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傷害

含有「二次傷害」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諮商的過程中,我們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求和底線,如果諮商師的行為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不安全、或不被尊重,就要勇敢地表達出來,甚至結束諮商關係。」 「就像你說的,諮商師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也會有情緒。所以,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諮商師身上,而是要學會自己保護自己,為自己的身心靈負責。」
Thumbnail
輕煙飄過-avatar-img
2025/07/10
看來每天三餐練習正念飲食的效果,可能比不定期的心理諮商來得更有效
marsha小潤-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0
輕煙飄過 也不是這樣說,我只是在陳述臺灣諮商心理師『品質參差不齊』這件事情,花錢去心理諮商卻搞得像是賭博抽獎一樣嗎? 要遇到好的諮商心理師,還要靠運氣實在是不太對。但無奈現實就是如此,只好藉由文章提醒大家,就算是去心理諮商也要懂得保護自己。 文內說的其實是『支持系統』,以支持系統這方面來說朋友確實比諮商心理師來得有幫助。 諮商心理師跟個案的關係其實很遠,要在諮商中維持『信任』、『相信』,讓個案『安心』、『放心』,是諮商心理師該做的事情。 諮商師確實要跟個案設立好界線沒錯,因為諮商關係非常特別,過度的給予支持、鼓勵,會導致個案產生『依賴性』、『對外尋求認同』、『對外尋求肯定』缺乏自我成長的力量,所以這部分得非常專業的拿捏得剛剛好。 但也並不是說完全不給個案『支持』、『鼓勵』,任何事情都把個案推開只會說:「就只是諮商師對個案的關心而已,去跟妳朋友說阿!跟我說幹嘛?」。當然就是因為遇到無法跟朋友啟齒的心理問題,或是朋友無法幫忙的需要專業建議的心理問題,才去心理諮商啊!不然去諮商幹嘛?錢多時間多嗎? 心理諮商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可以更了解自已、發覺自己內在能量、學會情緒跟壓力調解、跟創傷和解等等,我個人絕對支持去心理諮商,對心理跟各方面是真的很有幫助。但是但是但是,在台灣諮商心理師『品質』、『專業』、『倫理』真的過於參差不齊,我隨便去一個諮商所都能看見被傷害的評論,真希望心理師們可以正視這件事情,在進行的是心理諮商不是心理創傷欸。 總之學會保護自己是重要的!!! (差點在留言又完成一章)
經歷了三次晤談後,我決定結束與慢慢心理師的諮商關係。這段經歷其實讓我感到很受傷。這封信,是我希望他能了解過去的諮商中,哪些部分讓我感覺非常不舒服。我並非要責怪他,而是希望他能成為更好的心理師。我知道這樣的信或許顯得幼稚,但這是我在面對那些未能充分理解當事人主體性的助人者時,唯一能做出的倡議與掙扎。
Thumbnail
看來遇到怎樣的諮商師也很碰運氣啊!我兒子是自閉症患者,他也是需要接受心理諮詢的,還好我們遇到的社工和諮詢師都還不錯,祝福妳也找到適合自己的😊😊😊
日日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3
林燃(創作小說家) 你兒子能夠遇到適合的諮商師真的太好了>< 你們都要好好的喔(笑)我只能安慰自己是花6000買經驗XD
  就像安柏赫德以MeToo運動作為工具來謀取名聲和利益,現在的父權社會又反過來將這場案子當作是能讓被害者再次噤聲的工具。如果你首先做的是對這些發聲的人感到存疑,並試圖去用「無罪推定」或「考慮他的人生和前途」來安撫或暫緩,那你的這種「中立」,很可能是在把天秤「平衡」回原本極端對受害女性不利的位置。
不論是昔日主管會議中同病相連的戰友,還是不同單位相互吐苦的同事,當換了位置就會換了大頭腦袋。在達成績效目標優先 ,獲取個人利益當前;往日的情誼早已是過往雲煙,口中的關懷也都成為形象包裝的偽善糖依。 企業需要換血,世代交替的新陳代謝是一場持久戰。船長勾勒出航向目標的憧憬,掌舵手就要不計一切,將船隻駛
Thumbnail
衣服需要量身訂作,安慰的話當然也需要。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