡也很好。 離開很傷感,留下也很感傷。 在原地時,我想要離開。 到彼地時,我想要回家。 真要回家時,我忘記了在哪。 只有,我站著的地方,是存在的。 我沒有家,我不知道明天在哪。 我變了,在拉開距離後,全部都變了。 回憶裡,血淋淋的事,還是真的,但過去了。
本文分析中共長期以來對待臺獨與華獨的不同策略,指出中共藉由將臺獨定調為分裂行為,而將華獨淡化處理,試圖在國際間塑造「內亂」的敘事,以降低國際社會對其可能採取武力行動的反彈。文章探討此策略的歷史背景、國際影響,以及對臺灣與國際社會的長遠衝擊,呼籲臺灣人必須認清中共的真實意圖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外國人會想要來到中國,以下是以為外國人來到中國後給出的原因: 首先,中國充滿現代感,並在持續不斷地發展。這裡擁有現代化的城市、卓越的交通基礎設施(包括高速公路、機場、世界領先的高速鐵路網、優質的公共交通和計程車服務)、一流的酒店、購物中心、餐館和咖啡館,以及美麗的公園等。
本文探討中國早期拆二代的致富模式,並與臺灣房地產發展經驗作比較,分析其異同。同時,深入探討臺灣社區改造困境與中國高層住宅改建的未來挑戰,指出中國拆二代時代已結束,並預測未來中國高層住宅改建將面臨巨大困境。
科技議題 中國公司宣布推出新型人工智慧產品,或是如何利用這項技術獲利。例如,快手的人工智慧工具Kling自去年夏天推出以來,已經為公司帶來了超過1億人民幣(約1378萬美元)的收入;騰訊則更新了其生成3D視覺的人工智慧模型,並推出了全新的推理模型Hunyuan T1,並將其與聊天機器人應用Yuan
Thumbnail
統一後臺灣的房價將飆升,薪資將降低,言論自由將受限。這是基於中國過往在其他地區的經驗,以及臺灣與中國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差異。作者建議臺灣民眾習慣言論不自由,為未來做準備。
藍白最近搞出一個「反戒嚴公投」。 是的,大家都知道,現在根本沒戒嚴,也沒有人在主張要戒嚴。 他們卻硬要丟出個不存在的敵人來打,乍看是個假議題,但你仔細想想,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只是耍白痴嗎? 不。他們是打算削弱台灣最關鍵的戰時自保能力。 之前分享過苗博雅的分析: 現有《戒嚴法》的設
Thumbnail
前兩章節從『時間』和『空間』的面向,解構『台灣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的統戰咒語。這章節討論的『人間』參數,則涉及中國文化統戰所主張的『同文同種』魔咒,找回台語是破除的唯一方法。至於,台灣的祖先是否從中國來?也會在這裡探討。不去辯論宏觀的歷史,而是回歸到你我自身的家庭經歷。
Thumbnail
前陣子黃國昌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日媒沒有給他閃躲的機會,直接丟出一記直球:「你過去強烈反對國民黨,為何現在與他們合作?」 畢竟2016年時他曾發文痛批:「做這麼無恥的事,還嘻嘻哈哈,經過今天,我確信,恥度無下限的中國國民黨,沒有悔改可能。該做的事,就是徹底消滅它。」。 但現在的黃國昌,卻選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