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
含有「青蛙」共 7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鯨球實驗室
2025/01/18
未來的我們真的有辦法把自己冰凍起來等之後再解凍復活嗎?先看看蛙蛙如何做到(上集)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人體冷凍術」這個充滿科幻感的概念吧,也就是將一個人迅速冰凍保存,等待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後,醫療技術足夠發達時,再將其解凍復活,治癒現今無法克服的疾病。但現階段的技術仍處於瓶頸——我們可以將人體冷凍保存,卻沒有能力安全地解凍並恢復生命功能。然而,大自然中早已存在著能完美實現這一技術
#
DNA
#
冷凍
#
冬眠
5
4
彼得潘
2
難得的文獻 巧的是前陣子也和格友聊過“燒死無法復活 凍死有機會回魂”的概略觀念 也提到“假死”的極地蛙 正是葡萄糖保護了細胞不被冰晶破壞(刺穿)也提起液態氮保存遺體的企業 也提到冷凍技術堅持最低不能低過零下4度C 這樣解凍時細胞完整才有機會再現新鮮和質感 我愛看動物頻道 許多常識都是這樣知道的 並不專業 但一直相信“要向動物學習” 好比去火星的航程 目前的科技大約一年半 這必須讓太空人新陳代謝減慢節約所有的消耗 最佳的方式似乎是“冬眠” 北極熊可能是其中的翹楚 甚至在冬眠還能生產培育幼崽呢!
普普文創
2025/01/16
【文創漫談】青蛙 | 把眼睛所見轉換為畫作 | 創作觀察
什麼是文化創意? 文化創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巧思與變化,賦予平凡事物新的意義與生命力。舉例來說,小孩子的創造力最能體現這一點。他們每天都做著看似簡單的事情,但往往能從中激發出無限的可能性,就像畫畫一樣。 青蛙故事的開始:單純的創意萌芽 有一天,一個小朋友說他想畫青蛙,於是他請大人幫忙找青蛙
#
文創漫談
#
青蛙把眼睛所見轉換為畫作
#
創作觀察
21
6
蒔緣
3
童話+童畫=純真
栗子的札記
2024/12/18
青蛙法則
什麼是青蛙法則? 青蛙法則: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青蛙法則”描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將一隻青蛙放入一個裝滿涼水的容器中,並以每兩天升高一度的速度緩慢加熱。即使水溫最終達到90°C——雖然此時青蛙幾乎已經被煮熟了——它仍不會試圖跳出容器逃生。這並非因為青蛙本身遲鈍,而是由於對漸進的危機缺乏足
#
青蛙
#
危機
#
心理學
1
留言
Jauh Tom的啦滴賽
2024/12/02
《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刻不容緩》第五部分:澳洲與歐洲的角色
第五部分:澳洲與歐洲的角色 13.澳洲的任務:南半球的護城石 - Ross Babbage提醒澳洲,台灣問題可不僅是北半球的事。 《沸騰的護城河》這本書中,澳洲的角色被譽為「南半球的護城石」,簡直是將「防禦」發揮到了藝術的境界。作者馬特·波廷傑(Matt Pottinger
#
護城河
#
歐洲
#
角色
1
留言
Jauh Tom的啦滴賽
2024/12/02
《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刻不容緩》第一部分:概覽
1. **序曲:別讓護城河冷卻了!** - Larry Diamond為這本書的開場鳴槍,提醒世界台灣防禦的急迫性。簡直像是在為護城河加柴火。 當你聽到「滾燙的護城河」,可能會以為這是某個歐洲中世紀餐廳的名字,但不!這其實是一本關於如何保衛台灣的緊急指南!馬特·波廷傑這位現代
#
護城河
#
地緣政治
#
戰爭
1
留言
Jauh Tom的啦滴賽
2024/11/24
《追隨科學》上集 1~5章 進入兔子洞——陰謀和科學的奇妙之旅
第一章:進入兔子洞——陰謀和科學的奇妙之旅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那麼一瞬間,世界變得荒謬得像是愛麗絲夢遊仙境。我的人生兔子洞,偏偏是因為恐怖分子而打開的。 那是2001年9月11日,一個陽光明媚、毫無預兆的早晨。我開著車,沿著美國弗吉尼亞州的喬治華盛頓公園路,正準備悠哉地去上班。突然間,廣播里傳
#
科學
#
青蛙
#
科學家
1
留言
老葉報報
2024/11/02
活的食物保存劑:青蛙
青蛙在洗澡嗎? 青蛙在保養皮膚嗎? 都不是...青蛙是在幫忙保存牛奶!
#
青蛙
#
保存食物
#
抗菌肽
25
1
❦ 莊小昕
喜歡
謝謝老師分享! 您好幽默!即使青蛙發誓牠絕不會偷尿尿,我也不敢把牠丟進牛奶裡!
限時公開
國王的沙龍
2024/10/23
君之暗黑往事錄|湖中舟
有那麼一天,我們真的到了那個碧水深綠的湖。 在君高中畢業,很久很久以後,有一天,他帶著那個笨笨的我,我們要去看看那個學校後山的碧水湖。那一天,我綁著兩條長長的辮子,穿著一件寬寬大大的衣服,還有合腳的跑鞋。
#
青蛙
#
雜草
#
道路
17
留言
限時公開
國王的沙龍
2024/10/21
君之暗黑往事錄|碧水湖
如果你要往那個在學校後山的碧水湖,必須穿過一個靶場,和一條高速道路。 傳說,很多人都知道學校後山上有那個碧水湖,但是卻沒人說他去過。
#
道路
#
靶場
#
青蛙
28
留言
BY的沙龍
2024/10/20
數位資訊環境的「認知操控」與個人防線:我們如何應對?
正在閱讀文章的你,如同現代社會的每個人都深陷在一個無法逃避的數位環境中。透過智慧手機和各類社交平台,如:TikTok、WeChat 等等,我們隨時隨地接觸資訊、分享生活,並獲取新聞。然而,認知操控的風險也正逐漸顯現。演算法、大數據分析,以及背後隱藏的商業利益與政治意圖,讓數位世界不再是中立的資訊來源
#
數位
#
資訊
#
數據
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