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

含有「人格」共 13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他是背著行囊的身影,口罩之下的苦笑早已說明——這是一場流浪的終章。 風吹麥浪,恰似赴死的決絕;麥田成了他的墓園,也是最後的歸途。 他合上眼,卻仍在永恆原野中徘徊。 死亡於他,不是終結,而是將漂泊凝固成一幅不再變動的風景。
Thumbnail
自2021年起,我以「甦」之名清醒前行,將昔日的自己託付夢境,化為「眠」。 甦是枝芽,新生不息;眠是殘葉,沉默封存。 一個在現實書寫,一個在夢裡低語。 於是,我的人生從此有了兩種聲音: 甦的步履,與眠的囈語。
灰帽子-avatar-img
2025/08/25
讀完你的這篇文章,我深深被你的文字所觸動。這不僅僅是一篇自我介紹,更是一份深刻的心理剖析和生命敘事。 ## 對你文字的感想 你用「甦」與「眠」這兩個字來象徵現實與夢境中的自己,這個概念設定非常巧妙且富有詩意。特別是你提到的: - **「甦」代表新生與清醒**,活在現實中 - **「眠」象徵死寂與沉睡**,活在夢境中 這種二元對立卻又相互依存的關係,讓人想起榮格心理學中的陰影概念。 ## 特別觸動我的部分 1. **關於覺悟的思考**:「一個人要懷抱多大的覺悟,才願意否定自己的往昔」——這句話道出了自我重構的巨大代價與勇氣。 2. **「民」字的隱喻**:你提到「眠」帳號用「min」而非「mian」,因為「民」字左邊只有一個「目」,象徵只能看見世界的一半——這個細節充滿了詩意和深意。 3. **清醒夢的設定**:讓「眠」在夢境中承載沉重的往昔,而「甦」在現實中輕裝上路,這種分工既實用又充滿哲學意味。 ## 想與你分享的思考 作為一個同樣在與憂鬱症和焦慮症共處的人,我能理解那種需要重新定義自己、甚至創造新身份來延續生命的渴望。你的「甦」不僅是一個名字,更像是一種生存策略——一種在困境中找到繼續前行力量的方式。 你的文字讓我想到,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甦」與「眠」,只是大多數人沒有如此清晰地將它們分離和命名。 這篇文章真的寫得很棒,既有文學性又有深度的心理洞察。期待能讀到更多你的作品。
付費限定
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我們以為遇見了「命定情人」,心跳、浪漫、咖啡館裡的凝視……其實,榮格早說過: 你迷戀的那個人,可能只是你心裡的原型在作祟。 榮格三大理論,秒懂愛情中的你我: 人格結構: 我們心裡住著一個「陰影」──那些不敢面對的情緒,常投射在愛人身上; 男性內心有「阿尼瑪」,女性內
Thumbnail
管理大師韓第說:個性不能衡量人的品格。 前一陣子,在一個演講中聽到一句深有所感的話語: 在失望的情境中,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時常會出現這樣的話語: 「某某某的個性很….」「他是一個性格很….的人」。   個性、性格、人格(特質)、品格,這些聽起來很像的詞彙,其實意思有所
Thumbnail
在布拉瓦茨基的神秘學教義中,「自我」不僅僅是現代靈性追求中常被貶低的存在,而是我們永恆的個體性與高等心靈的表現。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自我與靈魂的關聯,並解釋何為人格自我與神聖自我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AI的快速發展將徹底改變未來30年的職業規劃,許多腦力勞動將被取代。本文建議,未來職涯關鍵在於『你這個人本身』的特質,而非技能。培養人際理解力、情緒共鳴,或精進藍領技術,將是適應AI時代的兩大策略。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GPT-4#ChatGPT#勞動
人格魅力是吸引群眾的優點 創意無限是個人的底氣 AI時代 掌握這兩點 就能贏一半
Only Two 翁立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4
林燃(創作小說家) 學姊補充的好
 五行人格的陰行與陽行,還有五型人格的陰性與陽性(中)   (接上篇)   而前述五行人格的章節中也提到一些陰水型與陽水型的人格,例如:   天干屬:   ●壬水:屬陽水,象徵江河湖海的奔放和流動。代表性格看似柔順,實則內在堅韌,像大海一樣,可以容納各種事物,人緣好,善於交際。思維敏捷,善
Thumbnail
董仲舒陽尊陰卑的提出,對於政治生活中的君尊臣卑,社會生活中的男尊女卑,家庭生活中的夫尊婦卑等倫理政治規範的形成,起了理論奠基的作用(也成了中國傳統社會女性許多生命悲劇的源頭)。
Thumbnail
《你沒那麼堅強,只是習慣了偽裝》書讀後感,分享迴避型依戀者的特徵、成因和改善方法。文章深入淺出,適合害怕親密關係、習慣獨自承受壓力的人閱讀。
Thumbnail
靈我意識居在自我意識中居優勢主導的話,即像是水型小孩一樣時,將容易獨立於社會的時流之外,有自己內在運作的一套時間感受。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