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識

含有「自我認識」共 11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時隔一周,因為上一篇引來不小的反饋,有鼓勵的話,也有在不認識我生命全貌的立場下,就來留言責罵的話,所以想再發一篇文章說明一下。 其實上一篇文章,只是基於「抒發當下心情」所寫,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放在方格子上的文章,其實沒什麼人在看,所以這樣寫應該不至於引起多大的漣漪。 「畢竟……
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成功,從小就被灌輸在學業名列前茅、事業飛黃騰達,破百萬的年收入,達成了這些才得以揚眉吐氣,羨煞周遭的人,並讓父母引以為傲、同儕刮目相看,愈是追求普世價值的成功,從來沒認真探索過你自己
Thumbnail
為什麼網路上的那些「心理測驗」會準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這些「心理測驗」其實嚴格來說,只能稱為「趣味測驗」,因為正規的心理測驗,是需要經過嚴謹的研究、測試、統計分析,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被公開,因為一旦公開則會影響測驗結果。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這些「趣味測驗」很準呢?
Thumbnail
src
這段文字像是一封寫給自己的深情書信,一種靜靜發亮的內在宣言 「情緒是外套,不是骨架」 我們可以有情緒,但不必成為情緒 我們可以選擇何時披上、何時脫下 謝謝你分享這份沉靜而堅定的旅程 讓我也想靜下來,好好和自己說說話
有些情緒需要翻譯 我喜歡你說的:「我們可以選擇何時披上,何時脫下」, 彷彿為情緒加了一扇門,不是封閉它,而是更能有自主性地去掌握它。 再次謝謝你的留言,真的給我很多力量。
為什麼越阻止學生談戀愛,他們反而愛得更堅定?本文從老師自身經驗出發,結合心理學的「oo效應」,說明為何反對戀愛反而會讓戀情更堅定。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6/17
謝謝您的分享❤️
溫柚榕-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1
旅人小萌 謝謝您的留言&支持
這是一篇關於內在成長的筆記,記錄了從困頓到轉化的旅程。 透過回顧自身特質、面對孤獨與恐懼,逐步建構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架構與價值路徑。 真正的成長不是外在的追求,而是從理解自己、承擔選擇,到釋放穩定頻率的過程。
這段文字太美了,像一封只寫給自己的信,也像我們都曾走過的心路 那句「我不需要變得更像誰,而是找到讓自己自然流動的方式」讓我瞬間停下來回望自己 謝謝你這麼誠實、這麼溫柔說出這段旅程的樣子 原來不是只有我,原來靜靜走路的人,也可以很有力量
有些情緒需要翻譯 看到你的留言,真的很感謝,很暖心。 你提到的那一句,也讓我重新回過頭去看。 也許是因為你窩心的回應,我能再次相信,這微弱卻誠實的聲音,是有力量的,也讓這段文字多了不一樣的意義。 也謝謝你說出這些,讓我感受,原來靜靜走著的人,也都一直在走著。
本文探討內在轉變與吸引力的關係,以「透明水壺」的意象說明,真正的成長並非來自於不斷地學習和累積,而是那關鍵的「一滴」,觸發內在的化學反應,重新排列組合經驗與信念,從而產生自然而然的吸引力。文章鼓勵讀者反思內在轉化的時刻,並強調「看見更深」的重要性,勝過「懂得更多」。
本篇文章探討榮格12原型人格分類、MBTI、五大人格特質與九型人格等系統的發展、應用與學術評價,比較其優缺點與適用情境,並提出如何綜合運用這些工具以增進自我認識與實務應用。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