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報

含有「回報」共 4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為什麼我們害怕吃虧?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吃虧」。 在日常生活裡,吃虧好像意味著自己笨拙、精明不足,被人佔了便宜。就像朋友聚餐時,總是有人多付一點錢,雖然心裡知道沒什麼,但還是會忍不住覺得「怎麼又是我?」。 然而,細細回想,那些願意吃虧的人,往往最後並沒有真正吃虧。他們得到的是信任、好人緣,
Thumbnail
我喜不喜歡你重要嗎? 難道我不喜歡你,你就不喜歡我了嗎?
在上一篇我們深入了解了就業保險法第8–24條的核心精神。這一次,我要帶大家從「申請及審核」的第五章(第25–32條)出發,用最貼近真實場景的舉例方式,把每一條都拆開講,讓你對失業給付的申請流程、注意事項、常見狀況,都一目了然。 第25條:申請失業認定的基本流程 第26條:機構可要求的輔佐文件
Thumbnail
每個人的生命都像一朵花,有自己的花期與節奏。
VeinTRON-avatar-img
2025/04/12
我還在學習探索尋找方向,對抗憂鬱症焦慮症,我不知道我到底要待在家多久,我爸是工程師音樂工程師,他的工作我沒興趣,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做什麼,每天自我懷疑聲音就會出現,我未來成功活路一條,不成功死路一條 我輕生過死沒死成,痛苦還留存著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或許在於人性中的慣性。
在這個世界上,善良的人往往承受了太多傷害。他們總是願意幫助別人,卻容易被利用;他們真誠待人,卻常常受到欺騙。為何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如果你也是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人,那麼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經常感到疲憊、受傷,甚至對人性感到失望。 事實上,善良本身並不是錯,但缺乏自我保護的善良,容易讓人受到傷害。今
Thumbnail
當我們真誠地付出,不計較回報時,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收穫更多。
2025/01/06(一)日記 午後曬冬陽時,腦中遐思到宗教議題──我認為「無神論者」行善是「最勇敢」的,因為他們不求因果輪迴的善報、不求天堂的應許,不求超自然的種種慰藉。 就純粹行善動機而言,有神論者(宗教徒)不見得比較無私,只是他所求的可能是更遙遠的回報──比如說死後的天堂或下輩子的福
Thumbnail
sunnielei-avatar-img
2025/03/10
「行善的酬報」就是能夠 -繼續行善-。行善所得到的最大滿足,就是和善的本體-神連結在一起,與神同行。箴言14章14節,所羅門說:「行善之人必從自己的行為得以知足。」 真正的行善源於內心的良善,要首先擁有良善的生命,然後自然而然地去行善。 行善背後的動力是知道也經歷過 神就是愛 的恩典後的甦醒 https://vocus.cc/article/66677114fd89780001a12423 . 希望你知道 你被這個世界愛著 —來自sunnielei發佈於⏳熵妮的沙龍☆ https://vocus.cc/article/66677114fd89780001a12423
在經濟學中,風險和回報的關係是每個投資者和企業家都必須理解的核心概念。簡單來說,回報通常與風險成正比:風險越高,潛在的回報也越高。這一法則雖然普遍存在,但如何在風險與回報之間找到一個「最優平衡」,卻是決定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 對於富人來說,風險管理不是一個單純的數學計算問題,而是一種基於經驗、知識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2/16
嗨,晨安!昨日看新聞說巴菲特投資損失不小啊!
蕭帥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6
林漢清 好友~假日愉快!!你說的對~嗯
雖然歡喜做甘願受的結論很八股,但付出不一定有對等的回報,那我也只好把做事情的過程本身,當成回報的一部份。畢竟人生好難。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