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少給你了嗎?掌握「特留分扣減權」,追回屬於你的遺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403號民事判決要旨:

「按遺囑違反特留分規定,與特留分被侵害,二者法律概念意義有所不同。「違反」特留分者,固為立遺囑人,「侵害」特留分者,則係受遺贈人或受益之繼承人,二者主體並不相同。因遺贈而侵害特留分時,侵害特留分者為受遺贈人,因指定應繼分或遺產分割方法而侵害特留分時,侵害特留分者為受利益之其他共同繼承人。應得特留分之人,如因被繼承人之遺囑指定遺產分割方法,依遺囑內容實施結果,致其應得之額不足特留分時,特留分被侵害之繼承人,得類推適用民法第1225條規定,行使特留分扣減權,該扣減權性質上屬物權之形成權,民法就此雖未設有規定,惟特留分權利人行使扣減權,與正當繼承人行使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法律效果相類似,可類推適用民法第1146條第2項規定,以知悉特留分權被侵害時起,起算行使扣減權之2年除斥期間。惟所謂知悉特留分權因遺囑指定分割方法而受侵害,當指知悉其特留分權因遺囑內容之履行,因而受有損害而言,非謂自知悉遺囑內容時起算,此因遺囑內容如未被履行,即無現實特留分權被侵害而受有損害可言,自無從行使特留分扣減權,亦無從起算其期間之始日。」
判決心智圖,點擊可放大

判決心智圖,點擊可放大


⚖️ 結論先說

繼承人若發現遺囑內容履行後,自己獲得的遺產未達特留分,可於知道權利受損日起2年內,向法院主張「特留分扣減權」,超過此期限,權利即消滅。

📚 條列式原文解析

  • 📌「遺囑違反特留分」與「特留分被侵害」不同:
    • 違反特留分者:立遺囑的人(被繼承人)。
    • 侵害特留分者:受益之其他繼承人或受遺贈人。
  • 📌誰會侵害特留分?
    • 遺贈情況下 → 受遺贈人
    • 指定繼承分配比例或遺產分割方法 → 其他受益的共同繼承人
  • 📌可行使特留分扣減權:
    • 繼承人若因遺囑中指定的遺產分割方法,導致所得低於法律規定的特留分,可類推適用民法第1225條,向法院主張扣減權。
    • 扣減權屬於物權性質之形成權。
  • 📌特留分扣減權之期限如何計算?
    • 法院認為:此權利與「繼承回復請求權」相似,故可類推適用民法第1146條第2項:
    • 繼承人必須從「知道自己權利被侵害之日起」2年內主張,否則權利消滅。
  • 📌何時算「知道權利被侵害」?
    • 非從「知道遺囑內容」開始算。
    • 應從「遺囑實際履行且確實造成損害」時起算。

🔍 實例演繹

假設王伯伯去世後留下遺囑,將主要財產都給次子小明,大兒子小華雖覺得不公平,但起初未爭執。 三年後,小明正式依遺囑取得房屋所有權,此時小華才發現自己繼承的遺產遠低於法定特留分。

⚠️ 此時,小華可行使特留分扣減權,向小明要求返還部分遺產,以符合法定特留分。但必須注意:

  • 小華必須從發現房產登記到小明名下之日起2年內行使扣減權。
  • 若超過期限,即便權利真實存在,也會因超過除斥期間而喪失主張權利。


📌 小提醒區塊

  • 特留分扣減權的除斥期間僅2年,屬於較短的時效規定,需特別留意。
  • 「知悉」指的是「實際受損之日」,而非僅僅知道遺囑內容之日,實務上經常因此產生爭議。
  • 實務上,「實際受損」之時間點通常會落在遺產真正被登記或移轉之日,需密切注意遺囑執行狀況,避免錯過權利主張期間。


🔑 小結

繼承人若發現遺產分割後獲得的遺產低於法定特留分,應及早提出扣減權主張,必須掌握「實際損害發生日起2年內」的法律期間,以確保自身權利。


❓ Q&A (常見問題)

Q1:何謂特留分扣減權?

👉 法律保障繼承人最少應繼承的財產(特留分),如遺囑分配未達此標準,可要求扣減超過部分。

Q2:什麼時候開始起算特留分扣減權的2年期限?

👉 實際發生損害(如財產登記移轉給其他繼承人)之日起算,不是從知道遺囑內容時起(因為知道遺囑,不代表損害發生)。

Q3:超過2年還能行使特留分扣減權嗎?

👉 不行,超過此期限即使真的有權利,也無法再主張。


📚 關注《Yang Sir 楊助理》——你的法律思辨夥伴!⚖️✍️

在這裡,我分享:

🧠 法律 × 思辨:用白話解構複雜法條,找到制度與現實的落差與縫隙。

📢 自媒體 × 實戰:從個案出發,示範如何用內容影響世界。

📖 書評 × 法律視角:從閱讀中挖掘實務啟示與觀點火花。

💡 工具 × 效率提升:不時引介提升處理法律問題的實用輔助工具。

🎯 如果你熱愛理性辯證、思考社會制度或單純想了解如何面對法律問題——歡迎一起同行!

📲 加入 《Yang Sir 楊助理》LINE 官方帳號,接收最新文章與觀點推播:

🔗 點擊這裡加入 https://line.me/R/ti/p/@800reiku

💬 和我聊聊,一起讓思辨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 不想加入 LINE官方號,但有話想對我說?

有些朋友可能不想加入 LINE 官方帳號,但對文章內容有共鳴、有法律疑問、或單純想對《Yang Sir 楊助理》說點什麼。

📝 我準備了一個簡單的留言表單: 你可以在這裡留下問題、想法或聯絡方式,我會盡量親自回覆,也可能把它轉化成下一篇文章的靈感來源。

👉 點我留言給 Yang Sir:https://forms.gle/GYJPg43GGKYtWG5Q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ng Sir楊助理的沙龍
25會員
193內容數
分享讀書心得,以及工作常見法律問題的討論,一個一起努力分享知識的空間。
2025/07/09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114年度台上字第543號。最高法院認定,原審法院未妥適審查「家族借款筆記」與簽名證據,推論過於武斷,構成理由不備與經驗法則違誤,撤銷原判決發回更審。提醒:家族金流爭議,細節與證據呈現尤為關鍵。
Thumbnail
2025/07/09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114年度台上字第543號。最高法院認定,原審法院未妥適審查「家族借款筆記」與簽名證據,推論過於武斷,構成理由不備與經驗法則違誤,撤銷原判決發回更審。提醒:家族金流爭議,細節與證據呈現尤為關鍵。
Thumbnail
2025/07/08
書狀撰寫必備兩大快捷鍵:Ctrl+S 預防資料遺失,Ctrl+F 快速定位法條與內容。熟練使用可大幅提升效率、避免災難,是法律人日常工作的基本功。
Thumbnail
2025/07/08
書狀撰寫必備兩大快捷鍵:Ctrl+S 預防資料遺失,Ctrl+F 快速定位法條與內容。熟練使用可大幅提升效率、避免災難,是法律人日常工作的基本功。
Thumbnail
2025/07/03
外送員與平台的法律關係,不能光看「合約名稱」。最高法院指出,若外送員實質受平台控管、納入組織,縱有拒單、自由時間,仍可視為僱傭關係,依法應受保障。平台、勞工都該釐清權利義務,避免爭議。
Thumbnail
2025/07/03
外送員與平台的法律關係,不能光看「合約名稱」。最高法院指出,若外送員實質受平台控管、納入組織,縱有拒單、自由時間,仍可視為僱傭關係,依法應受保障。平台、勞工都該釐清權利義務,避免爭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想瞭解誰對你的財產有繼承權,我國法律是如何規定?常聽到的「應繼分」、「特留分」、「代位繼承」又是什麼意思?繼承人間的繼承比例到底怎麼算?有遺產繼承相關問題,這篇文章幫助你獲得答案。
Thumbnail
想瞭解誰對你的財產有繼承權,我國法律是如何規定?常聽到的「應繼分」、「特留分」、「代位繼承」又是什麼意思?繼承人間的繼承比例到底怎麼算?有遺產繼承相關問題,這篇文章幫助你獲得答案。
Thumbnail
遺產分割是共同繼承人為了消除遺產的共有關係而進行的法律程序。在遺產分割前,須先辦理不動產過戶登記等相關準備工作。遺產分割有遺囑分割和協議分割兩種方式,需注意的是特留分的保障和分割禁止與限制。進行遺產分割時建議尋求專業法律意見,以確保合法和公平。
Thumbnail
遺產分割是共同繼承人為了消除遺產的共有關係而進行的法律程序。在遺產分割前,須先辦理不動產過戶登記等相關準備工作。遺產分割有遺囑分割和協議分割兩種方式,需注意的是特留分的保障和分割禁止與限制。進行遺產分割時建議尋求專業法律意見,以確保合法和公平。
Thumbnail
預先規劃財產是避免家人爭產的好方法。 這篇文章提及預先立下遺囑的重要性,並詳細介紹了遺囑的五種方式。 遺囑如何執行,遺囑執行人的工作內容,特留分的概念以及遺囑的撤回和廢棄等相關規定。值得一讀的文章!
Thumbnail
預先規劃財產是避免家人爭產的好方法。 這篇文章提及預先立下遺囑的重要性,並詳細介紹了遺囑的五種方式。 遺囑如何執行,遺囑執行人的工作內容,特留分的概念以及遺囑的撤回和廢棄等相關規定。值得一讀的文章!
Thumbnail
Q:部分繼承人可否僅以自己為申請人持遺囑辦理不動產遺囑繼承登記? A: 一、依「內政部93年11月19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30016064號函」 二、例子 三、補充:遺囑若已指定遺囑執行人,繼承人可否自行辦理與遺囑有關之不動產相關登記?
Thumbnail
Q:部分繼承人可否僅以自己為申請人持遺囑辦理不動產遺囑繼承登記? A: 一、依「內政部93年11月19日內授中辦地字第0930016064號函」 二、例子 三、補充:遺囑若已指定遺囑執行人,繼承人可否自行辦理與遺囑有關之不動產相關登記?
Thumbnail
一、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內贈與給特定人之財產,於被繼承人死亡時,併入其遺產總額計算。   二、免依《遺產及贈與稅法》§15併入遺產總額計算的情形。   三、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之財產,其遺產價額的計算。   四、土地增值稅及贈與稅等之扣抵。   五、在稅法上視為遺產,不等同在民法上視為遺產。
Thumbnail
一、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內贈與給特定人之財產,於被繼承人死亡時,併入其遺產總額計算。   二、免依《遺產及贈與稅法》§15併入遺產總額計算的情形。   三、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之財產,其遺產價額的計算。   四、土地增值稅及贈與稅等之扣抵。   五、在稅法上視為遺產,不等同在民法上視為遺產。
Thumbnail
前陣子有朋友詢問:家人留有遺產,幾個繼承人協議分割,結果過不久被其他繼承人的債權人告上法院,為什麼分割遺產後反而變被告?
Thumbnail
前陣子有朋友詢問:家人留有遺產,幾個繼承人協議分割,結果過不久被其他繼承人的債權人告上法院,為什麼分割遺產後反而變被告?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被繼承人生前贈與財產是否需要納入遺產課稅、贈與財產價值的計算方式以及受贈人在被繼承人死亡前出售贈與財產的相關規定。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被繼承人生前贈與財產是否需要納入遺產課稅、贈與財產價值的計算方式以及受贈人在被繼承人死亡前出售贈與財產的相關規定。
Thumbnail
繼承是從被繼承人死亡後開始的。在民法中,遺產繼承人的順序及配偶的繼承分在文中都會說明。 歡迎閱讀。
Thumbnail
繼承是從被繼承人死亡後開始的。在民法中,遺產繼承人的順序及配偶的繼承分在文中都會說明。 歡迎閱讀。
Thumbnail
父母贈與給子女的不動產,該如何合法節稅呢? 藉由贈與有貸款房地及利用贈與免稅額,可輕鬆降低稅金! 稅法自己學,節稅不求人!
Thumbnail
父母贈與給子女的不動產,該如何合法節稅呢? 藉由贈與有貸款房地及利用贈與免稅額,可輕鬆降低稅金! 稅法自己學,節稅不求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