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

含有「蘇東坡」共 10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正月初七,是所謂的「人日」。民間有初七要吃七種不同蔬菜做羹的習俗,於是拿著竹篩就到園子裡採野菜去。早春時節野菜茁茂,隨便一採就超過了七樣,想起東坡先生曾提過用榧子來煮素羹,味更甜美的說法,於是做了一道別有風味的七菜羹。
Thumbnail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春來,飲杯酒,喝盞茶,可讀詩、可寫詩。靜聽東風,細看梅花。青韮蘆蒿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Thumbnail
嗨,晨歡!猶似新別又將逢,鬢衰額紋雕鏡翁!
梅乾扣肉太麻煩,那梅乾燉肉可以試試,簡單的做法,不減的美味。梅乾菜跟梅乾扣肉是怎麼來的?一併在這裡告訴你。
Thumbnail
翻開歷史的長卷,蘇軾的名字如同一枚燦爛的星辰,閃耀在文化的長空。他的一生充滿起伏:功名得失、貶謫流離,但他卻在風雨中舞出了人生的優雅。他是一位詩人、一位詞人,更是一位哲人。
Thumbnail
人生難免遭遇挫折,如何調適心情,繼續生活,迎接又一個明天,這是人人都要學習的人生哲學。對此,北宋文豪蘇軾的作為,當可為後人帶來深刻的啟示。 蘇軾因「烏台詩案」貶居湖北黃州,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元豐五年,其〈定風波〉詞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Thumbnail
我們也可以感受到自己生命的輕盈。不再貪求太多,不再苛求自己,得以度過一個,貼近我們真實重量的自在人生。且讓我們共勉之!
Thumbnail
謝謝慕風分享,『同理心』是一種很高貴的情操❤
蘇東坡寫了不少禪詩,令人津津樂道,回味再三。試看〈觀潮〉一詩,詩云:「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此詩大意是,一心嚮往廬山的煙雨濛濛和浙江錢塘潮汐的澎湃滔滔,可惜一直無緣登臨廬山,置身煙雨之中,以及親至浙江錢塘,目睹潮水的壯闊景象,每每引以為憾。後來,終於有
Thumbnail
【尊重,是人際關係的基石】—取自一分鐘,小故事。 蘇東坡和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兩人都喜歡彼此嘲諷對方,每次見了面,不互相較勁一下總不肯罷休。 儘管這樣激烈的脣槍舌劍常常上演,卻似乎沒有減損他們的友誼。 據說,有一天,蘇東坡與佛印兩人一起坐著打禪。 一會兒功夫,蘇東坡睜開眼問佛印:「你看
Thumbnail
與人相處,給人舒服的感覺,就是“修養”。逞口舌之快,佔人便宜之人,若非性格雞腸鳥肚,必不屬善意之人。
美麗浪漫的儀式,一葉梧桐落,天下盡知秋。西風催,梧桐落,又還寂寞,又還秋色。
Thumbnail
嗨,晨安!詩讀憑添秋意!梧桐樹只於墾丁國家公園見,也就儘只一顆矣!
《書劍恩仇錄》作者金庸原名查良鏞,出身于浙江海寧查氏。族人在書法、篆刻、音樂、繪畫、金石書畫鑒賞等藝術領域成就非凡,是享有文化盛譽的望族。金庸家有豐富的藏書,在文學、藝術環境薰陶成長的金庸學識豐富且廣泛。詩、詞、曲、古籍、名文..在小說中作者信手拈來,俯拾即是。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黃璧怡
璧怡很喜歡金庸的著作,但只懂由頭讀到尾😅 雲山水這篇分享讓璧怡看見文學是可以如何去享受,真是獲益良多,謝謝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