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

含有「交通安全」共 12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最近 DCard 有一篇被懷疑是創作文的,如果你沒看到的話,我略述一下。有個臺灣的年輕人去到新加坡,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拿出刀具「觀賞」,然後被捕,最後被判了徒刑及六下鞭刑。這引起了討論並上了新聞,新加坡政府有沒有道理?絕對有,帶刀去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把刀具亮出來,這兩個行為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特別是臺
探討臺灣高齡駕駛議題,不應僅著重於是否禁止,更需關注如何陪伴長者安全駕駛與維持生活自主。文章提出許多國家已推行定期體檢、駕照條件調整等制度,並強調家屬應以尊重、同理之心,協助長者逐步調整駕駛習慣或規劃替代方案,而非直接奪走其駕駛權利。
Thumbnail
本文批判台灣科技執法的制度性缺陷,指出罰鍰分配讓地方政府兼任「裁判」與「受益人」,衍生財政依賴與執法氾濫。引用孟德斯鳩、羅爾斯、波斯納等法哲學觀點,並比較美英限制制度,提出收歸中央管理、建立安全評估、限制財政依賴與資訊透明化等改革方案,呼籲立法院修法,讓執法回歸交通安全本質。
Thumbnail
投保時,要保對項目很重要 現在開車在路上,常常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就算自已注意各種細節,但就是怕別人的狀態不好,再加上現在半自動駕駛多了,風險也增加了。 即然都能買車了,保險是必要的,但你真的知道自已保的在哪些狀況下用的到嗎? 也許你有保,但比重並沒有放對地方,那就沒辦法發揮它最大的效益,並且當
Thumbnail
LEOAITEST-avatar-img
2025/08/22
幫你補充一下,以前工作處理事故結束都會雞婆一下,讓民眾了解正確事故處理方式:1.事故發生時先注意人車安全,如果事故發生在國道,先離開車道(畢竟生命比財產重要是吧),並在後方擺放交通錐,擺放距離可以google。2.如果是A3交通事故(無人受傷)處理方式:整個事故現場(未移動前)的前後左右4個方向近、遠照共八張,如果當下情況允許,汽車四個角用直角方式標繪出來,機車、腳踏車則是標出手把及前、後輪(畫半圓)位置,車損警察到場會拍,當下不要浪費時間拍車損影響交通。3.另外是有人受傷的A2事故(就算手破皮也一樣),該事故涉及過失傷害,一定要報警,現場情況允許下(不嚴重妨礙交通、高速公路上)不要移動,雙方同意可以移動,但是在高速公路上很危險,還是快速拍照,標繪四角,馬上離開危險區域,花不到30秒。 以上大原則是這樣,當然還有很多細節,很難在留言區細說,不過有拍到現場照片4個方向及車跟車的相對距離,已經有90分,情況允許再做標繪。4.報警,結束後。5.打給保險(最後動作)。所以....有看到的人,車上準備一隻事故用的粉筆吧。
札普曼-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2
LEOAITEST 很受用喔,感謝LEOAITEST的分享,讚喔
寢屋川市位於大阪府東北部,淀川左岸,距離大阪市中心15公里,距離京都市中心35公里,京阪電車和JR西日本鐵路貫穿市區,交通便利,市域南北長7.22公里,東西寬6.89公里,面積24.70平方公里,是自然與城市功能完美融合的城市,從大型商業綜合體到傳統的商店街,各種商業設施應有盡有。 地形大致可分為
Thumbnail
大規模取消氾濫的科技執法,才是台灣交通改革的起點 近年來,科技執法成為台灣各縣市改善交通安全的「萬能解方」——闖紅燈測速照相、違規取締系統、區間測速,幾乎無處不在。 然而,這種看似科技化、數據化的「進步手段」,在國外已有不同的聲音與反思。 美國的啟示:當科技執法變成政府違法設施 在美
Thumbnail
Yi-Cheng-avatar-img
2025/08/13
大部分路大條,限速低,限速還一下高,一下慢,沒注意就準備收罰單,假日三寶多,更壅塞,出遊除了想辦法避開假日,就是不要在臺灣國旅😅
🔻方向燈打了還不夠,得打滿全程才不算違規?民眾檢舉成了新時代的武器,交通秩序卻因此更亂了。 一起因「變換車道未全程使用方向燈」而遭罰三千元的案件,經駕駛不服提告,法院最終判決撤銷罰單,理由是「已達提醒周邊車輛之目的」。這不僅是對形式主義執法的狠狠一擊,更揭開了台灣交通亂象中的另一面真相
Thumbnail
洪大帥-avatar-img
2025/08/10
非常同意本文的反思觀點。 很多人濫用檢舉假公濟私,滿足自以為是的正義感,警察也樂得不假思索照單全收,拿來當作業績,賭被檢舉人不敢上訴。上下交征利的結果,社會將只充滿以監督別人為榮、打小報告式的借刀殺人思維,衍生對立、猜疑的氛圍,缺乏適當的寬容和包容;社會的道德層次無法提升,就不會比動物好到哪去。
Hank汽車部落格-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洪大帥 這的確不是正常社會該有的模樣
身為一位機車通勤觀察家,騎車的時候除了注意交通安全,也喜歡在等紅綠燈時,觀察周遭環境的變化。諸如街景、行人或騎士…等,都在我的觀察範圍。 今天上班通勤時,卻觀察到一件令我天人交戰的事情。 事情是這樣的,今日如往常般急忙出門騎車,等待紅綠燈時,突然發現右前方機車騎士的肩頭上有一隻螞蟻在行走。那隻螞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8/10
柯樓一一大早就好忙碌啊~!🤣🤣🤣👍🏻🥰🍀
柯樓一-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1
當下的香草 都是螞蟻惹的禍
現在只要一出門,在路上或多或少都會經過幾個紅綠燈,尤其是住在都市叢林裡,更是與它為伍。因為經常性的與紅綠燈交會,紅燈停綠燈行,習以為常之後,大多數人並不會特別在意它。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8/02
嗨,午安!等紅燈自然尋望他人機車輪胎氣壓是否充足?否,告知車主需打氣了!
arack-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2
林漢清 日行一善,功德無量。
桃園醫院醫師遭公車撞擊身亡事件,凸顯臺灣交通安全問題與高齡駕駛議題。本文探討事件中社會反應與制度缺失,質疑若非醫師身分,事件是否會獲得相同關注。並點出高齡就業困境、指差確認制度流於形式、行人死亡率居高不下等問題,呼籲建立完善的高齡就業保障與轉職制度,並落實交通安全措施,保障每位行人的安全。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