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處處可見的搭便車賽局
在真實世界中,也存在著不少類似的搭便車賽局。
比方說,小型建商或政商關係良好的人,先鎖定預定開發地周邊的地,然後等大型建商把預定開發地炒起來後,搭便車獲利。或者是,當大型企業推出成功商品之後,許多小型企業也會順勢推出相似商品來瓜分市場大餅。
真不公平,對吧?既然知道了賽局結構,當然就可以去改變。
如果這些大型企業或建商懂得搭便車賽局的概念,就會做出對應的策略來制約小豬心態,例如「專利保護」就是一種保護大豬的制度設計,在飼料槽中鎖定一塊區域,只給踩踏板的大豬獨享,不用擔心到頭來為他人作嫁。
在職場上也存在著這類賽局,常聽到的「能者多勞」就是一種搭便車賽局。
但是管理者如果不懂得約束小豬(不做事的同仁),就會發生劣幣驅除良幣的問題,導致勤奮工作的人受到挫敗,而陸續離開。那麼,管理者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
在搭便車賽局中,維持均衡的假設條件是:踩踏板的豬,一定要比不踩踏板的豬吃得多。
所以破壞這個奈許均衡的假設,就是管理者將激勵給個人、而不是整個團隊雨露均霑。讓團隊知道不做事就會餓死;即使團隊全體都能獲得激勵,有做事的人能獲得的比例也遠大於不做事的。如此一來,也能減少小豬的出現。
在多數情況下,規則都是由強者來制定,對於弱者來說,抓住有限的規則優勢為自己謀取利益無可厚非,這是弱者的求勝之道,也是將弱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的策略,這也是懂得賽局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