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逍遙與法律的殘酷:為什麼少數人永遠不逍遙?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 一、先說結論

《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時,我想到法律中的「共有物多數決」規定。

莊子所說的逍遙,是在黑暗與困境中,找到心靈的自由。

法律上的多數決,對少數人來說同樣殘酷:少數意見經常被壓過。但智慧的出路,不是硬碰硬挑戰制度,而是 善用法律留給少數人的出口——依法提出分割方案

如何運用莊子逍遙遊的思維

如何運用莊子逍遙遊的思維


📌 二、書本與法律的呼應

1️⃣ 書中的提醒 書中提到:多數人追求的逍遙,是高官厚祿、權力在握的隨心所欲。只有在逆境時,人們才會退而求其次,尋求莊子式的心靈逍遙。

2️⃣ 法律裡的相似情境 民法第820條規定:共有物的管理,必須依共有人過半或應有部分的「多數決」來決定。

👉 多數人享有現實的逍遙(決定權)。

👉 少數人則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意見被壓過。

3️⃣ 少數人的智慧出路 這就像書裡說的「退而求其次」:當你無法改變制度的前提,

你能做的不是對抗,而是轉身運用制度。

民法第823條提供了解套方式:任何人都可以請求分割共有物。 這是少數人找回逍遙的法律出路。


🧠 三、實例演繹

生活案例: 三兄妹共有房屋,哥哥持有比例 60%,弟妹各 20%。哥哥主張出租,兩人不同意。

👉 根據多數決,哥哥的方案成立。

👉 但妹妹若覺得利益受損,仍可以請求分割,讓房子拍賣或協議分割。

莊子思維的活用:

這就像書中提到的逍遙:順境的人沉浸在權力裡的自由;

逆境的人,才去尋求心靈上的平衡。

少數人雖然看似無力,但透過法律的分割機制,能從另一個角度找到自己的逍遙。


🔍 四、小提醒區塊

⚠️ 注意:

  • 多數決是前提 → 少數人不能推翻它。
  • 分割是智慧出口 → 少數人要懂得利用這條法律通道。
  • 共鳴點 → 就像莊子說的:真正的逍遙,不在於無限制的權力,而是在拘束中找到能自處的空間。


🧾 五、小結

《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提醒我們,順境時少有人想起莊子;

逆境時才會去追求心靈逍遙。

法律制度也是如此:

多數人自然享有決定權,而少數人雖然無法改變前提,但可以選擇聰明的方式,利用分割來保障自己。

這,就是法律裡的「少數人的逍遙」。


Q&A

Q1:共有物的決定一定要聽多數人的嗎?

A1:是的。依民法、土地法規定,多數決是法律明文規定。

Q2:少數人覺得不公平,可以怎麼辦?

A2:少數人不能推翻制度,但可以依法請求分割共有物,保障自身利益。

Q3:這和《莊子》的「逍遙」有什麼關係?

A3:就像莊子說的,逍遙不是沒有拘束,而是能在拘束裡找到出路。少數人若能善用制度,就能找回自己的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ng Sir楊助理的沙龍
26會員
199內容數
分享讀書心得,以及工作常見法律問題的討論,一個一起努力分享知識的空間。
2025/08/12
在那場家族聚會,你坐在長桌的一端,聽著長輩們淡淡地說出:「妳就放棄繼承吧,這是家裡的慣例。」 心裡那股委屈幾乎要湧上眼眶——明明爸爸、媽媽在生病的日子裡,妳是那個隨傳隨到的人...
Thumbnail
2025/08/12
在那場家族聚會,你坐在長桌的一端,聽著長輩們淡淡地說出:「妳就放棄繼承吧,這是家裡的慣例。」 心裡那股委屈幾乎要湧上眼眶——明明爸爸、媽媽在生病的日子裡,妳是那個隨傳隨到的人...
Thumbnail
2025/08/05
上週台灣發布首次海嘯警報🌊,新聞中出現了一個熟悉的地名——北海道根室📍。那是我在 2013 年曾到訪過的城市,不同於觀光勝地的喧囂,根室靜謐卻深具政治張力。街道上的招牌不只使用日文,還大量搭配俄羅斯文,昭示著日本人對「北方四島」的深層情緒——長久以來,日本一直堅定要求俄羅斯返還這些島嶼📦。
Thumbnail
2025/08/05
上週台灣發布首次海嘯警報🌊,新聞中出現了一個熟悉的地名——北海道根室📍。那是我在 2013 年曾到訪過的城市,不同於觀光勝地的喧囂,根室靜謐卻深具政治張力。街道上的招牌不只使用日文,還大量搭配俄羅斯文,昭示著日本人對「北方四島」的深層情緒——長久以來,日本一直堅定要求俄羅斯返還這些島嶼📦。
Thumbnail
2025/07/10
從《活著回來的男人》中戰俘故事得到啟示:資訊缺乏,可能導致錯誤決策甚至毀滅性後果。法律中亦然,若不掌握「時效」制度,縱有權利與證據,仍可能因未主張而喪失保障。資訊,就是生存防線。
Thumbnail
2025/07/10
從《活著回來的男人》中戰俘故事得到啟示:資訊缺乏,可能導致錯誤決策甚至毀滅性後果。法律中亦然,若不掌握「時效」制度,縱有權利與證據,仍可能因未主張而喪失保障。資訊,就是生存防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本文梳理現代幽默分類,引用莊子面對官職邀請及即將逝世時的幽默對話,分析其潛在的智慧與哲理。透過幽默的方式,莊子巧妙化解社會人際的尷尬與壓力,展現幽默在溝通上的重要性及其表達自我思想的能力。最後,本文鼓勵讀者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幽默,增進彼此理解與情感連結,並消解心理健康危機。
Thumbnail
本文梳理現代幽默分類,引用莊子面對官職邀請及即將逝世時的幽默對話,分析其潛在的智慧與哲理。透過幽默的方式,莊子巧妙化解社會人際的尷尬與壓力,展現幽默在溝通上的重要性及其表達自我思想的能力。最後,本文鼓勵讀者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幽默,增進彼此理解與情感連結,並消解心理健康危機。
Thumbnail
不死心神身歸土 財情名戀時轉無 解執鬆結己主宰 形有所忘德充符
Thumbnail
不死心神身歸土 財情名戀時轉無 解執鬆結己主宰 形有所忘德充符
Thumbnail
不會思考的人類,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Thumbnail
不會思考的人類,成為任人擺佈的傀儡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
Thumbnail
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如同生命的形成,是「從無到有」,在自然的變化中形成了形體;那麼死亡不就是形體的消逝,「從有到無」,恢復原本的樣子而已嗎?
Thumbnail
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如同生命的形成,是「從無到有」,在自然的變化中形成了形體;那麼死亡不就是形體的消逝,「從有到無」,恢復原本的樣子而已嗎?
Thumbnail
介紹拮抗及損補兩種形式,辨識有餘、不足、天之道與人之道。
Thumbnail
介紹拮抗及損補兩種形式,辨識有餘、不足、天之道與人之道。
Thumbnail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裡仁第四)。 放,按照。孔子反感依利而行,唯利是圖。認為違背了義,還帶來了不好的結果。依利而行,會患得患失,怨念多。沒有稱心如意得到想要的東西或利益,就怨恨他人或怨恨自己。 這顯然是小人行徑,道德上的小人和地位上的小人皆是如此。
Thumbnail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裡仁第四)。 放,按照。孔子反感依利而行,唯利是圖。認為違背了義,還帶來了不好的結果。依利而行,會患得患失,怨念多。沒有稱心如意得到想要的東西或利益,就怨恨他人或怨恨自己。 這顯然是小人行徑,道德上的小人和地位上的小人皆是如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