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倫理

含有「諮商倫理」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如同我所創作的『心之語』系列小說,我始終懷抱著推廣友善、溫馨、正面、且真正專業的心理諮商服務的願景。我期盼透過自身的經歷與努力,能讓更多人了解:何謂良好的諮商品質,如何識別真正的專業協助,以及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在尋求支持的同時,有效保護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7/20
評鑑只是「一場戲」,通常政府都會說「哪一天」評鑑,只要那一天使出洪荒之力就好!
近幾年心理諮商較為盛行,衛福部也推出「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這代表現在人愈來愈重視心理健康,想好好重新探索自己認識自己學會如何愛自己。 可是諮商中受到傷害的事件頻傳,導致諮商變得評價很兩極,甚至不少人認為AI比心理諮商有用多了,可以適時接住自己提供情緒價值心理支持。
Thumbnail
喵鈴子-avatar-img
2025/06/17
我不會說諮商或按時服藥之後,就會變好,或是“加油唷”,因為憂癒症的人,在我感受與理解中,都是“已經非常努力”或“努力過頭”的人. 願意嚐試讓自己有一個情緒出口與調適的時間與方式,也是一個努力的過程. 將自己想像成一張唱片,偶爾轉到某一段,就是會跳針,跳針就跳針吧,過了就又一個新的輪迴,對,還是會跳針. 但就接受它,別人都不是你,只有你懂得旋律,之後,你就可以在自己的唱片上,舞出自己最喜歡的旋律. 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marsha小潤-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8
喵鈴子 沒錯,這類的字詞在心理治療是禁忌的用語。
諮商並非有錢人的專利,但某些情況下並不適合進行傳統諮商。本文列出五種不適合諮商的人:1. 年齡過大或過小,例如記不清事情的老人或不會說話的幼兒;2. 患有嚴重疾病或先天障礙,例如失智症、嚴重精神病、植物人或智能嚴重不足者;3. 酒醉者;4. 毒癮發作中的人;5. 處於會影響意識的藥物作用下的人。
探討諮商過程中,諮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關係,是否總是平等的?文章指出,雖然現代諮商強調平等關係,但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早期心理治療或諮商師扮演教練角色時,平等關係可能會有例外。文章也探討了個案將諮商師視為神或偶像,以及諮商師自身需求對諮商關係的影響,並提出一些值得討論的議題。
最近,在看2016年11月首播的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我想這一齣韓劇這麼好看,很多網友都看過吧?透過這齣劇,我想要來梳理一下自己執業多年的心得,好好檢視自己,並反思自己是怎樣的一名諮商心理師。
Thumbnail
5/5浪漫醫生金師傅
其實諮商師是引導高手。在談話的過程中,諮商師可以不知不覺的去引導你,他會帶你去看他認為重要的點,或透過對話就能慢慢放大聚焦在要處理的地方。
諮商師希望與個案之間只有諮商關係,不是朋友,更不可能邊諮商邊談戀愛。諮商也是建立在最純粹的諮商關係上才能好好發揮效用。文章談及關於諮商關係的祕密。
上次我們討論了諮商倫理,今天我們要來延續上次的話題   點我複習     (圖片出處:https://parade.com/living/boundary-phrases)     第二件事情則是要來談談「邊界」(boundary) 與「雙重關係」。 Boundary字面上的意思是界
這次要來和大家談談心理諮商倫理、邊界以及雙重關係   下列幾個問題,歡迎大家可以一起先來思考看看:   你會和朋友/家人分享心事嗎? 你所分享的內容是否會有"界限"呢? 你會和所有的朋友及家人分享一樣的事情嗎?   你是否有尋求過諮商或是心理師的協助呢? 如果有的話,當遇到難以啟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