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

含有「民事」共 9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知名餐廳食物中毒事件引發關注,本文介紹食物中毒事件中消費者的權益保障,包含行政、刑事及民事責任。
Thumbnail
請假勞工時,若以通訊軟體,例如Line,告知雇主請假理由及日數,算是符合勞工請假規則規定,但事後仍應依公司的工作規則規定或勞動契約之約定,附上請假證明等程序來辦理正式的請假手續。 《勞動部勞動條3字第1040130742號》 《最高法院 97 年台上字第 13 號民事判決》 勞工於有事故,必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4 天前
嗯嗯
讀《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時,我想到法律中的「共有物多數決」規定。莊子所說的逍遙,是在黑暗與困境中,找到心靈的自由。法律上的多數決,對少數人來說同樣殘酷:少數意見經常被壓過。但智慧的出路,不是硬碰硬挑戰制度,而是 善用法律留給少數人的出口——依法提出分割方案。
Thumbnail
在那場家族聚會,你坐在長桌的一端,聽著長輩們淡淡地說出:「妳就放棄繼承吧,這是家裡的慣例。」 心裡那股委屈幾乎要湧上眼眶——明明爸爸、媽媽在生病的日子裡,妳是那個隨傳隨到的人...
Thumbnail
💥「你以後不要跟你弟搶遺產,先簽個拋棄繼承書吧。」 這句話是不是你曾在家庭聚會、私下談話中聽過? 也許是爸媽開口、也許是兄弟姊妹暗示——希望你在他們還沒過世前,就先放棄你的繼承權。乍聽之下,好像是一種「顧全大局」、「家庭和諧」的做法,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作法到底合不合法?有效嗎?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近日,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通過,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保單解約金的強制執行範圍限制,以及新引進的「介入權」制度。以下將重點整理本次修法的核心內容。
Thumbnail
《保險法》第138-2條規定保險金可透過信託方式給付,保障未成年人或無行為能力者權益。保險公司或信託業可擔任受託人,資金須設立專戶並限於特定安全性投資,以確保保險金妥善管理與運用。
在台北,最多人遇到的法律糾紛,不是刑事案件,也不是家事爭議,而是民事糾紛。 例如:朋友借錢不還、裝潢沒做好卻不肯退錢、房屋買賣出問題、對方車禍後不賠償、公司違約不履行合約等──這些都屬於民事訴訟的範疇。 但許多當事人在面對這類糾紛時,常常一開始就做錯方向,錯過最佳提告時機,甚至因證據準備不完整導
meruchan-avatar-img
2025/07/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403號民事判決提及,按遺囑違反特留分規定,與特留分被侵害,二者法律概念意義有所不同。繼承人若因遺囑履行而實際損害特留分權利,得自知悉損害日起2年內主張扣減權,逾期失權。注意起算點是遺產實際移轉登記日,而非遺囑公布日。
Thumbnail
初至公部門服務的筱君,覺得單位主管對她溝通傳達的語氣不友善,甚至有貶抑的意味,心想會是自己太過敏感了嗎?於是上網查詢相關有構成職場霸凌之法院判決來參考。 1.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00年度竹勞小字第4號民事判決 「職場霸凌」意指在工作場所中發生的,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所造成的持續性的冒犯、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