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後的保護:為什麼我選擇保險信託給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一、先說結論

根據《保險法》第138-2條之規定,信託受託人不得作為保險契約的要保人。

條文明確要求:要保人與被保險人應為同一人。

換句話說,信託架構僅適用於要保人為本人時「預立信託」,而不是由第三方如受託人代為要保。

📌 二、條列式解析

「人身保險契約中屬死亡或失能之保險金部分,要保人於保險事故發生前得預先洽訂信託契約,由保險業擔任該保險金信託之受託人,其中要保人與被保險人應為同一人,該信託契約之受益人並應為保險契約之受益人……」

🔍 重點解析:

  • 要保人與被保險人必須為同一人。
  • ✅ 信託契約是在保險事故「發生前」由要保人主動洽訂,非由受託人發起。
  • ✅ 保險公司可以擔任信託受託人,但這與「要保人身份」並無重疊。

因此,信託受託人(不論是保險公司或信託業)只能在保險契約簽訂後、保險事故發生前依約執行信託,不能以受託人名義簽訂保險契約、成為要保人。

🧠 三、實例演繹說明

❌【錯誤情境:違法設定】

甲信託公司希望為未成年乙購買壽險,並以自己(信託公司)為要保人,乙為被保險人兼受益人。此設計違反第138-2條,因要保人非被保險人本人,且信託設計為事後代為投保,非預先由本人洽訂。

✅【正確情境:合法設計】

林先生(成年人)為自己投保死亡保險,並在保單生效後簽署信託契約,指定保險公司為受託人、未成年兒子為受益人。此時:

  • 林先生=要保人、被保險人
  • 保險公司=信託受託人(非要保人)
  • 未成年兒子=保險受益人、信託受益人
    ➡️ 完全合法、符合條文規定。

🔍 四、小提醒區塊

🔸 信託受託人可管理保險金、操作信託帳戶,但無權替他人簽立保險契約

🔸 第138-2條的設計目的,是要防止保險契約落入他人操控,特別是涉及死亡給付時,若由他人(如受託人)成為要保人,恐有道德風險或利益衝突

🔸 若希望由信託主體掌握保險金流,應由本人先投保再簽訂信託契約,不可反過來由信託發起投保。

🧾 五、小結

《保險法》第138-2條以「要保人與被保險人應為同一人」作為制度設計核心,目的是防堵不當操控與利益衝突

因此,信託受託人不得作為保險契約之要保人,只能於要保人本人完成契約後介入信託管理。

這條文在實務中保障了被保險人與受益人(尤其是未成年人或受監護人)的權益,並設下制度防線。

❓Q&A

Q1:什麼是保險金信託?跟一般保單有什麼不同?

👉 保險金信託是指保險事故發生後,不是一次性給付金額給受益人,而是由受託人(如保險公司)依照事先設定好的方式,分期管理與撥付,確保資金長期穩定使用。

Q2:誰可以使用保險金信託?是否所有人都能設定?

👉 根據《保險法》第138-2條,必須要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同一人,且受益人必須是:

  • 被保險人本人、
  • 未成年人、
  • 或受監護宣告尚未撤銷者。

不符合這三類,就不能用此制度。

Q3:保險金信託資金可以投資什麼?

👉 僅限於安全性較高的項目,例如:

  • 銀行存款、
  • 公債、
  • 金融債券、
  • 短期票券、
  • 或主管機關核准的其他投資方式。

目的是降低風險,確保信託資金「專款專用」。


📚 關注《Yang Sir 楊助理》——你的法律思辨夥伴!⚖️✍️

在這裡,我分享:

🧠 法律 × 思辨:用白話解構複雜法條,找到制度與現實的落差與縫隙。

📢 自媒體 × 實戰:從個案出發,示範如何用內容影響世界。

📖 書評 × 法律視角:從閱讀中挖掘實務啟示與觀點火花。

💡 工具 × 效率提升:不時引介提升處理法律問題的實用輔助工具。

🎯 如果你熱愛理性辯證、思考社會制度或單純想了解如何面對法律問題——歡迎一起同行!

📲 加入 《Yang Sir 楊助理》LINE 官方帳號,接收最新文章與觀點推播:

🔗 點擊這裡加入 https://line.me/R/ti/p/@800reiku

💬 和我聊聊,一起讓思辨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 不想加入 LINE官方號,但有話想對我說?

有些朋友可能不想加入 LINE 官方帳號,但對文章內容有共鳴、有法律疑問、或單純想對《Yang Sir 楊助理》說點什麼。

📝 我準備了一個簡單的留言表單: 你可以在這裡留下問題、想法或聯絡方式,我會盡量親自回覆,也可能把它轉化成下一篇文章的靈感來源。

👉 點我留言給 Yang Sir:https://forms.gle/GYJPg43GGKYtWG5Q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ng Sir楊助理的沙龍
24會員
188內容數
分享讀書心得,以及工作常見法律問題的討論,一個一起努力分享知識的空間。
2025/07/22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403號民事判決提及,按遺囑違反特留分規定,與特留分被侵害,二者法律概念意義有所不同。繼承人若因遺囑履行而實際損害特留分權利,得自知悉損害日起2年內主張扣減權,逾期失權。注意起算點是遺產實際移轉登記日,而非遺囑公布日。
Thumbnail
2025/07/22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1403號民事判決提及,按遺囑違反特留分規定,與特留分被侵害,二者法律概念意義有所不同。繼承人若因遺囑履行而實際損害特留分權利,得自知悉損害日起2年內主張扣減權,逾期失權。注意起算點是遺產實際移轉登記日,而非遺囑公布日。
Thumbnail
2025/07/09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114年度台上字第543號。最高法院認定,原審法院未妥適審查「家族借款筆記」與簽名證據,推論過於武斷,構成理由不備與經驗法則違誤,撤銷原判決發回更審。提醒:家族金流爭議,細節與證據呈現尤為關鍵。
Thumbnail
2025/07/09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114年度台上字第543號。最高法院認定,原審法院未妥適審查「家族借款筆記」與簽名證據,推論過於武斷,構成理由不備與經驗法則違誤,撤銷原判決發回更審。提醒:家族金流爭議,細節與證據呈現尤為關鍵。
Thumbnail
2025/07/08
書狀撰寫必備兩大快捷鍵:Ctrl+S 預防資料遺失,Ctrl+F 快速定位法條與內容。熟練使用可大幅提升效率、避免災難,是法律人日常工作的基本功。
Thumbnail
2025/07/08
書狀撰寫必備兩大快捷鍵:Ctrl+S 預防資料遺失,Ctrl+F 快速定位法條與內容。熟練使用可大幅提升效率、避免災難,是法律人日常工作的基本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整理遺產繼承中被繼承人往生時的保險問題,包括要保人、被保險人為同一人或不同人時的情況,以及繼承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整理遺產繼承中被繼承人往生時的保險問題,包括要保人、被保險人為同一人或不同人時的情況,以及繼承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在少子化衝擊下,如何將財產順利低成本的移轉給子女成了大家值得關心的議題。本文探討了最近財政部的函釋,說明瞭關於他益信託贈與案件的信託期間認定相關規定,以及影響贈與稅額計算的因素。
Thumbnail
在少子化衝擊下,如何將財產順利低成本的移轉給子女成了大家值得關心的議題。本文探討了最近財政部的函釋,說明瞭關於他益信託贈與案件的信託期間認定相關規定,以及影響贈與稅額計算的因素。
Thumbnail
代位繼承是指當父母早於祖父母去世時,子女可以代替父母繼承祖父母的遺產。這種繼承不要求代位繼承人履行撫養義務,撫養義務由其他健在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承擔。代位繼承權受法律保障,不會因未履行撫養義務而被質疑。
Thumbnail
代位繼承是指當父母早於祖父母去世時,子女可以代替父母繼承祖父母的遺產。這種繼承不要求代位繼承人履行撫養義務,撫養義務由其他健在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承擔。代位繼承權受法律保障,不會因未履行撫養義務而被質疑。
Thumbnail
現代人少子化,不少人面臨遺產後繼無人的情況,如果想給三等親的姪子或姪女,該如何做最好? 「不動產後人接手的基本規劃,不外乎生前『生前贈與、遺產繼承、遺贈』三大類,無論選擇哪一種,事先規劃好,才能讓事情圓滿。」 遺產繼承 依照民法現行規定,遺產繼承除了配偶為當然繼承人外,其他的繼承順序為
Thumbnail
現代人少子化,不少人面臨遺產後繼無人的情況,如果想給三等親的姪子或姪女,該如何做最好? 「不動產後人接手的基本規劃,不外乎生前『生前贈與、遺產繼承、遺贈』三大類,無論選擇哪一種,事先規劃好,才能讓事情圓滿。」 遺產繼承 依照民法現行規定,遺產繼承除了配偶為當然繼承人外,其他的繼承順序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針對遺囑的種類及立遺囑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解說,包括自書遺囑、公證遺囑、密封遺囑、代筆遺囑、口授遺囑等五種立遺囑的方式。並針對如何有效立遺囑以及防止遺囑無效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和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針對遺囑的種類及立遺囑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解說,包括自書遺囑、公證遺囑、密封遺囑、代筆遺囑、口授遺囑等五種立遺囑的方式。並針對如何有效立遺囑以及防止遺囑無效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和建議。
Thumbnail
一、函釋(建議可以先跳到文章的第二段,因為這個函釋很難看的懂;如果想看結論的話,可以直接看文章的第四段):   二、我對上面函釋之詮釋及整理重點:   三、法令補充:   四、結論:
Thumbnail
一、函釋(建議可以先跳到文章的第二段,因為這個函釋很難看的懂;如果想看結論的話,可以直接看文章的第四段):   二、我對上面函釋之詮釋及整理重點:   三、法令補充:   四、結論:
Thumbnail
法定代理人與未成年人共同繼承的事件中,毫無例外地,要求選定特別代理人的制度,合理嗎?
Thumbnail
法定代理人與未成年人共同繼承的事件中,毫無例外地,要求選定特別代理人的制度,合理嗎?
Thumbnail
當父(或母)與未成年子女同為繼承人,在遺產進行分割時,必須先為未成年子女選定特別代理人。以下將討論台灣的法律規定及程序,並搜集統計家事法院相關裁定,對此制度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選定特別代理人的法律依據: (一)「民法」第1086條: 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之法定代理人。 父母之行
Thumbnail
當父(或母)與未成年子女同為繼承人,在遺產進行分割時,必須先為未成年子女選定特別代理人。以下將討論台灣的法律規定及程序,並搜集統計家事法院相關裁定,對此制度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選定特別代理人的法律依據: (一)「民法」第1086條: 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之法定代理人。 父母之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