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浩容
67
位追蹤者
追蹤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斐陶斐榮譽學會(Phi Beta Kappa)成員。曾任大學講師、臺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教育顧問。2011年被《南投縣文學發展史》列入「南投縣新生代小說家」之林。 著有《孤獨白》、《心靈馴獸師》、《別害怕當個流淚的大人》等三十部作品。從事哲學教育與諮詢工作。
容我說
85
會員
89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容我說
2025/02/04
沉默的死去:大S逝去背後的東亞女性命運
大S的離去不僅令無數影迷扼腕嘆息,也引發了對現代女性命運的深刻反思:在發達國家,女性平均壽命常接近80至85歲,而48歲卻顯得如此矮小;而在中國古代,女性的命運更顯殘酷——唐代女性平均壽命約29歲。 這引發了我撰寫此文的動機:我希望通過剖析那些冰冷數據與動人典故,喚起公眾對女性存在議題的廣泛關注。
#
女性
#
壽命
#
死亡
13
1
Eiko
喜歡
有點難過😢
容我說
2025/01/28
用一個除夕,放下一輩子的債
人只有在自由、開闊、能夠勇敢追求所愛的狀態下,才最能彰顯自身價值,活出自我,獲得幸福。
#
心理諮商
#
心理
#
人生哲學
27
1
3P夢拓野
喜歡
新的一年,這真是很棒的提醒,很有啟發性。台灣人常說「相欠債」,確實該調整這類思維。謹祝格友們找到可以投注心力的領域,發揮自己的才能!!
容我說
2025/01/23
彼此厭棄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常態
我們這代人,像是一群被困在玻璃魚缸裡的洄游魚,徒勞地繞著圈,彼此凝視,眼神裡交織著困惑、麻木,以及揮之不去的厭煩。這厭煩,如同缸底的淤泥,日漸堆積,渾濁了原本清澈的水,也遮蔽了我們望向遠方的視線。 這一切,或許可以從「人是什麼」說起。
#
心理學
#
心理諮商
#
心理
19
1
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
喜歡
「但為了不要被發現,他們得假裝吃了,假裝跟那些吃了的人一樣,他們到底是在假裝正常,還是在裝瘋?不吃藥的人,看別人發瘋,但他又不能不跟他們有著類似的樣子,這是否比瘋了,或者乖乖吃藥更讓人難受呢?」 這一段,讓我想到《宋書·袁粲傳》中關於「狂泉」的寓言:國民喝了狂泉水而發狂,反以為「正常」的國主才是瘋狂,直到國主喝了泉水一起發狂,闔家歡喜。 「異常」、「正常」從來就是相對的,但當我們盲目追求歸屬、掙扎著逃避痛苦時,也許相對於我們心中的理想狀態,都是瘋狂至極吧。
容我說
2025/01/20
這個世界不需要母親
總有一天,母親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養育者」。
#
女性
#
心理
#
心理諮商
19
留言
容我說
2025/01/16
漫長的告別,只為與己重逢
如果你很寂寞,有一種治療方式:開車上路,去見那個你想見的人。
#
自我成長
#
心理
#
心理學
33
1
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
1
寫得好有感覺,謝謝分享!
容我說
2025/01/11
我同情你,但我不想活得跟你一樣:現代人的同情困境
在同情之餘,一種微妙的情緒也在悄然蔓延。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留言表達了敬意,也坦言,雖然欽佩杜梅的成就,但並不願意過她那樣的人生。這種矛盾的心態,引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對某些人充滿同情,但在同情之餘,又會不自覺地想要與他們保持距離?
#
心理
#
心理學
#
人生哲學
24
留言
容我說
2025/01/06
2025了!面對孩子厭學,如何支招?
想想看,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上學?難道只是為了讓他們考高分、上名校、找好工作嗎?如果是這樣,那我們的教育就太狹隘了,也難怪孩子們會厭學。 教育的真正目的,應該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對此,德國有一種教育方法稱為「耶拿教育」,當中有些精髓值得我們借鑑。
#
自我成長
#
生涯規劃
#
教育
36
留言
容我說
2024/12/31
2024年的最後一天,李炳憲的眼袋治癒了我
應對焦慮的解決之道,既不是走快一點,也不是走慢一點。
#
魷魚遊戲2
#
心理諮商
#
人生哲學
59
4
Carrot ⍢ 胡蘿蔔
3
「相較於社會的集體壓力,我們個人的聲音實在太渺小了。」常覺得,資訊獲得太容易,使人忘了聽聽自己的聲音。也許,我並不需要知道那麼多?有意識地為自己選擇吸收進去的糧食,新的一年,我要努力做得更好!
容我說
2024/12/28
回望2024:你改寫人生了嗎?
回想2024,身邊有不少人不得不離開舒適圈。大家都在問:「我該怎麼繼續維持對未來的熱情?又該如何應對各種挑戰,而不至於陷入自我懷疑?」於是我決定寫份年終總結。這份總結有我這一年下來的五個體悟。希望在這個匆忙的時代裡,若我們能在平視的對話裡彼此啟發,這些文字就算是找到了存在的意義。
#
人生
#
人生哲學
#
心理
17
留言
容我說
2024/12/22
未完成的電影,未完成的我們
只有當一件事情被我們放在意識層面處理,我們才能真正讓那件事情在我們的生命中塵埃落定。如果一味逃避,那些事務及其相連的遺憾、憤怒、不滿、怨懟等情緒,只會流入潛意識之中,並繼續從潛意識層面影響我們。婁燁通過這部電影,就像在使用一種精神分析的手法,使觀眾將那兩年某些沒有處理的部分,重新回到意識層面去處理。
4/5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
婁燁
#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
心理諮商
27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