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獨處

含有「學會獨處」共 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們生活在一個社群媒體發達、訊息量爆炸的時代,人際互動似乎前所未有地頻繁,但這種「擁擠」反而凸顯了現代人內心深處的孤獨感。文章探討了數位世界造成的空寂,鼓勵我們正視孤獨、為它留一席之地,並認為與孤獨和平共處是這個時代最溫柔而珍貴的禮物。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6 天前
網路世界出現一個詞:傻子共振。 是形容信息繭房裡會聚集意見相近的人 藉由批評和攻訐其他意見不合的人事物 取暖抱團也不管事實真相與是非的現象。 因此特立獨行的人或者更有自己的想法 小學老師勉勵我們:眾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我聽進去了 絕不隨波逐流附和他人。 馬克吐溫也說:當你屬於多數人那邊時 就是你該停下來思考的時候! 1959社會學家 戈夫曼解釋“傻子共振”:傻瓜的共振 組織內愚弄的行為。
千千-avatar-img
發文者
6 天前
彼得潘 你所見的「傻子共振」,多麼貼切啊。在這訊息如潮的年代,能堅守「眾人皆濁我獨清」的清明,不為喧囂所動,為自己留一隅停頓思考的靜默,那是一份多麼溫柔而珍貴的智慧與勇氣。
文章探討了在現代社會「效率」至上的價值觀下,人們的內心逐漸感到疲憊與被拉扯。作者分享瞭如何透過「脫身術」,如暫停回覆訊息、遠離社群媒體,或是細品一杯咖啡,來為心靈尋覓喘息的空間,並強調這種「慢活」不僅不是逃避,而是找回自我、以及一種更難得的勇氣。鼓勵讀者在快速的生活中,也能為自己保留一個緩慢的角落。
Thumbnail
在喧囂的都市中,一家小書店成了孤獨女子的避風港。一日,一位儒雅男子出現,帶來了溫暖的茶香與詩意的交流,一段美麗卻短暫的故事就此展開,如同翻閱一本珍貴的書,值得細細品味。
現代人害怕空白,總想填滿時間,卻忽略了「留白」的智慧。本文探討如何利用人生中的空白期,透過內省、沉澱,找到真正的熱情與方向。
Thumbnail
「早點睡啦!」這句話,是不是已經變成你最常聽到,卻也最常忽略的提醒? 在這個號稱「早睡早起身體好」的時代,我們都知道規律作息的重要性,但夜深人靜時,我們卻總是捨不得結束這一天。滑手機、追劇、看書,甚至只是放空,總覺得深夜時光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9/04
熬夜的快感:假裝抓住了時間。
千千-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8
彼得潘 我們白天被時間追趕,夜晚則假裝自己是時間的主人,用犧牲睡眠的代價換取掌控感的錯覺。
擁有熱情和喜好,是我們生活的錨點。 當我們沒有真正喜歡的事物時,獨處就變成了一種考驗, 我們可能會感到迷失,不知道如何讓自己快樂起來。 這時候,我們很容易將快樂的鑰匙交到別人手中, 期望他們能填補我們內心的空缺,滿足我們的需求。 這就像我們在社群媒體上的行為: 不斷地透過別人的關注和按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劉軒所著《能自處,也能與別人好好相處》一書的重點內容,並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來改善自我認知、情緒管理、人際關係以及壓力應對等方面。文章以自身經驗出發,結合心理學理論和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闡述如何更好地與自己和他人相處。
Thumbnail
你有這種感覺嗎?有時世界上似乎沒人希望你獨立思考,聽他們意見才是唯一的王道。 每天你被各種觀點包圍,他們總在告訴你該怎麼做、該怎麼想。 許多人看似朋友成群,但心卻得不到片刻的安寧,因為他們被無休止的信息轟炸,被所謂的人情世故束縛,被迫戴著社交的面具,花時間療癒自己卻躲不掉內耗後的空殼......
Thumbnail
《有一座森林》小鳥丟掉皇冠前往新森林探險,那兒的鳥兒都載皇冠,只好載回原本的皇冠融入生活。 探險帽子森林,那裡的鳥兒都載帽子,唾棄這戴皇冠的小鳥,用帽子丟他,結果有頂帽子不偏不移的扣入小鳥的皇冠上。 小鳥載著帽子踏入另座森林,這座森林規定有帽子的小鳥就能當國王,小鳥變成這座森林的國王...
Thumbnail
5/5有一座森林
src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5/10
「獨處讓人上癮」👍🏻👍🏻👍🏻🙋‍♀️🍀🍀🍀
人生自由實驗室-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1
當下的香草 沒錯唷!“Being alone is peace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