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框架

含有「跳脫框架」共 3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透過一個以顯微鏡觀察生物的趣味故事,微觀對照看世界的角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價值觀、思路,不論在學校、職場、日常都是社會的縮影。對方的心性如何需要經驗判別,個人如何做回應,端看歷練、智慧與特質。那麼…「見微知著」存在嗎?並闡述「通盤思考」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世界上萬物其止單純? 見山是不是山? 就看你心內在期待什麼? 它反射就可能會是什麼?
希雅Sy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8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是的👏👏👏👏👏
《刺骨之痛》《恐懼罐頭》《篠宮神社系列1:我再也進不了山的故事》《在麵包店賣飯糰:賣破千萬本書的王牌編輯教你創造超乎想像的好點子》
Thumbnail
黃璧怡-avatar-img
2025/06/02
希望你下次能借到進階版的創意書本,再在這兒與大家分享喔🤩
藍夜喵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3
黃璧怡 好~謝謝留言支持❤❤😁
如何跳脫社會框架,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定義? 從小實驗、短期環境轉換、肯定自己、養成富足的心態等方法,幫助你找到人生方向。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6/29
勝利,如果是佛家所說的攀比,那麼它和貪婪就很接近了。而攀比雖然是成長的動力,卻可被疑為錯誤的動能。因為,那種追尋是沒有標準的比較,是無止境。到頭可能只會是庸人自擾。 智慧是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增長,等到了自己懂得自己所為不是「聽人怎麼說」,而是看「自己是怎麼認為」時,就真的是人生勝利組的一員了。✌
“你可曾想過,你的生長年代、父母、出身、偏見,如何左右你的決策?”--麥可羅(Thomas K. McCraw)教授《記得你是誰》第四篇。 推薦書籍“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 哈佛學生畢業前,每一科的最後一堂課,教授們會說一個關於自己,讓學生終身難忘的故事。這本書共收錄了十五個故事,
Thumbnail
(無雷心得) 2024年末讀完了《化學課》,直接躍升最喜歡 大部分的小說對我來說都是消遣 偶爾會有讓我驚艷,會想要分享 再來則是會恨不得身邊的人都讀過 小說有三種 1.消遣、娛樂用 2.不錯,會分享給身邊的人 3.有很棒的觀念巴不得大家都來讀 這本屬於第三類! 仔細推敲自
人生就像麵包脫模,逐漸釋放出屬於自己的香氣。每個人都曾在外界的“模具”中生活,這些框架或許來自他人期望,或無意識中為自己設下的。這篇文章帶你深刻反思,打破無形束縛。透過自我發問,檢視自己是否被外界期待所左右,而忽視了內心最真實的渴望。勇敢走出框架,釋放獨一無二的香氣,從「脫模」開始。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遊戲中,有些人似乎自帶外掛,輕鬆解鎖成功的關卡。這篇文章探討了「人生開外掛的人」具備的三個特徵:了解遊戲規則、跳脫框架思考,以及善於盤點並使用資源。透過這些特質,我們不僅能更好地迎接挑戰,還能實現突破局限的成功。
Thumbnail
別人對你評價不在你此時此刻的時區內,我們常因他人過去的評價而束縛現在的自己。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別人的評價中擺脫出來,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過去的我不代表現在的我。學會珍惜當下,重新思考他人評價意義,學會更自在地面對自己的情緒。尊重當下的感受,讓過去不再影響現在,擁抱全新的自己。
Thumbnail
在這次新加坡旅遊中,我放棄了與朋友坐一起,最終卻意外體驗了無與倫比的飛行時光。在飛行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脫離常理的快樂,與朋友分開坐的安排,反而消除了社交壓力,讓我發現不理想的選擇有時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這次經歷讓我認識到,偶爾跳脫常規的選擇,也能為我們的旅程帶來新的體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